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1502《审计学》5-8章作业题(题目)1

141502《审计学》5-8章作业题(题目)1

审计第5-8章作业题(题目)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确定审计范围时,不需要考虑内部审计工作的可利用性及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拟依赖程度B.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一般都是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进行C.注册会计师应该根据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组成部分的分布等,以界定审计范围D.初步业务活动是在计划审计工作之后进行的2.下列各项中与A公司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最相关的是()。

A.A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呈明显下降趋势B.A公司控制环境薄弱C.A公司的生产成本计算过程相当复杂D.A公司持有大量高价值且易被盗窃的资产3.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组成部分,以下关于重大错报风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B.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C.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可以界定于具体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的具体认定D.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与审计项目组人员的学识、技术和能力无关4.在理解重要性概念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B.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C.判断一项错报对财务报表是否重大,应当将使用者作为一个群体对共同性的财务信息的需求来考虑D.在重要性水平之下的小额错报,无需关注(较小金额错报的累计结果,也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5.在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实质性程序中增加审计证据数量的是()。

A.分析性程序的结果表明客户的财务状况好于同业的平均水平B.再次评估的控制风险小于初步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C.以前年度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远远少于其他客户D.评估结果的重要性水平在数量上小于初步评估的重要性水平6.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业务约定书是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而不是与委托人签订的B.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和格式不会因不同的被审计单位而不同C.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它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约定书一经约定各方签字认可,即成为法律上生效的契约,对各方均具有法定约束力D.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任何审计业务,均应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7.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应当开展初步业务活动,以下不属于初步业务活动内容的是()。

A.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B.评价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C.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D.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8.下列关于风险评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B.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程度C.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D.风险评估程序并不是必须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职业判断作出选择9.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应当重视被审计单位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

为此,最好在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时,结合()方面加以了解。

A.经营活动B.投资活动C.筹资活动D.生产毁损10.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

A.薄弱的控制环境B.控制活动执行不力C.对控制的监督无效D.风险评估过程有缺陷11.对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需要考虑的是()。

A.管理层风险管理的方法B.来自高层的基调C.相关的内部控制活动D.采用的政策和程序12.下列有关对控制环境进行了解的提法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对于控制环境的了解开始于审计计划阶段B.在对控制环境进行了解时应采用穿行测试C.尽管注册会计师了解到控制环境薄弱,但仍可以认定某一流程的控制是有效的D.由于对小型被审计单位无法获取以文件形式存在的有关控制环境要素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可通过了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来评估风险13.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了解重要内部控制时,不应实施的程序是()。

A.询问P公司的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B.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C.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D.重新执行P公司的重要内部控制14.下列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的是()。

A.控制活动B.控制监督C.控制环境D.控制检查15.下列需要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中,既属于内部因素又属于外部因素的是()。

A.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B.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C.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D.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16.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组织项目组成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讨论的目标、内容、人员、时间和方法。

有关项目组讨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项目组成员每次均应参与项目组讨论B.项目组应当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持续交换有关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C.项目组在讨论时应当强调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警惕可能发生重大错报的迹象,并对这些迹象进行严格追踪D.项目组应讨论被审计单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报表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以及发生错报的方式,特别是由于舞弊导致重大错报的可能性17.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时,下列提法中不恰当的是()。

A.对于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此类程序具有更积极的作用B.注册会计师观察某一时点的控制,则可获取该控制在被审期间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C.注册会计师即使已获取控制在期中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仍需将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合理延伸至期末D.注册会计师如果将询问与检查或重新执行结合使用,通常能够获得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18.下列关于控制测试的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计划从控制测试中获取的保证水平是决定控制测试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B.观察提供的证据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C.当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主要以控制测试为主,尤其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或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更高的保证水平D.询问本身并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询问与其他审计程序结合使用,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19.关于控制测试的性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询问与检查或重新执行结合使用,通常能够比仅实施询问和观察获取更高的保证B.观察提供的证据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但其也可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C.被审计单位针对处理收到的邮政汇款单设计和执行了相关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和观察程序往往不足以测试此类控制的运行有效性,还需要检查能够证明此类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其他时段有效运行的文件和凭证,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D.询问本身无法获取控制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需要与其他测试手段结合使用才能发挥作用20.下列关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B.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包括抽取的样本量C.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包括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D.进一步审计程序范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21.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面临实现盈利指标的压力而可能提前确认收入,则应实施以下()专门应对这种特别风险的实质性程序。

A.向客户函证应收账款的账户余额B.向客户询证交货、结算时间C.从营业收入明细账追查到顾客订货单D.从发货凭证追查到营业收入明细账22.对于小规模企业,注册会计师通常可主要或全部依赖()获取审计证据,将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A.控制测试B.实质性程序C.重新执行D.询问23.如果注册会计师拟信赖针对特别风险的控制,那么()。

A.可以利用上期审计进行控制测试的证据,也可以利用期中测试的证据B.所有关于该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必须来自当年的控制测试C.主要利用本期控制测试获得证据,辅之以期中和上期获得的少量证据D.所有关于该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必须来自当年年末的控制测试24.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不同,针对相同的鉴证对象所收集的证据通常会不同。

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确定某项控制是否被执行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应当获取()方面的证据。

A.控制在不同时点如何运行B.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C.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正在使用D.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以及由谁执行25.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及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后,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是()。

A.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内部控制B.并未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C.有重大缺陷的内部控制D.拟信赖的内部控制26.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以下关于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风险的后果越严重,就越需要注册会计师关注和重视,越需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审计程序B.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越需要注册会计师精心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C.不同性质的控制(无论是人工控制还是自动化控制)对注册会计师设计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具有重要影响D.不同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产生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差异越大,适用的审计程序的性质的差别越大27.下列关于注册会计师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的选择中,不恰当的是()。

A.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注册会计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B.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审计程序C.除了从总体上把握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对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影响外,在确定拟实施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接下来应当考虑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原因D.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不应该利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生成的信息28.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下列有关局限性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注册会计师往往难以仅凭在期中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获取有关期中以前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B.即使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能够获取有关期中以前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但从期中到期末这段剩余期间还往往会发生重大的交易或事项(包括期中以前发生的交易、事项的延续,以及期中以后发生的新的交易、事项),从而对所审计期间的财务报表认定产生重大影响C.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也完全有可能在注册会计师于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之后对期中以前的相关会计记录作出调整甚至篡改,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已经发生了变化D.如果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不需要针对剩余期间获取审计证据29.当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属于高风险水平(并相应采取更强调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重视调整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等总体应对措施)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更倾向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