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课外阅读(一)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 (1分)课内阅读我最棒。
蟋蟀的住宅(节选)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照样子,用下划线的词语造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2)选文是按照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写蟋蟀的住宅的。
(3)选文中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________。
(4)读了选文,你有什么感想?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________,很________,还很________。
我觉得蟋蟀真________!2.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拥挤:________。
②突兀森郁: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这段文字叙述的是________,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
3. (18分)课外阅读我能行。
父爱陷阱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
他拼命呼喊父亲,但这一切都是徒劳。
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
他喜出望外,大声呼喊,可父亲还是没听见。
父亲看了一会儿,转身离开了。
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想,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
可是,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他能坚持两天吗?很快,夜幕开始降临了。
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
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
他提高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
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
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
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
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
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
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
父亲跑过来拥抱他。
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
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
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
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
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
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爸爸,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1)根据提示,梳理选文的故事情节。
掉入陷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白苦心(2)这陷阱是谁挖的?为什么要挖这样一口陷阱?(3)选文多次运用了伏笔的写法,请你找出其中一处并写出来。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5)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4. (10分) (2019五下·吴忠期中)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棵银杏树在我们楼前,有一棵银杏树。
它高大挺拔,灰褐色的树皮十分苍老,就像一位老人布满条条皱纹的手背,谁也不知道它的确切年龄。
这棵银杏树的树干笔直笔直,已长到三层楼的楼顶那么高了。
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那么银杏树就像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
它耸立在一排水杉前面。
暴风雨来了,它用那粗壮的身体保护着杉树。
它的树枝一律向上伸展,而且互相靠拢,像人加工过似的,又像一个巨人高举着千百条铁的臂膀,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银杏树的叶子是美丽的。
春天树上萌发出嫩芽,闪着黄绿的眉眼。
微风吹过,眨呀眨的,像少女充满活力的妩媚的眼睛。
夏天,叶子长成了小扇的模样,片片翠色欲流。
到了秋天,叶子变黄了。
抬头仰望,就像大地举起一支饱蘸黄色油彩的大笔,为蓝天描绘一幅美丽的图画。
银杏树的果实一串串的,黄澄澄的,(埋葬埋藏)在(稠密细密)的叶子里面,不易(发现发觉),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炫耀夸耀)自己。
啊,银杏树,你高大而不傲慢;你果实累累,却不居功自傲。
你给人奋进的力量,教人谦虚的美德。
银杏树,我赞美你!(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漫长________ 稠密________(2)用“/”划去第3自然段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3)“假如把大地比做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射向蓝天的长箭。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突出地揭示了银杏树的________。
(4)全文是抓住了银杏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记叙的。
(5)给短文分段,用“∥”标出,并写出段意。
(6)短文赞扬了银杏树的什么?5. (16分)课内阅读。
那一定会很好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把身体缩成一团。
“这真难受。
”种子想,“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过了些日子,它长出细细的根、茎和两片小叶子,钻出地面,站在阳光下。
过了很多个日子,它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高大的树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它看见人和动物在山路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树这么想着。
一天,一个农夫背了锯子和斧子来到树林里。
这棵树的树叶向着农夫哗哗哗地拂动起来,农夫把树砍倒了。
农夫把树拖到自家院子里,花了好些日子,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农夫把谷子、土豆……,还有调皮的儿子放在手推车上,推着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
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它慢慢变老了,跑起来的时候,骨头会吱吱嘎嘎地响。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据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下面对词语理解有误的是()A . 包裹:包,包扎B . 舒展:伸展,不蜷缩;舒畅,舒适C . 拂动:轻轻地吹。
(2)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多选)A . 根据种子的经历,可以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B . 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一颗种子长成了大树。
C . 第4-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树想能跑来跑去,被农夫砍倒,做成了推车;第8、9自然段为第三部分:手推车老了,被做成了一把椅子。
D . 第10-12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农夫的儿子把椅子拆了,做成了地板。
(3)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是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种子在不同的阶段的________。
()A . 心理描写;不同想法B . 语言描写;不同想法C . 感觉描写;心里的想法6. (10分)(2019·天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条小鱼在乎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我来到了海边散步,看见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
它们被围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
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晒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我继续朝前走着。
我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快,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捡起水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鱼在乎,这一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天早晨,我真正懂得了应该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永远要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一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解救——________ 凝视——________ 怎样——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男孩________生命,他尽自己________的力量,________小鱼的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4)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回答。
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