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质发电行业分析报告目录1、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1)生物质发电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 (3)(2)生物质发电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3)2、行业发展概况 (6)3、行业竞争情况 (9)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0)(1)行业准入和运营认可壁垒 (10)(2)资金壁垒 (10)(3)环保壁垒 (11)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情况和原因 (11)6、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1)(1)对生物质发电行业的有利因素 (11)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11)②生物质发电项目作为清洁能源,能够从清洁发展机制(CDM)获得CDM补助收益 (12)③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 (12)④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 (13)⑤生物质发电有利于弥补我国电力不足的现状 (13)(2)对生物质发电行业的不利因素 (13)①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配套措施尚不完善,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 (13)②秸秆的收储运体系建设滞后,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13)7、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4)8、行业主要企业的简要情况 (15)(1)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15)(2)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5)(3)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 (15)(4)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16)1、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生物质发电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作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细分行业,生物质发电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规划、政策制定和需国家核准或审批项目的管理。

省级人民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属地方权限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管理工作。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负责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运营监管工作,协调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的关系,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和结算进行监管。

”(2)生物质发电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规定“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应当依法保护环境,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建设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报送备案。

”。

《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号)规定了生物质发电项目规划、投资审批、价格管理、统计管理、运行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分别规定了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的责任。

《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具体规定了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的定价原则、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取等。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规定了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的申报条件、认定内容、申报认定程序等。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改能源[2007]2174号) 规定了可再生能源今后十五年发展的总目标“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规定了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农林生物质的范围、厂址选择、技术和装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原料的来源、收集、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规定,以垃圾(指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树皮废渣、污泥、医疗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9]45 号),将生物质发电列为现代生物产业发展重点领域, 提出要推动生物柴油、集中式生物燃气、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等生物能源的发展;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0]1579号)规定未采用招标确定投资人的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含税)。

通过招标确定投资人的,上网电价按中标确定的价格执行,但不得高于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1803号)规定,“由于农村生物质资源用途广泛,为确保生物质发电的有序发展,必须做好生物质发电规划工作,科学分析各种生物质资源量,统筹协调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充分考虑生物质资源其它用途的基础上,根据剩余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制定生物质发电目标和建设布局,切不可盲目建设。

原则上,生物质发电厂应布置在粮食主产区秸秆丰富的地区,且每个县或100 公里半径范围内不得重复布置生物质发电厂。

”其他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2174号)、《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237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44号)、《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8]735号)等。

2、行业发展概况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的急速膨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消耗迅速,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能源、电力供求日益趋紧,国内外发电行业对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可永续利用,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能源。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制定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和政策,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

生物质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具体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树木枝桠、畜禽粪便、能源作物(植物)、工业有机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等。

我国农业发达,城市人口众多,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为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包括生物质直燃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垃圾焚烧发电和秸秆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快速发展,并带动生物质直燃发电设备的研发、制造,使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中国日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在生物质发电项目中,垃圾发电起步相对较早。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提高,如何无害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并对垃圾处理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经成为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垃圾焚烧发电是指利用特殊的垃圾焚烧设备,以城市生活垃圾作为燃烧介质,然后用其散发的能量进行发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

垃圾发电项目具有前期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的特点,伴随优惠上网电价和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长期有保障的回报。

综合考虑经济成本与环境成本,垃圾焚烧发电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首选。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较快,国内垃圾发电项目多采用BOT模式,服务期限大多为25年左右。

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至2008年底,全国655座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4亿吨,集中处理量约1亿吨,集中处理率为66.8%;有各类生活垃圾场超过500座,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407座;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14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74座;其他为一些综合处理厂。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焚烧处理能力是2000年的18倍,达到5.16万吨/日。

秸秆发电是一个集清洁能源、惠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一体的新兴环保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附加值高、社会效益好的优点。

由于秸秆发电自身的优势,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其正在成为中国利用可再生能源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新产业。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关注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进入了秸秆发电行业,目前秸秆发电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我国生物质发电取得了一定发展,装机容量逐年增加,已培育形成了较完整的设备制造能力和产业服务体系。

截至2008年8月底,国家和地方政府累计核准的秸秆发电项目约130多个,总装机容量约为3,000MW;已有25个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装机容量575MW。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需求将快速增长,能源、环境和经济三者之间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因此,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在必行。

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并将生物质能和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一起作为中国今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发展重点。

我国蕴涵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为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

我国大中城市年产垃圾1亿吨左右,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给整个行业的快速增长既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此外,我国的农林废弃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6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4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3亿吨。

如加以有效利用,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确定了生物质能的具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

农林生物质发电(包括蔗渣发电)总装机容量到2020年达到2,400万千瓦。

垃圾发电总装机容量到2020年达到300万千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