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详细版

锅炉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949(操作规程范本系列)锅炉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详细版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Proces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锅炉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详细版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岗位职责1、受工段长领导,对工段长发出的正确指挥应坚持执行。

2、司炉工为本锅炉机组的主要负责人,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人员有主要责任。

3、司炉工应熟知:锅炉机组全部设备的构造,原理及其特性。

蒸汽、给水、风烟道、给煤气设备和系统中主要阀门的构造等。

所属锅炉机组的热工仪表和远方控制装置地点作用及工作原理,在运行中同情况下各仪表动作范围。

给水泵的数量、容量和给水压力及给水系统。

4、在值班时执行工段长的指示,有疑问时,应立即提出,若有明显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应拒绝执行并报告领导。

5、当设备发生事故时,应带领本机组人员在工段长的指导下,迅速果断地按事故处理规程处理。

二、技术要求1、额定蒸发量:15t/h2、额定压力额定压力:1.00MPa3、饱和温度:194℃4、煤气:纯净,压力≥2000Pa;温度50~70℃5、压缩空气: 0.25~0.5MPa6、锅炉水位:水位在中心线±10mm7、风机轴温:不超过75℃8、给水泵压力:0.8~1.0MPa9、蒸汽压力:0.2~0.6 MPa10、软化水硬度:≤0.02mgN/L11、软化水:PH>712、炉水碱度:6~26 mgN/L三、岗位操作1、日常操作(1)锅炉正常运行时要求做到:锅炉内水位正常,蒸汽压力稳定、保持锅炉房的整洁、做好交接班工作;加强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检查,确保安全可靠,防止事故发生。

(2)给水要求:锅炉给水须进行处理,水质标准必须符合GB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

(3)水位表中的水位应在水位表中间,运行中随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但上下变动的范围不宜超过40mm,水位表必须每班冲洗一次。

(4)锅炉压力必须保持稳定,不得超过设计压力运行,监视压力表是否正常,如发现压力表损坏,应立即停炉修理或更换。

(5)为防止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发生损坏,每星期至少手动试验一次,安全阀至少两周作一次自动排汽(水)的试验。

(6)锅炉排污应在低水位、低负荷进行,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免影响水位。

操作时应戴好手套,操作方法如下;先开启慢开阀,再间断关开快开阀,进行快速排污,排污结束后,先关快开阀,再关慢开阀。

(7)如二台或二台以上锅炉使用一套排污总管,而排污管上又无逆止阀门,排污时应注意:(a)禁止二台锅炉同时排污。

(b)如另一台锅炉正常检修,则排污前必须将检修中的锅炉与排污管路隔断分开。

(8)排污完毕,关闭排污阀后,应检查排污阀是否严密,检查方法是:关闭排污,过一些时间后,在离开第二只排污阀的管道上,用手试摸,是否冷却,如并不冷却,则排污阀必有渗漏。

(9)燃烧调整正常燃烧时,炉膛中火焰稳定,呈白橙色,一般有轻微隆隆声,如果火焰狭窄无力或有异常声响,均表示燃烧有问题,应及时调整气量和风量。

若经过调整仍无好转,则应熄火查明原因,在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后重新点火。

(10)送风量的调整锅炉所选用的燃烧器均是全自动运行的,实际应用中,只需调节风门的开启度来改变送风量。

(11)锅炉运行时,应注意锅炉各部分有无特殊响声,如有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停炉检查,解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2、点火(1)锅炉点火前,将炉膛和烟道彻底通风,通风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2)锅炉点火升温速度不能急促,防止损坏锅炉。

(3)点火后必须密切注意锅炉水位,确保水位正常。

(4)对停用超过半年以上的锅炉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温炉。

3、升压(1)当压力上升到0.05~0.1MPa时,冲洗锅炉水位表,冲洗时要戴手套,脸部不要对水位表,动作要缓慢,防止损坏设备和伤人。

冲洗水位表顺序:(a)开启水旋塞,冲洗汽水通路和玻璃管。

(b)关闭旋塞,单独冲洗汽通路。

(c)先开水旋塞,再关汽旋塞,单独冲洗水通路。

(d)先开汽旋塞,再关放水旋塞,使水位恢复正常。

(2)当气压上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时的方法是:将连接压力表阀门旋回原来位置,压力表指针能够重新回到冲洗前位置,表明存水弯管畅通,否则应重新冲洗和检查,同一设备上的压力表指示应相同。

(3)当锅炉内的压力升到0.2~0.3MPa时,检查锅炉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拆卸过的入气盖、手孔盖和法兰的连接螺栓,只需再拧一次,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将螺栓拧断。

锅炉压力上升到0.3~0.4Mpa时,应使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在排污前给锅炉给水,观察水位表中的水位不得低于安全水位,排污后将阀门关严,不得有漏水现象。

4、暖管当锅炉压力上升到工作压力的2/3时,应进行暖管工作,以防止管道有负荷时发生水击事故,暖管的时间,应根据介质、温度、季节的气温、管道的长度、直径和保温情况而定。

顺序是:(1)开启管道上的疏水阀、排出全部凝结水,直到正式供汽时再关闭。

(2)缓慢开主汽阀或主汽阀上的旁通阀半圈,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全开暖管,防止振动和水击,注意管道膨胀情况,及时消除暖管发生的故障。

(3)慢慢开启分汽缸进汽阀,使管道、分汽缸气压相等,注意排除凝结水。

(4)分汽缸上的各气阀开启至全开应回转半圈,防止阀门受热膨胀卡住。

5、送汽(1)暖管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并炉工作,并炉时,锅炉压力低于运行系统汽压的0.05~0.1MPa。

(2)并炉时保持汽压和水位正常,投入自动运行。

6、正常停炉(完全停炉、检修停炉)当锅炉需要检修或停用汽时,可采取这种方法。

(1)锅炉遇有下列任何一种故障时,可经请示领导同意后暂时停炉检修:A 胀口、铆缝处漏泄。

B 炉管、水冷壁管、受热面管损坏漏泄。

C 与烟气接触的锅筒、集箱、下降管的绝热材料脱落。

D 给水系统、燃烧系统、安全附件严重故障,需修复时。

(2)暂时检修(或正常停炉)的操作方法A 按顺序停止燃烧机,关闭供气阀。

B 向锅炉给水,至正常水位以上2cm,然后停止给水,降低压力。

C 关闭主汽阀门,打开疏水阀,做到与运行锅炉汽、水的可靠隔断。

E 当汽压降至零时可交替进行给水和放水,使炉水逐渐降温,当降至50℃时(用手在锅壳或封头上触摸时感觉不很烫手或取水测定温度),可将炉水全部放净。

放水前应先开启锅炉上的空气阀或抬起安全阀。

停炉降温必须保持缓慢,严禁急剧冷却以及损坏锅炉。

从停炉到能进入炉内进行检修,其冷却时间一般不少于24小时。

停炉时间超过24小时,要将煤气调压站的总供气阀门关闭,并打开煤气主管上的散放管将管道内的煤气泄放干净,必要时要用空压机将管内的煤气全部吹向大气中。

7、特殊操作(1)通常情况下,当锅炉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都应紧急停炉:A 锅炉汽压超过允许工作压力,采取停供燃气、加强给水等措施后,压力仍继续上升。

B 锅炉严重缺水。

水位表已看不到水位,经“叫水”后,仍看不见水位。

C 锅炉严重满水。

锅炉水位已升至最高可见水位以上,经放水仍不见水位出现。

D 不断加大锅炉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水位仍继续下降。

E 给水设备事故停机,而又无备用设备。

F 所有水位表或压力表全部失效。

G 所有安全阀全部失效。

H 所有排污阀全部失效。

I 锅炉受压元件,如锅筒、炉管等损坏,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

J 因其它事件严重威胁锅炉房及设备安全时。

(2)紧急停炉的操作方法A 立即对控制器进行操作使锅炉熄火,并关闭锅炉跟前的煤气控制阀,停止燃气供应。

B 将锅炉与蒸汽母管完全隔断,打开空气阀或安全阀排汽降压。

C 因缺水事故停炉,严禁向锅内进水,并且不得排汽降压;如无缺水现象,可采用进水排污交替方法降温降压,要保持水位。

D 对满水事故应立即停止给水,减弱燃烧(将大火人为改变为小火),开排污阀放水,同时开主汽管和分汽缸上的疏水阀,防止蒸汽大量带水,产生水冲击。

E 停炉过程中,不可使炉膛冷却速度过快,以防止烟道、受压部件和胀口等因骤冷损坏。

(3)处理方法需要紧急停炉的事故发生时,由于事故性质不同可有下列不同的处理方法:A 迅速熄火处理。

紧急停炉时,首先停止燃烧机,并关闭煤气阀停止供气,熄火后切断总汽阀。

要随时使锅内水位保持正常。

B 迅速冷却炉水处理紧急停炉时,如无缺水或漏水现象,可以缩短时间加速冷却,向锅炉给水、排污以降低锅内压力。

炉水温度降至80℃以下时,可以放掉炉水。

如锅炉严重缺水,停炉时绝对不能采用迅速冷却操作,严禁向锅内给水,否则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锅炉在运行期间,要密切注意燃烧器的各部位。

如出现故障,应及时检修,具体步骤见“燃烧器安装使用说明书”2、水位表、阀门、管道、法兰等处如有渗漏,应予修复。

3、锅炉外表每三年至少要油漆一次。

4、锅炉长期不用的保养方法有两种:干法和湿法。

停炉一个月以上采用干保养法;停炉一个月以下采用湿保养法。

(1)干保养法锅炉停炉后放出炉水,将内部炉水彻底清除,冲洗干净。

炉膛内用小火烘干(注意不要用大火)然后将10~30毫米块状的石灰用盘装好。

放置在锅筒内,不使生石灰与金属接触,生石灰的重量以锅筒容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生石灰碎成粉状须更换,锅炉重新运行时应将生石灰和盘取出。

(2)湿保养法锅炉停炉后放出炉水,将内部炉水彻底清除,冲洗干净。

重新将已处理的水注满锅炉。

将炉水加热到100℃,让水中的汽体排除炉外,然后关闭所有的阀门。

气候寒冷的地方,不可采用湿保养法,以免炉水结冻损坏锅炉。

五、安全规程1、上岗前要穿戴好劳保用品。

2、锅炉燃烧的煤气属于有爆炸危险的气体,在此区域严禁明火,严禁吸烟,严禁拨打手机。

3、如需在此范围内进行氧、电焊操作时,必须有经过各级审批的安全措施,并自始至终有煤气检查员在场进行检查,浓度在规定以下时方可进行工作。

4、发现CO浓度报警仪报警时,立即开启强制通风设施进行通风,待浓度降至报警消除后,方可停止强制通风设施,且在此期间严禁出现明火和吸烟。

5、锅炉点火前要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并保证煤气管道试压、稳压合格。

6、锅炉房要悬挂“锅炉重地,严禁烟火”“严禁吸烟”和“禁用手机”等警示标志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