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护理工作标准(一)医德医风1. 护士素质符合护理部要求2. 病人初入病房,热情接待,帮助尽快适应环境,了解有关规章制度3. 保持正常护患关系,不吃请,不收礼,不要求病人为自己办私事。
4. 定期调查病人对护士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每季度普遍调查一次,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有解决措施,满意率标准值>85%,并有记录,必须调查项目如下:(1)对病房整洁安静的意见。
(2)新入院病人是否做入院介绍。
(3)护士进行各项工作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
(4)护士接红灯是否及时,处理是否满意。
(5)护士送药是否按时协助病人服下。
(6)卧床病人使用便器是否协助放好并及时取走。
(7)护士做各种治疗检查前是否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8)护士各种操作的熟练程度病人是否满意。
(9)护士是否能主动巡视病区,满足病人需求。
(10)护士是否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
附: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调查病人了解情况。
2.查阅有关材料。
(二)病房管理1. 护士长工作符合护士长工作标准要求。
2.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安全,有管理措施。
3. 对入院出院病人有管理规章制度,有实施措施。
4. 对探视陪住有制度,有管理措施。
5. 护理人员遵守病房工作制度,不随意离岗,经常巡视病人,及时解决病人痛苦。
6. 病房各种用物放置有序,做到规格化管理,一般要求如下:(1)病床摆放位置合理,方便检查和治疗。
(2)护士各工作间(护士长,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的办公室,各治疗柜,药柜,抽屉,各种盘内用物放置规格。
(3)病人床头柜内吃,用,分开。
(4)杂物放置不影响美观。
(5)病人呼叫系统,符合病人随时应用。
(6)各种护理标记齐全,全院统一规格:①病人一览卡上的病危,一级护理,二级护理有标记②床头卡上的饮食,护理级别,药物过敏有标记。
7.急救物品管理:完好率100%。
(7)急救用品:氧气,吸引器,呼吸机,心电图机,三腔管,胃肠减压器,电插座等按各级医院要求设置。
(8)各病区设抢救车一辆内装:急救药品(按各科规定为准),各种注射用物,抢救必需用物(开口器,舌钳,手电,导尿管,血压表,听诊器,针灸针,纱布棉球罐等,专科抢救用物按本科规定设置)。
(9)用物完整无缺,应急使用,有交接班清点制度。
(10)用物做到四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
(11)用物及时送检维修,及时领取。
(12)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常用抢救剂量,作用。
附: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抽样有关病房逐项评分。
2.审阅有关材料。
(三)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标准值≥90%合格人数计算合格率方法:——————×100%被检查总人数1.晨间护理:病房整洁,舒适,空气新鲜(1)床单位要求①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枕下无堆放杂物。
②病人身下无头发,碎渣。
③被筒对称,被头无虚边,两侧齐床沿。
④病人床单位整洁、干净。
⑤晨晚扫床整理床单位及定时通风。
⑥床单及病人服每周更换一次(夏季衣服更换两次)。
⑦患者必须穿病人服,需加内衣时外面必须套病人服。
2.分级护理标准:特级护理;①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
②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病人。
③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特级护理标准要求:①除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外,必须进大抢救室或监护室,根据医嘱由监护护士或特护人员专人护理。
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呼吸道及各种导管的通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③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有完整的特护记录单,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④重症病人的生活护理均由护士完成,做到“六洁”,“四无”,即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无褥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⑤备齐抢救药品和器材,用物定期更换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一级护理:病情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自己能活动,但病情随时有变化者;病情允许活动,但因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或随时有发生意外的可能。
二级护理:疾病恢复期,允许活动,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者,或因年老体弱徐搀扶下地活动,需协助病人完成各项生活护理。
三级护理病情稳定的恢复期病人,完全能生活自理者。
3.分级护理病人卫生要求:(1)护理级别切实符合病情需要,按护理级别落实各层次护理。
(2)全面护理包括:手足,口腔,头发,皮肤会阴清洁,胡须短,指趾甲短等。
(3)一级护理要做到全护理,不能依靠家属做,(需要时家属可在护士指导下协助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洗手,洗脚,梳头,男病人擦洗会阴等)以防褥疮,烫伤,口腔感染等合并症发生。
(4)病人卫生具体要求:①面部清洁,无污垢,无胶布印。
②口腔清洁,按需求刷牙或清洁口腔均可,口腔无积痰无食物残渣;口唇口角清洁不干燥;无异味;有病变应合理处理。
③头发清洁无异味,梳理整齐,留长发者应左右梳辫(非卧床者除外),避免用发卡。
④手足清洁无污垢,无胶布印,无存积厚皮(骨科病人多见)。
⑤皮肤清洁,无受压痕迹,背部及骨突出部位无褥,疮,有预防措施,(因病情不可避免者除外)。
⑥会阴部清洁,无污垢,无异味,有定期清洗制度,留置尿管者清洁尿道口分泌物每日一次,尿管固定合理,尿袋,尿瓶装置合适。
尿袋,尿瓶每天更换。
⑦趾指甲短,甲下无污垢,甲端光洁避免损伤皮肤。
包扎敷料者,敷料清洁,包扎良好。
4.临床护理:(1)深入病房,主动,认真,细致,及时的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定时巡视,根据病情确定巡视次数有制度,一般30分钟巡视一次,重症者勤巡视,有床头巡视记录卡。
(2)主动做好生活护理和专科护理,使病人满意。
(3)对一级护理病人,全面掌握病情,掌握入院时的病情及诊断,入院后至今做过的主要处理,目前的诊断,治疗,护理,阳性体征,异常化验结果,以及病人情绪。
(4)保持卧位舒适安全,卧位姿势符合正规要求与医嘱相符,要求护士了解病人卧位目的。
(5)发口服药及时,应服药到口,随时带温开水协助病人服下,床头桌上无药杯药片或叫病人自服药。
(6)保持各种引流装置通畅,无菌状态,管不受压不打折不下垂,定期更换消毒有措施。
(7)无合并症①由护理不当而发生褥疮,褥疮分度标准。
一度褥疮(皮肤发紫)。
二度褥疮(破皮)某些锐器擦皮伤。
三度褥疮(坏死组织)。
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不可避免发生着例外,病历上要有记录。
5.入院护理要求:(1)新病人入院及时做好入院介绍(包括病房制度及病房环境)及主管的医生护士。
(2)入院前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先做好个人卫生(有条件的医院)危重症病人病情允许,24小时内做好部分卫生工作。
(3)新入院病人当日应发给饮食。
(4)定期进行卫生宣教,有专科卫生宣教材料(手册)。
6.出院护理要求:(1)病人出院前护士要做好有关出院指导和健康指导。
(2)结合本专科有出院指导书面材料。
(3)出院或死亡床单位有彻底清洗消毒制度(如应用床具消毒器进行消毒),进行终末处理。
7.护理用具配备:(1)每病区有全院统一的护理盘,并有物品名称片。
(2)必备的护理盘有:皮肤护理盘,氧气吸入盘(有消毒好备用的橡皮连接管),导尿管(内有备好的无菌导尿包),口腔护理盘(内有备好的口护包),灌肠盘,外科系统有备皮盘。
(3)各种护理盘内物品齐全,能随时取用。
(4)护理盘清洁整齐,有定时消毒制度。
(5)护士熟练掌握各种盘内用物名称和用途。
(6)体温表每次使用后用广谱消毒液侵泡后再取出备用,(消毒液体漫过体温表)每周监测体温表准确度一次。
(7)血压表,听诊器平时用后放置合理,血压表定期监测标准度有制度,有清洗消毒制度并切实执行。
附:检查方法1.随机抽样有关病房,每一病房检查相等一级护理人次逐项评分并计算合格率。
2.提问护士应掌握的有关内容和有关规章制度及基础护理基本理论知识。
3.现场检查有关基护设备用物是否符合要求。
(四)治疗室工作及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95%,按基护教科书技术操作评分标准以100分制,85分为合格,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有关项目。
1.室内分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与有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室内用具清洁,摆放有序,有每日每周定期清洁消毒制度。
2.医护人员进治疗室,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带口罩。
3.药物管理有序,清洁整齐,内用药和外用药分类放置,标签清楚,有定期清点交接班制度,帐实物相符,并有记录,限剧及毒麻药专人专柜管理,有定时清点登记制度,安剖药,应用药不离盒的管理方法,以防差错。
4.治疗准备工作:布局合理,各种治疗操作,保证质量,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1)对各种治疗认真做到三查七对。
(2)无菌钳,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安剖及溶解粉剂的使用操作方法正确(3)无菌盘铺法及使用正确。
(4)各种治疗,注射均带治疗盘,三针以上要铺无菌盘。
(5)治疗准备抽出的药液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并应放入无菌盘内。
(6)溶解药物的针管,反复抽吸药物(大批的溶解药物)应适当更换。
(7)抽吸药及药物溶解,抽查废弃药瓶内不得有剩余药和未化的药粉存在,保持剂量准确。
(8)输液特殊加药,应现配现用,点滴通顺后再加药。
(9)打开后的无菌溶液或无菌包,须继续应用时,无菌保存24小时内有效,并有标记。
(10)凡无抗菌能力的无菌物品(棉球罐,纱布罐,棉棒)应24小时更换消毒。
(11)有输液卡,规格整齐,防止差错。
(12)为了配合合理用药,为减少病人痛苦,可应用封闭式套管针。
(13)治疗车使用原则要求:物品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操作过程中的用物及无菌用品,治疗本(卡)。
下层——为污染区,排液用容器,泡针管针头止血带的消毒液容器,消毒湿毛巾容器。
5.合理使用冰箱,物品放置有序,药品标签清楚,有定期清洁化冰制度,无私人物品。
6.摆或发口服药前做到洗手,清洁用具,发药后药杯随时消毒。
7.掌握各种治疗的基本知识。
附:检查方法:1.随机抽样查有关病房或急诊室治疗室,考核在班护士,观察实际操作按标准评分,如无实际操作可模拟操作考核,将各病房技术操作累计项次计算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项次———————————×100%技术操作考核总项次2.实际检查治疗是有关项目,评分与技术操作分开。
(五)换药室工作1.室内设备布局合理,分清洁区,污染区有明显标志,环境及用具整洁,摆放有序,有每日每周清洁区消毒制度,有专用备皮盘,备皮刀具用后侵泡消毒晾干备用,有条件应用一次性备皮刀具。
2.医护人员进换药室,衣帽整洁,换药前洗手戴口罩。
3.各种药品放置有序,药品瓶签类别清楚,剧毒药专人专柜管理,防止发生意外。
4.严格掌握无菌技术操作:(1)严格区分无菌区有菌区,换药台或车,物品排列整齐适用。
(2)正确使用无菌钳,无菌容器,无菌溶液,无菌敷料,有定期消毒更换制度,并注灭菌日期,凡属每次开关的无菌容器(纱布,棉球,纱布罐等无抗菌能力的物品容器)应24小时更换消毒,中心镊子及罐应配套,浸泡液面为1/2—2/3,一罐一件,干罐4小时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