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驱者
曾记否?在挽救国家危亡、求得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一大批共产党人不惜舍身捐躯,他们或饮弹就义在反动阶级的屠刀下,或洒血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
他们顽强不屈、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显示了我们这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伟大风范和高尚气节。
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李大钊同志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爱国是他行动的动力,祖国的富强是他不懈的追求。
坚定是他信守理想的法宝,而大无畏则令他永垂史册
青年时代,李大钊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
当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他开始发表文章,深刻地揭露出军阀官僚的统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
在一系列的艰难探索之后,他逐步明确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起了中国共产主义思想启蒙教父的作用。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反动军阀张作霖的军警逮捕。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多次审讯,李大钊“目光充足”,“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定”,“俨然一共产党领袖气概”。
他坦承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严守党的机密。
当他得知北方铁路工人为营救他而计划劫狱时,表示坚决反对:“我不能再要同志们冒险,应当保存力量不使革命再受损失。
”??多高尚的节操、多伟大的品格??信守理想,不惧牺牲。
他曾在《狱中自述》中奋笔写下:“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敢计。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代领袖人物毅然作出了这样的抉择。
四月二十八日,凶残卑怯的敌人不顾广大舆论的反对,将李大钊同志等人一齐绞杀。
李大钊同志临刑时毫无惧色,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
李大钊能够义无反顾慷慨赴死,因为他心中燃烧着与一切反动派战斗到底的革命烈火,他胸中升腾着着创造“青春之中华”的崇高理想,他头脑中牢牢树立着马克思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为了这个理想和信念,他不惜“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直至“断头流血以从之”。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百多年来,正是有李大钊等无数共产党人为理想和信念“壮烈的牺牲”,中华民族才能崛起于困顿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如今呢?如今的我们谁是“李大钊”呢?或许,我们不需要再像李大钊同志那样牺牲自己,却需要像他那样一心为着祖国。
在缅怀先辈之际,我们更也应认识到自己的任重而道远。
国家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百年屈辱,令千万个李大钊寻求救国之路;五十余年建设史,让千万个我们倍感祖国之强盛源自每个爱国者的努力。
只要心中有中国,谁也不敢保证,我们将来有哪位不会成为第二个李大钊,第二个林则徐、詹天佑……或许,我们不必象他们一样做出牺牲、面对艰险,不能象他们那样的有突出成就,更不可能在史册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我们将象他们一们高举起理想和信念的火炬。
因为:
一个伟大的东方民族,赖此青春常驻,赖此生生不息,赖此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缅怀革命领袖,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中国青春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