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单元专项循环练八十四(含解析) 人民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单元专项循环练八十四(含解析) 人民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单元专项循环练八十四(含解析)人民版高频考点强化练高频考点一把人置于社会中心的思考1.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被称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主要是因为普罗塔戈拉(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B.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倡导“人生而自由”和“主权在民”的思想D.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A项是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C项是卢梭的主要观点。

2.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愿意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

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的话,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普罗塔戈拉答案 C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主张。

3.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答案 D解析“智者”原是泛指有才智及某种技能专长的人。

到公元前5 至前4 世纪,才用来代称那批授徒讲学,教授修辞学、论辩术的职业教师。

在这批人中产生了不少出色的哲学家,因此称为“智者学派”。

A、C项是智者运动出现的背景。

高频考点二追求世俗幸福与个性自由的思考4.《十日谈》讲述了一个故事:郡主绮斯梦达冲破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她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斯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能。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绮斯梦达这番话不能体现 ( )A.封建观念彻底崩溃B.人的欲望得到了肯定C.人类平等观念得到宣扬D.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答案 A解析题目中绮斯梦达的话“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能。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观点,可得出B、C两项正确;这种思想虽然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但不能说是封建观念彻底崩溃,D项也正确。

据此可排除B、C、D三项,故答案为A。

5.(2012·福建高考)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时间15世纪,二是地点佛罗伦萨(意大利),三是“原本消失的……都复活了”。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故B项正确。

文艺复兴运动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排除A项。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于16世纪,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在17、18世纪影响巨大,故排除D项。

6.“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答案 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神权专制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高频考点三崇拜理性,追求法治社会的思想7.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

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这充分说明了卢梭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下列属于卢梭所握的“火把”的是( )①理性主义②社会契约③民主政治④人民主权A.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卢梭的思想主张。

理性主义和民主政治是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性,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是卢梭独有的思想。

8.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

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文学革命答案 C解析结合关键词“17~18世纪”、“法国”、“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回顾所学相关知识,可以判定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

故选C。

常考易错针对练易错点——孔子思想VS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1.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

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B.主张民主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D.维护君主权威答案 C错因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恤民情,重视道德的力量;而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就是知识。

两者都重视知识和道德的作用,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

易错点——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答案 C错因分析“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体现了“信仰得救”的思想,使人获得了心灵的自主权,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

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名言;A、D 两项体现了教会的主张。

易错点——依据材料信息解题原则不清3.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

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

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答案 D错因分析材料认为行政权是大脑,大脑麻痹人依然可以存活,立法权是心脏,心脏停止机能,任何动物就会死掉,故观点突出立法权的重要性,就是议会至上,以法治国,选择D项。

易错点——中国明清启蒙思想VS西欧启蒙思想4.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民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答案 B错因分析倡导理性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排除A;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启蒙思想家都批判了君主专制,倡导民主,故B项正确;中国的思想家虽倡导平等,但并未上升到以法治国的层面,故排除C;明末清初出现的三大思想家倡导经世致用、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但他们并未提出未来社会的蓝图,也未提出君主立宪制,故排除D。

易错选D,原因是把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当做资产阶级思想家,认为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

大题冲关规范练1.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二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这些新观念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答案(1)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中国:重民(或:民本、仁政),重视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

(2)新观念: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开明君主制、民主共和制。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2012年10月5日,国家政协常委、著名作家冯骥才称“国家精神的根本是人文精神,文化建设应从教育开始,呼吁让孩子更多地感受人文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的命运就是生活在变动的乱世风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诗)也许会如同我们希望的那样,在我身后活得长久,将会遇上一个更美好的时代。

遗忘的沉睡不会永远延续,当黑暗被驱散时,我们的后人会再次在先世纯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迈进。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材料二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们的自由就是毫无理由的了。

——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

……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

”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

……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

”请回答:(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的黑暗是指什么?指出“先世纯粹的光芒”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2)卢梭被称为一个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家,据材料二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3)材料三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他们认为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答案(1)“黑暗”是指封建教会的腐败、专制和中世纪的神学观念。

含义: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生。

精神追求:追求人性的解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

(2)依据:自由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

(3)作用: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解放思想、寻求救国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精神实质:民主、科学。

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结合文艺复兴兴起的历史背景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卢梭的启蒙思想主张回答即可;第(3)问,从思想解放角度回答文艺复兴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