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土建工程TJ-08标段环境、文明保证体系编制:审核:审批:许昌广莅公路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连霍洛三(豫陕界)段改建工程TJ-08标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七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概述本建设项目为连霍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洛阳绕城高速公路与连霍高速公路相交处—任村枢纽互通式立交西侧LK10+597处,东接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改扩建项目终点。
终点位于三门峡西互通立交西侧K135+631.231处,长124.7858公里。
二、设计标准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灵宝段改扩建工程土建NO.8标合同段(RK66+000~RK76+000)全长10公里属山区重丘区路段,按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19.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主线路基横断面为右侧整体式加宽,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三、路线走向及主要工程规模1、路线走向№8合同段起于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改扩建工程土建8标(RK66+000-RK76+000)起于渑池陈村乡鱼池村,途径沟东村、池底村、西董村、下马头村、渑池西停车区、水磨村、朱城村、寨子坡村、北洼村、英豪村,结束于渑池县英豪镇沙村。
2、主要工程规模a.结构物工程本合同段共设大桥6座,分离立交2座,跨310国道立交2座,天桥5座,箱涵2座,涵洞通道11座(详见“连霍高速公路洛三灵改扩建工程土建№8合同沿线结构物统计表”)。
b.路基工程1)路基清表:307360m2;2)路基挖方:839673m3;3)路基填筑:421083m3;4)石灰土处理路床:109158 m3;c.特殊路基处理1)C20素砼桩:81028m;2)灰土桩:33211 m;3)土工格栅:40654m2;4)冲击碾压:316277m2;d.其他工程:渑池西停车区1处四、沿线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本标段路线经过地区在三门峡渑池县境内,属山区重丘区,且山高壑深,沿线地貌类型为崤山山地。
2、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及岩性本标段地表为第三系泥质砂岩、泥岩等极软岩三叠系泥质粉砂岩与泥岩层的软质岩,寒武系石灰岩、二叠系和震旦系石英砂岩、安山岩,均为硬质岩石,区域稳定性较好;部分路段存在膨胀土和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地质。
地震烈度为7度。
3、沿线河流、水文、气象特征本标段水系属黄河支流水系,水文地质构造受地质构造条件所控制,地下水为松散岩类空隙潜水,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渗入补给,其自然动态为渗入-径流-蒸发型。
基层工程地质地下水为上滞水,含水层为砂、卵石层和冲积土层,其补给来源主要靠上游地下水径流,黄河及其支流,大气降水的渗入等,动态变化大,地下水位差异也很大。
该地区属北暖温带半干旱、半潮湿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
年均气温13.9℃,1月均温1.5℃,7月均温24.8℃,极端气温44.4℃、-21.3℃。
年均降水量650mm,多集中于7~9月(占50%)。
无霜期218天。
一月盛行偏北风。
七月盛行偏南风。
平均风速冬季2.1米/秒,春季1.2米/秒,夏季2.4米/秒,秋季1.7米/秒。
4、地震本项目所属地区历史上地震较为频繁,多为小震,根据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三门峡渑池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五、交通状况本标段系已建成的连霍高速公路北半幅扩建工程,G310国道及渑张、渑白公路分别在中部及两端部穿过,并与G310国道在英豪镇两次交会,沿线乡道村路纵横连通,交通便利。
但由于G310国道穿过主线,也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第二章、环境保护方案、保障措施一、目标坚持“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环保先行,造福后代”的宗旨安排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措施,对环境污染源严格控制。
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工,并确保项目建设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环境保护方案1、根据本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该合同段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对噪音、粉尘、水资源等对环境影响大的项目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将该合同段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之中。
2、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配备一定量的环保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并将环保与文明施工结合起来。
3、坚持“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环保先行,造福后代”的宗旨安排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措施,对环境污染源严格控制。
三、组织机构为确保连霍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全面贯彻执行环境、文明施工的管理标准,坚持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环境、文明施工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由项目副经理负责实施的环境、文明施工管理领导小组,由各部部长、施工队长全面负责环境、文明施工管理,做好环境、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组长:汪际海副组长:杨军伟、杜新峰组员:李建东、欧阳东升、刘少田、刘会琦、蔡红星、施笃俭、武民乾、刘顶、吕俊朋、常自立、宋提岗、王云辉四、制订健全的管理制度1、按专业、岗位、工区等分片包干,分别建立岗位责任制。
2、检查制度:工地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的综合检查,张榜公布。
3、奖惩制度:制定奖、罚细则,坚持奖、惩兑现。
4、例会制度:坚持例会制度,定期分析文明施工情况,针对实际制定措施,协调解决文明施工问题。
五、管理措施1、现场人员管理措施:采取得力措施,保证职工的安全;组织现场人员学习上级关于文明施工的标准、规定、法律法规等,并加强纪律教育;要求所有人员尊重宗教习惯和当地乡规民约及风俗习惯。
2、充分发挥协调部门的作用:搞好与各级政府、村民的关系,得到大众的支持,减少干扰;加强与公检法土地部门的联系,遵守各项法律。
3、机械及原材料的停、堆放、照管、安全、维护保养、试运行等有序、完善。
4、施工现场清洁卫生,秩序井然;施工便道晴天经常洒水湿润,并且进行硬化,作到晴不扬尘,雨不泥泞。
5、采用多种形式,如彩旗、条幅、标语、黑板报等,对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广泛宣传。
6、自觉接受环保部门的检查,对设备性能低下,易造成生产污染的设备,严禁承包进场。
7、严禁施工队随意砍伐、取土、弃土、避免水流失冲刷或堵塞淤积,弃土场要按规定进行堆弃,如有可能可覆盖或植草防护。
8、在居民生活区域施工作业时,要求施工队尽量少安排夜间施工,对噪声较强的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夜间予以限制。
9、施工队抖和场应远离村庄、学校,材料堆放要整齐,宜被风吹起的砂、石灰等材料要采取覆盖措施。
10、施工队施工现场及施工便道要及时洒水防尘,进出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按规定安装消声器,离开施工现场要喷水清洁。
11、树立农田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田正常灌溉及防止尘土对农田污染。
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1、在整个施工期间和施工范围内,我单位将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环境保护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变害为利。
开工前将相关措施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2、成立“水土保持及环保”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环保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当地政府紧密联系,共同搞好环保工作。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水保及环保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
要把“水保环保”政绩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人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水保及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3、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尊重自然,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
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1)清表种植土应集中堆放,尽量减少临时用地,清表种植土可用于互通区边坡植草绿化工程及取土场回填,位于戈壁草场的取土场应回填30-50cm种植土。
(2)取土时,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确保不破坏公路沿线的自然景观。
(3)废弃土方在指定地点堆弃,将弃土整平,不得在设计的弃土场以外随意堆弃。
(4)挖除沥青混凝土应采用土工膜包裹掩埋,避免污染环境。
4、加强基础工作建设○1抓规划,加强水土保持前期工作。
○2突出重点,在施工的同时,搞好土场复耕工作。
○3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建设。
○4尊重群众意愿,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5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5、、环境保护措施⑴制定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
⑵加强监测力度,将污染扰民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⑶设专项环保基金,提供经济基础。
⑷降低施工噪音、白色污染、机动车噪音等。
6、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要加强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水土保持、粉尘、噪声、废气的监控工作。
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
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的污染。
7、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声、粉尘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烟尘、污水、噪声污染。
同当地村委会、派出所、居民加强联系。
另一方面,做好宜传教育工作,认真对待来访,凡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
8、文物保护文物是国家财富,进入施工现场前,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教育。
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一方面立即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另一方面做好现场保卫工作,防止损害,等待文物主管部门的处理。
9、冬季施工时,应制定防火、防冻、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措施,并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作好气温观测和预报工作。
10、成立防洪领导小组成立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组成的防洪领导小组,全体施工人员组成防洪抢险队。
在雨季施工期间,建立并坚持防洪值班制,随时保持与业主的联系,积极参加各级指挥部组织的抗洪抢险工作。
11、⑴提前做好和硬化好施工便道,挖好排水边沟,并设计一定的纵坡和横坡,⑵作好雨水出口,及时排除路堤表面积水。
对于填土已经完成一定高度的路段,应在边坡上设置临时泄水槽,在路肩上设置挡土埝,保证下暴雨时不对农田造成冲毁。
⑶雨季开挖路堑应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
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再整修到设计坡度。
以挖作填的挖方应随挖随运随填。
雨季开挖路堑挖至路床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季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压实。
⑷融雪季节和暴雨时应安排专职人员和施工队伍在路上进行巡视,及时进行积水疏导和路基防护,保证将暴雨给路基带来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⑸雨季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施工;雨前做好排水系统,加强地基不良地段沉陷的观测。
⑹基坑要设挡水埂,防止地面水流入。
基坑挖好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或垫层,防止被水浸泡。
七. 文明施工措施1、加强对承包人文明施工意识教育,组织学习文明施工条例及有关知识。
2、要求施工队现场人员穿戴整齐,佩带岗位卡,施工现场布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