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方物流的意义及互动作用

第三方物流的意义及互动作用

第三方物流的意义及互动作用资料【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杭州市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意义及互动作用1.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是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为我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

有关专家认为,杭州物流成本目前所占的GDP比重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将产生十几个亿的“物流利润”。

据有关专家估计,杭州市潜在的物流市场达300亿元。

因此,打造现代物流强市,提高物流效率,将是杭州市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2)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利于优化我市投资环境。

杭州作为一个沿海发达城市,大量的外资企业将涌入杭州,“本土化”将成为这些外资企业物流战略选择之一,相应地,以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环境将成为外资进入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更低成本的提供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便成为我市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之一。

(3)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产生巨大社会效益。

第三方物流可将社会的闲置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规范城市建设,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噪声污染等,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我市企业应对经营环境变化提高竞争力的需要(1)集中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能够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发展其核心技术和开发出新产品参与世界竞争。

(2)节省费用,减少资本沉没。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供应链环节能力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委托商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受益。

(3)进行企业再造。

借助第三方物流的契机,企业可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的改善。

(4)减少库存。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可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配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结构,实现成本优势。

(5)提升企业形象。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通过“量体裁衣”式的定制设计,制订出以顾客为导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委托商企业形象得到提升,为企业在竞争中创造有利的条件。

(6)充分利用社会存量资源。

企业致力于发展核心能力,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建立优质品牌,通过第三方物流等方式整合社会存量资源,低成本、高效率地使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3.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我市产业集群增强竞争优势的需要浙江的自然资源禀赋低和外向型经济带来了较高的流通成本,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使“两头在外”带来的流通成本高的问题逐步弱化,使得中小工商企业通过物流业务外包减少物流作业上的投资,并将有限的人力、财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享有专业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进而又促进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

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网络、信息网络实现生产及销售的有效连接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合理流动,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使产业集群在良好的物流环境支撑下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可以引导传统专业市场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是专业市场实现功能创新、延伸和经营主体、组织形式以及交易方式、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创新以保持专业市场网络高效、规模巨大、辐射力强的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国内外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验1.欧洲在物流服务市场上,欧洲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分为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服务范围广泛的大型物流企业,最高一层的大型物流企业为制造商提供了范围广泛的服务,包括制作不同语言的标签和包装,帮助这些制造商在欧洲不同市场进行销售;第二类,从事传统物流的欧洲公司,这些企业拥有自己的资产,经营卡车货运、仓储、报关等。

这些公司的技术不高,并且资源有限;第三类,新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例如欧罗凯集团,除在欧洲拥有仓储和配送能力以外,还为零售商和制造商提供复杂的物流服务,最普遍的一种增值服务是加速接运分送,增加库存周转次数。

第四类,大型国有机构的第三方物流。

欧洲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层次是大型的国有机构,如国家铁路公司和港务局。

在过去10年中,欧洲物流业已经出现集中化趋势,跨国公司正将其资源和流通从分散化向集中化转变,托运人通常根据其泛欧和全球需要要求其服务提供者合理化。

欧洲第三方物流公司更加寻求联盟战略,开辟全球化市场。

2.美国近几年来,美国TPL以2位数速度持续发展,“财富500”中的企业有六成半都使用了第三方物流服务。

1997年用于TPL服务的费用总额是342亿美元,1998年则达到396亿美元。

目前全美有几百家第三方物流企业,按其业务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资产型,主要是以运输业者和仓库业者为母体的企业;另一类是无资产型,以货代和咨询公司为中心。

资产型企业较多。

美国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是市场化运作的核心体现。

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强调时效性;重视提供物流增值服务;具有现代化管理设施。

从80年代开始,美国就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放松了对运输管理的约束,如《汽车承运人规章制度改革和现代化法案》和《斯泰格斯铁路法》。

在90年代又相继通过了《协议费率法》、《机场航空通道改善法》和《卡车运输行业规章制度改革法案》减少了联邦法案的约束,推动了运输业更接近“自由市场的体系”。

这些制度的实施,对第三方物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日本1996年,日本出现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在日本整个物流市场的份额已达80%。

日本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主要采用的是政府推动方式。

日本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是规划优先;二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第三方物流发展。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拟定了《仓库业法》,在《商法》、《民法》中也有关于仓库的消防法及一系列的法规和法令。

1997年4月日本政府制订《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明确了在物流领域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一系列举措,为日本第三方物流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2002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一个五年计划,通过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推动第三方物流等物流产业发展。

4.我国1999年-2001年,中国仓储协会对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的三次抽样调查显示:在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别是9.1%、16.1%和21%,呈明显上升势头。

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形成初步规模,开始具备市场培育与竞争的双重能力,在经营管理上,部分企业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从物流服务发展的角度,我国将进入物流市场重新定位和发展战略导向的市场细分阶段,对带动传统企业服务转型,造就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奠定了基础。

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

从服务对象上来看,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

三、杭州市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现实基础1.杭州市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1)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社会分工和经济的发展,杭州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开始起步,物流水平有所提高,出现了以杭州富日物流、杭州八方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伊莱克斯”电器、“科龙”电器、“朝阳”轮胎、“康师傅”食品等企业都成了富日物流公司的忠实伙伴。

(2)社会物流企业有一定程度发展,部分开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市区涉足物流业的企业有430多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企业:储运企业、货代企业、口岸分拨与配送企业、邮政企业、电子商务配送企业、工业、商贸企业物流公司。

上述企业依托各自的优势,不少企业开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

(3)第三方物流服务形式多种多样从服务的领域来看,我市第三方物流涉及都市生活品配送服务、大宗生产资料运输服务、为国际物流提供服务、为特定行业提供专业服务等领域。

从服务种类来看,我市第三方物流不仅涉及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而且涉及分拣、包装加工、物流加工、结算等增值服务。

(4)物流外包趋势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初见端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全球战略的实施,部分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外包物流、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降低企业和区域物流成本,扩大业务能力,有利于集中精力强化主业竞争能力,因而出现了自营物流向录用接受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转变的趋势。

(5)第三方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个以杭州为中心、沟通省内外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同时,杭州已基本形成了在规模容量、实用技术等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由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基础,拥有较强的信息设备供应能力、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

2.杭州市第三方物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1)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大部分企业还远远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这种先进物流形态的重要性。

多数企业设立车队和仓库,自行组织物流活动。

即使在“外包”物流的企业中,“外包”物流也主要集中于干线运输,而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代理等高增殖、综合性服务尚未提出。

不少企业认为物流服务导致成本增加,而不是产品增值。

部分企业排斥社会化物流,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本位作风较重,害怕丧失控制物流的能力,以及出于对诚信的担心,降低了物流的社会化程度,造成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需求不足,物流市场发展滞后。

(2)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效供给不足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规模和实力还比较小,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

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设施、装备现代化水平较低,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杭州市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所用的设备,如各种运输工具、包装容器、托盘、集装箱、仓库等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还未形成。

在物流行业中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这导致了物流系统作业环节增加,物流成本上升和服务质量降低以及国际物流活动的通畅。

(3)第三方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还不完善信用体系存在问题,在缺乏商业信用的情况下,货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必然采取谨慎的态度,其结果就是自营物流,进而表现为物流市场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信用体系的欠缺直接导致物流交易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效率的降低。

各物流管理部门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物流缺乏综合的管理。

传统的物流管理体制已严重的制约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政府应在全社会范围内物流进行统筹规划和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

缺乏公共信息平台及专业化的现代物流研究和咨询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