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一章土工程1. 某场地平整工程,有4000m3的填量需从附近取土回填,其填土挖量为( B )2.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标高时,(C)3.下列基坑支护结构属于重力式支护结构的是( D)4.已知某基坑边坡的高度为1m,底宽为0.75m,则该边坡的坡度系数为(A)5.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等是根据(D)6.轻型井点的正常的出水规律为( B)。
7.某土工程挖量为10000m3,已知该土的K S = 1.25,K S′= 1.05,实际运走的土量是( C) 。
8. 采用井点降水,可停止的时间为(B)。
9.某土的样品重为50kg,经干燥后为45kg,则该土的含水率为(B)10. 井点降水能够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其原因是( C)。
11. 环状轻型井点井点管包围的面积为314m2,则假想半径为(B)。
12.检查填质量的依据是(D)13.正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 A)。
二章深基础工程1.预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D)。
2.当桩距小于4倍桩边长时,预制桩的沉桩顺序为( A)。
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式宜采用( C)4.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应(C)。
5. 预制桩能运输的强度应达到(C)。
6. 对于预制桩的起吊点,设计未做规定时,应遵循的原则是(D)。
7.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可打桩作业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D )。
A.50%B.70%C.90%D.100%三章砌筑工程1.砖墙每天可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D)。
2.砌筑中每块支好的安全网应能承受不小于( B)的冲击荷载。
3.水泥砂浆若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0C,应在拌成后( B)使用完毕。
4.一般来说,脚手架的“一个步架高度”为( B)5. 扣件式钢管外墙脚手架中,可提高脚手架横向稳定性的杆件是(A)。
6.砖墙设置斜槎时,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D)。
7.在常温下砌筑砖墙时,砖应提前浇水湿润的时间为(C)。
8.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和满度不得低于(D)。
9.托线板的作用主要是( B).10.冬期施工期限以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 D)时砌筑工程也应按冬期施工的规定执行.四章混凝土工程1.属于冬期施工浇筑混凝土的条件是(A)。
2.梁模板及支架拆除顺序是(C)。
3.钢筋的冷拉变形为(C)。
4.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混凝土强度应达到( B)。
5.柱子模板可拆除的最早时间为(C)。
6.厚大体积混凝土,优先选用的水泥是(C)。
7. 下列关于钢筋的闪光对焊说法错误的是(B)。
8. 下列关于钢筋绑扎接头,说法错误的是(C)。
9. 关于梁.板整体浇筑时模板拆除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C)。
10. 采用氯化钠作抗冻剂,下列适用的工程是(C)。
11. 要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可采用的法是(C)。
12.下列关于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对新浇混凝土振捣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C)。
13. 单根粗钢筋预应力的制作工艺是(C)。
14.钢筋在冷拉时,其冷拉控制应力应(A )。
15.冬期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受冻前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混凝土不得低于其设计强度标准值的(B)16.当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时,其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B)。
17.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应不小于( A)。
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1. 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要求混凝土强度等于一般不低于(B)。
2.预应力超拉是为了(B)。
3.预应力筋的拉控制应力应(D)。
4.二次升温养护是为了减少(C)。
5.先法预应力施工时,预应力筋放时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B)7.预应力后法施工中,对道灌浆工序的施工不宜采用(C)六结构吊装工程1.当柱平放起吊抗弯强度不足时,柱的绑扎起吊法应采用(B)。
2.屋架扶直过程中,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侧,升钩降臂使屋架以下弦为轴缓慢转为直立状态的扶直式是(B)3. 吊装钢筋混凝土柱时,其校正工作的最主要容是(B)。
4. 吊车梁的吊装必须在基础杯口二次灌浆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B)。
5.吊装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屋架时,屋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B)。
6.下列不属于起重机型号选择的依据是(D)。
7.屋架的扶直应优先选用(B)。
二、判断题:(只判断正确与否,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砌块砌体错缝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高度的1/3,且不小于500mm。
(√)2.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不得留设脚手眼。
(√)3.钢筋冷拉的速度不得大于1.0m/min。
(√)4.为保证拉时各根预应力钢丝应力均匀,要求钢丝每根长度要相等,因此采用在应力状态下切断下料,其控制应力为500Mpa.( ×)5.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 √)6.由于土体具有可松性,按挖填平衡原则初步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Ho进行施工,填土将有剩余,应相应提高设计标高。
(√)7.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5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8.为减少钢筋松驰的预应力损失,对曲线预应力筋和抽芯成长度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采用两端拉.(√)9.屋架吊装时,为避免对屋架弦杆产生过大压力,吊索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45度.(√)10.后浇带施工用混凝土应优选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可低于两侧混凝土.( ×)11.场地平整土施工高度就是指该点挖填施工的高度值。
(√)12.为保证边坡稳定,当坡顶有动荷载时,土边坡坡度应增大。
( ×)13.电渗井点降水是利用“电泳现象”加速水在土中渗流的原理工作的。
(√)14.推土机并列推土施工时,相邻两台推土机铲刀应保持150~300mm间距。
(√)15.铲运机的最大特点是能完成薄层取土与薄层铺土作业。
( √)16.振动压实法适合于各种类型土壤压实施工。
( ×)17.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土,压实效果都不好。
(√)18.叠层生产预制桩时,叠制层数不超过4层。
(√)19.预制桩现场堆放时应设支点,支点的位置应可与吊点不同。
(×)20.采用复打法进行套管成灌注桩施工时,必须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以前完成第二次拔管工作。
(√)21.采用标准砖砌筑时,16线砖及灰缝的总高度应为1米。
(√)22.砌筑用砂宜为细砂。
( ×)23.砂浆试块的标准养护条件是“200C±50C,正常湿度,室不通风”。
(√)24.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0C时,混合砂浆可以在4小时用完。
(×)25.当井架高度在15米一下时,设缆风绳一道,当井架高度在15米以上时,没增加10米增设一道。
( √)26.建筑施工电梯是人、货两用垂直升降设备。
(√)27.梁或梁垫下部以及左右各500mm围不得设脚手眼。
(√)28.脚手架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0—600,并沿全高布置。
(√)29.烧结页岩砖砌筑前需浇水湿润,其含水率控制在10~15%之间。
( √)30.标砖墙体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5线砖。
( √)31.标砖砌体应上下层错缝,错缝长度不小于1/4砖长。
(√)32.砖砌体冬期施工可对材料进行预热,但水温不得超过800C。
(√)32.砖砌体冬期施工可对材料进行预热,其水温不得超过900C。
( ×)33.砖砌体冬期施工可对材料进行预热,其砂温不得超过400C。
( √)34.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面板厚度为2.3-2.5mm,肋高一般为55mm。
(√)35.P3015表示平面模板的尺寸为长1500mm,宽300mm. ( √)36.P3015表示平面模板的尺寸为长3000mm,宽150mm. (×)37.当梁跨度不小于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
( √)38.当现浇板的跨度在2m﹤L≤8m时,其底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才可拆除。
( √)39.悬臂构件无论长度,其底模可拆除的时间都必须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
( √)40.由于控制法简单易操作,故钢筋冷拉时尽量采用单控冷拉率法控制。
(×)41.如钢筋已达到最大冷拉率,而冷拉应力未达到规定控制应力值,则该批钢筋不合格。
(√)42.钢筋冷拔后抗拉强度与冷拔总压缩率成比例提高,与冷拔次数关系不大。
(√)43.钢筋冷拔时,如果其压缩率大,则拔丝模的角度应大些。
( √)44.钢筋冷拔时,如果其压缩率小,则拔丝模的角度应小些。
(√)45.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按大直径钢筋确定焊接参数并减少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
( √)46.钢筋网点焊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应尽量采用强焊接参数。
( √)47.钢筋代换后其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用量的5%,也不应低于原设计用量的2%。
(√)48.混凝土拌和用水PH值应不小于4. (√)49.混凝土拌和用水硫酸盐含量应小于水质量的1%。
(√)50.混凝土中砂率大,则流动性好。
(×)三、名词解释1.压实系数:是衡量土壤压实效果的参数,是表示土壤的干密度与其最大干密度的比值.2.土的最佳含水量:是指土壤具有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3.流砂现象: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动水压力不但使土颗粒受到水的浮力,而且还受到向上的压力,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随水流动的现象。
4.土的可松性:是指土开挖后体积膨胀,即使压实后也回不到原来的体积的性质。
5.吊脚桩:指桩底部的砼隔空,或砼中混进了泥沙而形成松散层的桩。
6.灌注桩反插法:在套管灌满混凝土后,先振动再开始拔管,每次拔管高度0.5~1.0米,向下反插深度0.3~0.5米。
如此反复并始终保持振动,直至套管全部拔出地面。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缩颈桩和吊脚桩。
7.复打法:在第一次灌注桩施工完毕,拔出套管后,清除管外壁上的污泥和桩围地面的浮土,立即在原桩位再埋预制桩靴或合好活瓣,第二次复打沉套管,使未凝固的混凝土向四挤压扩大桩径,然后再灌注第二次混凝土。
其目的是为防止缩颈桩和吊脚桩。
8.“三一”砌砖法:指一铲灰、一块砖、一揉挤并将挤出的多余砂浆勾去的砌筑法。
9.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 即遭冻结的混凝土后期抗压强度损失在5%以的预养强度值。
10.量度差值: 钢筋弯起后,其外皮尺寸与中心线长度之间的差值。
11.减半混凝土:由于开始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机的筒壁要粘附一部分水泥浆,所以在拌第一罐混凝土时,往往只加规定子重量的一半,称为“减半混凝土”。
12.混凝土的施工缝:因技术或组织原因不能连续浇筑,且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需要留设的缝,一般位于结构剪力较小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