石材工程质量通病(二)
ZT-石材工程-11
通病现象:
石材打磨之后显示一条黑缝
原因分析:
1、打磨时候没有把缝间用刀片清理干净,石材铺贴之后没有及时保护,缝间被水泥等污染,
2、补胶不彻底或漏胶或胶没硬化就打磨,造成其他杂物在打磨时混在其中出现黑缝现象。
3、填缝剂与石材存在色差。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技术交底要明确,石材铺贴后要有专人保护同时要加强监控。
2、石材铺贴之后缝隙要清理干净,及时贴纸胶带保护(白色石材不能贴纸胶带),待补缝时
再将其撕掉。
ZT-石材工程-12
通病现象:
不同颜色的石材用同一种胶或第三种颜色填缝,成品后接缝明显。
原因分析:
1、未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力度不够。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对班组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
2、打胶前对基层必须清理干净;
3、不同颜色石材应用相对应颜色的胶填缝,避免使用第三种颜色的胶填缝。
ZT-石材工程-13
通病现象:
石材开裂现象
原因分析:
1、有的大理石石质较差,当镶贴不当、受到各种外力影响,在色纹喑缝或其它隐伤等处产
生不规则的裂缝。
2、结构的沉降产生竖向压缩变形,在拉力作用下,因石材的弯曲强度不够,导致大理石板
开裂。
3、生产、搬运、安装、保护等环节导致开裂损坏。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质地较脆的石材前期应与业主、设计沟通,尽量不宜铺贴于地面;
2、石材进场时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查,有暗裂纹等有缺陷石材概不收货,安装时要求工人轻
拿轻放,地面石材铺贴后严禁重压;
3、为避免裂缝,墙、柱等承重结构上镶贴大理石,应待结构变形稳定后进行。
底部或顶部
还应留设有一定缝隙,以防止土建结构沉降,大理石受到挤压而开裂。
4、铺设时最好把石材背面网格布铲除,嵌缝要严密灌浆要饱满。
ZT-石材工程-14
通病现象:
石材墙面平接拼缝处平整度差,石材切割边(石材较嫩)存在暴边现象。
原因分析:
1、前期未对石材的性质作分析,未提供解决石材缺陷的施工工艺。
2、加工、运输、安装等环节导致爆边。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石材进场时0容忍,劣质和有损坏的石材严禁入场。
2、石材拼缝在深化设计阶段就建议留U形槽或V形缝,避免密拼方案;
3、安排厂家对石材正面进行倒v字形倒斜边,石材反面进行内衬背条,板面倒V字形角避
免高低不平,内衬背条安装切割不会暴边。
如石材已到现场,用打磨机具在石材切割边处磨0.5毫米,能有效改善平整度同时解决较嫩石材切割边暴边的缺陷。
4、安装石材平接拼缝时,对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如出现爆边现象,可采用同色云石胶进行修补。
ZT-石材工程-15
通病现象:
石材水平U型缝拼缝位置不合理。
原因分析:
在石材墙面干挂过程中,目前有两种工艺缝制作方案,一种U型缝,一种V型缝;在U 型缝制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在石材排版中,往往不注意排版细节,通常使用一面留缝的安装方法,有时用上面一块石材开槽,有时用下面一块石材开槽,往往造成两块石材的接缝在视线内较明显,影响装饰效果。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在石材排版过程中,按1.5米为界线,以下部分采用下块石材开槽,以上部分采用上块石材开槽,这样人的视线只看到原石材的阴角,把两块石材相接的接缝阴角规避掉。
ZT-石材工程-16
通病现象:
石材墙面(或木饰面等墙面材料)和吊顶面交接处收口处理方式不妥。
原因分析:
石材墙面与吊顶处硬接,由于是交叉施工作业,精度往往难以控制,导致部分阴角不顺直。
两种材料或转角处的饰面容易开裂。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留空设置:对高度较高(一般6m以上)、施工面积较大的石材墙面,在石材顶端与吊顶
间留出20mm左右的间隙,同时石材顶端正面以2mm×2mm的45°内倒角,克服石材爆边缺陷,同时交接面缺陷被隐藏。
2、对于高度较低的石材墙面正面以8×8mm的裁口,或做5×5mm的45°倒角,这样克服石
材爆边缺陷,同时交接面缺陷被隐藏。
3、对于墙面不太高的石材,吊顶周边或设置迭级或凹槽(和原设计沟通),墙面石材直接置
顶,同时墙面顶端石材正面以2×2mm的45°倒角。
4、对于在吊顶上留凹槽处理方式,还可以定制成品石膏线。
或可定制铝合金型材的成品线
条。
ZT-石材工程-17
通病现象:
石材(或墙砖)在拼接处出现小黑洞。
原因分析:
1、前期策划未到位,加工图纸未做45度拼接或搭接处理;
2、未及时修补到位。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前期策划应考虑拼接角度,图纸深化下单时应考虑到位(内切45度左右)。
阴角采用搭
接式,也可保证通缝。
2、材料进场收货时严把质量关,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人轻拿轻放。
对一些已经出现问题的部位也可经行修补。
ZT-石材工程-18
通病现象:
石材饰面材料现场切割后,端部交接面未进行细磨边,影响美观。
原因分析:
1、现场放线或下单尺寸出现差错。
如局部石材现场切割,往往只切不修。
2、现场切割工艺落后,无法保证切割边的顺滑(包括其他饰面材料)。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现场切割,现场完成面尺寸必须控制到位。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切割,必须进行
细磨边即修边处理。
2、交接面石材设置U型槽并进行搭接处理,可有效避免通缝。
ZT-石材工程-19
通病现象:
石材开槽板,凸出部分两侧未打磨抛光,影响饰细部效果。
原因分析:
1、前期策划不周;
2、材料加工前交底不清。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技术交底要明确,下单时就要求石材厂对此抛光,在凸起部位两侧必须打磨抛光。
2、石材拼接处的错缝很难避免,加工整面墙时建议石材厂用一台机器抽槽。
ZT-石材工程-20
通病现象:
墙面石材与地面石材拼角处呈现朝天缝,影响观感。
原因分析:
1、现场放线或深化尺寸出现偏差;
2、墙地面铺装顺序颠倒。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地面与墙、柱面石材结合处,地面石材加宽10mm左右。
2、最好是先铺地面后安装墙面石材, 或将地面石材伸入墙面。
以此来避免出现朝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