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行1、显示当前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列表:mysql> SHOW DATABASES;2、建立数据库:mysql> CREATE DATABASE 库名;3、建立数据表:mysql> USE 库名;mysql> CREATE TABLE 表名(字段名VARCHAR(20), 字段名CHAR(1));4、删除数据库:mysql> DROP DATABASE 库名;5、删除数据表:mysql> DROP TABLE 表名;6、将表中记录清空:mysql> DELETE FROM 表名;7、往表中插入记录:mysql> INSERT INTO 表名VALUES ("hyq","M");8、更新表中数据:mysql-> UPDATE 表名SET 字段名1='a',字段名2='b' WHERE 字段名3='c';9、用文本方式将数据装入数据表中:mysql> load data local infile "d:/mysql.txt" into table 表名;10、导入.sql文件命令:mysql> USE 数据库名;mysql> source d:/mysql.sql;11、命令行修改root密码:mysql> update er set password=password('新密码') where user='root';mysql> flush privileges;12.修改密码的三种方法:mysql>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 where user='joy_pen';mysql>flush privileges;mysql>set password for'joy_oen'=password('');mysql>grant usage on *.* to 'joy_pen' identified by ''; 1、创建数据库命令: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例如:建立一个名为xhkdb 的数据库mysql> create database xhkdb;2、显示所有的数据库命令:show databases (注意:最后有个s)mysql> show databases;3、删除数据库命令: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 例如:删除名为xhkdb的数据库mysql> drop database xhkdb;4、连接数据库命令:use <数据库名> 例如:如果xhkdb数据库存在,尝试存取它:mysql> use xhkdb; 屏幕提示:Database changed5、当前选择(连接)的数据库mysql> select database();6、当前数据库包含的表信息:mysql> show tables; (注意:最后有个s)三、表操作,操作之前应连接某个数据库1、建表命令:create table <表名> ( <字段名1> <类型1> [,..<字段名n> <类型n>]); mysql> create table MyClass(> id int(4) not null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char(20) not null,> sex int(4) not null default ''0'',> degree double(16,2));2、获取表结构命令:desc 表名,或者show columns from 表名mysql>DESCRIBE MyClassmysql> desc MyClass;mysql> show columns from MyClass;3、删除表命令:drop table <表名>例如:删除表名为MyClass 的表mysql> drop table MyClass;4、插入数据命令:insert into <表名> [( <字段名1>[,..<字段名n > ])] values ( 值1 )[, ( 值n )] 例如,往表MyClass中插入二条记录, 这二条记录表示:编号为1的名为Tom的成绩为96.45, 编号为2 的名为Joan 的成绩为82.99,编号为3 的名为Wang 的成绩为96.5.mysql> insert into MyClass values(1,'Tom',96.45),(2,'Joan',82.99), (2,'Wang', 96.59);5、查询表中的数据1)、查询所有行命令:select <字段1,字段2,...> from < 表名> where < 表达式> 例如:查看表MyClass 中所有数据mysql> select * from MyClass;2)、查询前几行数据例如:查看表MyClass 中前2行数据mysql> select * from MyClass order by id limit 0,2;6、删除表中数据命令:delete from 表名where 表达式例如:删除表MyClass中编号为1 的记录mysql> delete from MyClass where id=1;7、修改表中数据:update 表名set 字段=新值,… where 条件mysql> update MyClass set name=''Mary'' where id=1;8、在表中增加字段:命令:alter table 表名add 字段类型其他;例如:在表MyClass中添加了一个字段passtest,类型为int(4),默认值为0mysql> alter table MyClass add passtest int(4) default ''0''9、更改表名:命令:rename table 原表名to 新表名;例如:在表MyClass名字更改为YouClassmysql> rename table MyClass to YouClass;更新字段内容update 表名set 字段名= 新内容update 表名set 字段名= replace(字段名,''旧内容'',''新内容'');数据库、表、索引的定义一、目的:通过本实验加深对SQL Server 2000环境下数据定义语言的理解,能够熟练地建立数据库,并通过SQL语句来创建和修改基本表、创建和取消索引。
二、内容:使用SQL Server 2000软件,练习创建和修改数据库、表、索引。
三、要求:建立一个新的SQL Server设备管理数据库,使用SQL的数据定义功能建立数据库中的各个基本表(共3个),并按要求对有关表进行修改。
每次操作后通过企业管理器查看有关对象的变化。
四、步骤:1.创建数据库1) 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的步骤如下:①如果SQL Server服务还没有启动,应先启动SQL Server服务,然后启动企业管理器。
②在控制台上依次单击“Microsoft SQL Servers”和“SQL Se rver组”左边的加号,然后单击要创建数据库的服务器左边的加号图标,展开树形目录。
③右击“数据库”,然后单击“新建数据库”命令。
④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名(根据学生本人的学号取名)。
⑤在“数据文件”页中输入主数据文件的名称。
⑥若要更改数据文件的存储位置,单击“位置”列表框上的按钮,(注意确定文件目录已经存在、并允许读写)。
⑦在“初始大小”项上输入希望的大小。
⑧如果希望数据库文件的容量能根据实际数据的需要自动增加,可选中“文件属性”部分的“文件自动增长”复选框。
⑨仿照“数据文件”页的定义方法定义“事务日志”页。
【说明一】: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作用数据文件又包括:主数据文件和辅助数据文件。
主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mdf,每个数据库只能包含一个主数据文件。
辅助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ndf。
辅助数据文件可以同主数据文件存放在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存放在不同的地方。
日志文件记录页的分配和释放以及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操作。
日志文件的扩展名为.ldf,它包含用于恢复数据库的日志信息。
每个数据库必须至少有一个日志文件。
【说明二】:数据库文件的属性在定义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时,可以指定如下属性:Ø文件名及其位置。
每个数据库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都具有一个逻辑名称以及文件的物理存放位置。
Ø文件大小。
可以指定每个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大小,以MB为单位。
Ø增长方式。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指定文件是否自动增长,该选项的默认配置为自动增长。
Ø最大大小。
指定文件增长的最大大小。
默认是大小无限制。
2) 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①语法结构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ON[ <文件格式> [ , … n ]]][ LOG ON { <文件格式> [ , … n ]} ]<文件格式> ::=( [ NAME = 逻辑文件名, ]FILENAME = ‘操作系统下的物理路径和文件名’[, SIZE = 文件初始大小][, MAXSIZE = 文件最大大小| UNLIMITED ][, FILEGROWTH = 增量值] ) [ , … n]②有关说明ØON关键字表示数据库是根据后面的参数来创建的;Øn是一个占位符,表明可为新数据库指定多个文件;ØLOG ON 子句用于指定该数据库的事务日志文件;ØNAME用于指定数据库文件的逻辑文件名;ØFILENAME用于指定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及在磁盘上的文件名;ØSIZE用于指定数据库文件的初始大小,可以加上MB或KB,默认为MB;ØMAXSIZE用于指定数据库文件的最大大小,可以加上MB或KB,默认为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