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复孔绦虫病》PPT课件
靠粪便检查,发现虫卵 或孕节即可确诊。
是检查粪便中的孕卵鳞片,新排出 的可用放大镜观察,若节片易干缩,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具有特征性的 卵袋,内含数个至20个以上虫卵, 依此可确诊。
【预防】
防治措施同膜壳绦虫,即注意治疗患者,灭蚤和讲究卫生。家庭饲养犬、猫 的尤应注意定期给动物灭蚤和驱虫,以防人体受感染。
【治病作用】
少量虫体可引起轻微损伤。大量寄 生时,虫体以其小沟和吸盘,损伤 宿主肠粘膜引起炎症,宿主发育障 碍。虫体分泌毒素引起宿主中毒。
宿主被感染后临床表现主要与感染 的数量有关。一般可无明显症状, 感染严重者尤其是儿童可有食欲不 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间或 有腹痛、腹泻,因孕节自动从肛门 逸出而引起肛门瘙痒和烦躁不安等。
(1)氯硝柳胺、吡喹酮等药物对犬、猫进行定期驱虫,驱虫后的粪便及时清 理并堆积发酵,以防虫卵污染周围环境。
(2)蝇毒灵、倍硫磷、 溴氰菊酯等,定期驱除犬猫圈舍和体表虱和蚤类。 注意人身防护。
感谢下 载
【 流行病学】
犬复孔绦虫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犬和猫的感染率很高,狐和狼等也有感 染。但人体复孔绦虫病比较少见。全世界至今报道仅200例左右。患者多为婴 幼儿,并有一家人同时受感染的报道。我国仅有数例报告,散在北京、辽宁、 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除2例为成 人外,其余均为9个月~2岁的婴幼儿,这可能是因为儿童与犬、猫接触机会 较多的缘故。
【虫卵】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地从链体脱落,常自动 逸出宿主肛门或随粪便排出,并沿地面蠕动。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 间宿主蚤类的幼虫食入,则在其肠内孵出六钩蚴,然后钻过肠壁,进入血腔 内发育。约在感染后30天,当蚤幼虫经蛹羽化为成虫时发育成似囊尾蚴。随 着成蚤到终宿主犬、猫体表活动,该处31~35℃温度有利于似囊尾蚴进一步 成熟。一个蚤体内的似囊尾蚴可多达56个,受染的蚤活动迟缓,甚至很快死 亡。当终宿主犬、猫舔毛时病蚤中的似囊尾蚴得以进入,然后在其小肠内释 出,经2~3周,发育为成虫。人体感染常因与猫、犬接触时误食病蚤引起。 犬栉首蚤、猫栉首蚤和致痒蚤是重要的中间宿主。
犬复孔绦虫病
犬复孔绦虫病是由双壳科复孔绦虫 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所引起 的疾病。是犬猫常见的寄生虫病, 人体偶尔感染,特别是儿童。
【病原】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Linnaeus, 1758)是犬和猫的常见 寄生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孔 绦虫病。 成虫为小型绦虫,长 10~15cm,宽0.3~0.4cm,约有 200个节片。头节近似菱形,横径 约0.4mm,具有4个吸盘和1个发达 的、呈棒状且可伸缩的顶突,其上 有约60个玫瑰刺状的小钩,常排成 4圈(1~7圈),小钩数和圈数可 因虫龄和顶突受损伤程度不同而异。
【形态】
颈部细而短,近颈部的幼节较小,外形短而宽,往后节片渐大并接近方形, 成节和孕节为长方形。每个节片都具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两套、呈两侧对称 排列。两个生殖腔孔对称地分列于节片两侧缘的近中部。成节有睾丸100~ 200个,各经输出管、输精管通入左右两个贮精囊,开口于生殖腔。卵巢两个, 位于两侧生殖腔后内侧,靠近排泄管,每个卵巢后方各有一个呈分叶状的卵 黄腺。孕节子宫呈网状,内含若干个储卵囊,每个储卵囊内含2~40个虫卵。 虫卵圆球形,直径35~50μm,具两层薄的卵壳,内含一个六钩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