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杂控制系统习题课

复杂控制系统习题课



图所示为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试问:

(1)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控制系统?试画出它的方块图 ; • (2)如果聚合釜的温度不允许过高,否则易发生事故 ,试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 • (3)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 (4)简述当冷却水压力变化时的控制过程; •
• (5)如果冷却水的温度是经常波动的,上述系统应如何 改进? • (6)如果选择夹套内的水温作为副变量构成串级控制系 统,试画出它的方块图,并确定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 用。
由于液氨冷却器中液位不允许过高,则信号中断时液氨管 道上的阀门必须关闭, 因此阀门应选择气开阀。液氨的流 量越大,则冷却器中的温度越低,对象为反作用,要构成负 反馈系统,则温度调节器应该选为正作用。 当被冷却物料的出口温度升高时,温度变送器输出增加, 调节器为正作用,则调节器输出信号增大,而控制阀为气开 ,则控制阀开度增大,从而液氨流量增加。这样就有更多的 液氨气化吸收热量,使被冷却物料的出口温度下降。 在控制过程中如果液氨的液面淹没了换热器的全部列管而 出口温度仍偏高,此时若继续增大液氨量,一方面传热面 积已达极限,氨的蒸发量已无从增加,使出口温度降不下 来,另一方面会使得气氨带液从而损坏后面的氨压缩机, 因此当液位高于某个数值后,应采用氨的液位控制取代温 度控制。试设计该选择控制系统。
• (5)如果冷却水温度经常波动,则应选择冷却水温度作 为副变量,构成温度-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聚合釜温度-冷却水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聚合釜温度-夹套水温度串级控制系统
• (6)如果选择夹套内的水温作为副变量构成串级控制系 统,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方块图如前所示,但其中的副 对象是聚合釜夹套,副变量是夹套内的水温,副控制器是 温度控制器T2C。副控制器T2C为“反”作用,主控制器 T1C也为“反”作用。
• 7-29:选择控制有两类,注意例子与定义 应相符 • 7-30 FC FT
TC
LS Q
裂解气
TT
T
热交换器
FT
流量给 定
FC 选 择 器 TC 釜液调 节阀 换热器 出口裂解 气温度 釜液流量
温度给 定
TT
• (1)由于裂解气冷却后的出口温度不能低于15℃,否则 裂解气中的水分会产生水合物堵塞管道,因此信号中断时, 釜液流量应关断,故调节阀选气开式; • (2)对于FC来讲,由于调节阀为气开,而阀门开度越大, 流入换热器的釜液越多,因此对于釜液流量调节对象其特 性为正作用,因此为构成负反馈系统,FC选反作用;对 于TC来讲,进入换热器的釜液越多,则出口温度越低, 因此这部分控制通道为反作用,为构成负反馈系统,TC 选正作用。 • • (3)由于裂解气冷却后的出口温度不能低于15℃,如果 一旦温度低于15℃,TC输出减小,此时则应该放弃正常 流量控制,而改由温度调节器输出信号去进一步关小阀门, 使温度回调,因此选择器应该选用低选器。
• 7-23:概念参考课本。目的是解决前后工序的矛 盾,要求时前后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两个变量 应保持在所允许的范围内波动;两个被控变量在 控制过程中都是缓慢变化的 • 7-24:注意是参数整定的特点,不是控制规律选 取的特点 • 7-25:分程控制的特点,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调 节器的信号要分段去控制不同的调节阀,若多个 调节阀同时动作则不叫分程控制。 • 应用范围: (1)扩大调节阀的调节范围 • (2)用于工艺上要求控制两种不同的介质流量, 以满足不同的工艺目的。
第七章 复杂控制系统
• 7-1:不只是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串级控制 系统与单回路相比特点或优势有三点(1) 改造 副对象特性,。。。(2)提高了抗干扰能力(3) 提高了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 • 7-2串级系统的工作原理,从原理框图入手分析 • 7-3,提高了控制通道的工作频率,带宽增大,响 应速度变快 • 7-4 参见课本,注意副参数必须与主参数有一定 关系,是为提高主参数调节质量而引进的
【 例】氨冷器物料出口温度与液氨液位选择性控制系统。 在正常情况下根据物料出口温度控制液氨的进入量, 正常情况下根据物料出口温度控制液氨的流量,但液氨冷 却器中液位不允许过高,否则会使气氨中带液,以至于损 坏后续设备(压缩机)。
温度给定值
-
调节器 TC
液氨流 量阀 温度测量变送 TT
液氨冷 却器
温度
假定工艺要求液氨阀为气开形式,主流量控制器为反作用, 磷酸流量调节阀为气关形式,副流量控制器为正作用形式。 工作原理: (1)对主回路干扰的克服:假设由于外界干扰或其它原因导 致液氨流量减小,而主流量给定值不变,此时主控制器的输 入减小,主控制器为反作用,输出增大;液氨调节阀为气开 阀,则液氨阀的开度增加,液氨流量增加,使其慢慢达到给 定的流量。在液氨流量减小的同时,比值器输出减小,从控 制器的给定值将减小(相当于测量值增大),从控制器为正 作用,输出增大; 磷酸调节阀选择气关阀,则阀的开度减小 ,磷酸流量按比例减小,以适应液氨流量减小的需要;可见 由于主流量控制回路的存在,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实现了对 主流量的定值控制,增强了主流量的抗干扰能力,使主流量 变得平稳。 (2)对副回路干扰的克服:由于干扰使磷酸流量减小时,从 控制器的测量值减小,从控制器为正作用,输出减小,磷酸 阀的开度增加,磷酸流量增加。
蒸汽流量 前馈补偿控 制器
水位给定值
蒸汽流量 测量
-
调节器 LC
给水阀
汽包
水位
液位测量变送 LT
• • • •
7-17框图参考P230图7-18 注意图7-19是一个等效图,不是实现 7-19,明确比值系数的概念 7-22 该题目所涉及方案为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总流量不能保持恒定,如果要使得总流量保持恒 定,需要用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即
• 7-9,见课本及讲义 • 7-10:注意到前馈控制是开环控制 • 7-12 稳定性不变,注意不变性原理跟稳定 性不变无关 • 7-13:物理上无法实现超前环节 • 7-14:注意题目要求:1设计前馈反馈系统 • 2蒸汽用量波动 • 注意框图必须有反馈
蒸汽流量D
汽包
FT LT FC LC
+
给水G
Q1
F 1T F 1C
K’
F 2C F 1T
Q2
给定
Q1 主流量控制器 执行器 主流量对象
主测量、变送
K Q2
副流量控制器
执行器
副流量对象
副测量、变送
比值控制在磷酸二铵生产中的应用 液氨与磷酸在中和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磷铵料浆,经造粒、干燥、冷 却,形成合格的产品。该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参数是氨流量,称为主 流量,用G1表示;随氨流量进行配比的另一个参数是磷酸流量,称为副 流量,用G2表示。为使磷酸流量与液氨流量保持一定比例,即满足关系 式:G2/G1= K ,选择比值控制方式,如果仅仅为了克服磷酸流量的波 动,可以采用单闭环比值控制。 生产中氨流量和磷酸流量均有可能受到干扰而发生变化,当要求生产 负荷比较稳定时,氨流量和磷酸流量都应控制,选择双闭环比值控制实 现控制要求。
pHC 反
酸液
气关 pHT
碱液 废液
气开
中和液
100%
酸阀 0 0.02 碱阀
0.06
0.10 MPa
• pH值大时,控制器输出减小,酸液阀开度增加,加入酸 ,使pH值减小。 • pH值小时,控制器输出增大,碱液7时,对应调节器输出为0.02MPa~0.06 MPa • pH值为7~1时,对应调节器输出为0.06MPa~0.1 MPa
为了防止气氨带液进入后续设备(氨压缩机),以致损 坏设备,所以控制阀应选择气开型。 这样一旦气源中断,控制阀就会自动关阀,停止液氨进 入氨冷器,使液位不致过高。 温度控制器TC,与液位控制器LC的正、反作用可以分 别按两个单回路控制系统来考虑
由于控制阀均为“+”,温度对象特性为“-”(因为 液氨进入量增加,会使物料出口温度下降),所以TC应 选为“正”作用。液位对象特性为“十”(因为液氨进 入量增加,会使液位升高),所以LC 应为“反”作用。 由于LC是异常工况下工作的控制器,且是“反”作用的, 故在正常工况下,液位低于安全极限(实际上就是给定 值),所以LC的输出较高。当温度过高时,液氨液面可 能会超限,液位调节器反作用,输出信号为低值。为了 在正常工况下,LC不被选中,而当温度过高时液氨液面 超限时LC则被选中,故选择器应为低值选择器。
• 【例】 一热交换器,使用热水与 蒸汽对物料进行加热。工艺要求出 口物料的温度保 持恒定。为节省 能源,尽量利用工艺过程中的废热, 所以只是在热水不足以使物料温度 达到规定值时,才利用蒸汽予以补 充。
信号分段的特点 注意该例子的目的是扩大控制范围,这时要注意流量特性 的平滑衔接问题(1)直线阀流量特性尽可能一致,(2) 两阀的分成信号部分重叠。
• 7-28 框图:注意有两条控制通道 • 阀的气开气关方式的选择,对A、B阀要分 别进行 • 调节器正反作用形式则仅按一条控制通道 判断即可
阀门定位 器A 阀门定位 器B
A
调节器PC
调节阀A
反应器
B
调节阀B
• 在工业废液中和处理工艺中,需要根据废 液的酸碱性即pH值,分别控制加酸量或加 碱量。分析当pH值大时和pH值小时阀门的 动作。
• 【例】一个间歇反应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其 控制方案如右图所示,图中所采用了( )控 制方案完成控制。
TT TC
A.串级 B.选择性 C.分程 D.均匀
冷却水
A B 蒸汽
• 7-8温度压力串级控制系统 • 1)系统框图:注意被控参数与被控对象的区别
给定温度 温度 调节 器TC 压力调 节器FC 出口温度 加热炉
-
燃料调 节阀
燃料油 管道
压力测量变 送FT
温度测量变 送TT
• • • • •
2)气开阀 3)调节器正反作用的判断: 先判副调节器,再判主调节器 可按照主通道放大系数的积为正来判断 副回路为负反馈,等效为主通道上一个环 节,放大系数为正,主对象控制通道,燃 料越多,温度越高,放大系数为正,因此 TC的放大系数为正才能构成负反馈,故选 TC为反作用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