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课外古诗词诵读》
品味赏析
作者在这首曲子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外古诗词诵读》
背景资料
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夏完淳时年15岁, 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 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其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 次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 上书鲁王,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永 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 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 京。《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 时所作。
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 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
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 粟,采薇而食,饿死。薇,一种野菜。文天祥到了 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整体感知
诗歌大意: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
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作者 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
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 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 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 “首丘”之义的心愿。
《课外古诗词诵读》
这首诗化用杜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 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 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 很熟悉,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 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诗歌大意: 三年抗清斗争东奔西走,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 牢房。 流不尽因大好河山实陷而伤痛之泪,天地广阔 我却无处存身。 已经知道快踏上黄泉之路,想要告别故乡实在 难分难舍。 待我的英魂归来的那天,灵气下面要将故乡河 山看。
《课外古诗词诵读》
品味赏析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抗清事业未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 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 壮志未酬的诗人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
集》《指南录》等。
《课外古诗词诵读》
背景资料
帝昺祥兴二年(1279),南宋最后一个据点 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 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 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北路:指经过梅岭。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
《课外古诗词诵读》
品味赏析
1.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 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至死不渝,以死明志,坚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 的决心。
2.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 战死沙场。
《课外古诗词诵读》
鉴赏评价
《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 律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学习目标
1.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背诵古诗词。 4.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音韵美。 5.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
美情趣。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南安军
文天祥
《课外古诗词诵读》
址在今陕西西安的阿房村。 一炬:指公元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烧阿房宫。 萦纡:回环曲折。 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整体感知
诗歌大意: 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 了,当年的繁华之景,现在在哪里?只见荒草疏落, 凄水回旋弯曲。到现在,那些憾恨已消散于烟雾弥 漫的林间。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赢了 的,都变成一抔黄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一抔黄土。
《课外古诗词诵读》
鉴赏评价
该诗作于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之时, 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绝命诗。在诗中,诗人一方面抱 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 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抒写了亡国之 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课外古诗词诵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字 希孟,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 曲作家,诗、文兼擅。其为官正 直敢言,故遭权贵忌恨,其散曲 多写田园隐逸生活,对社会现实 也有所触及。代表作有《山坡 羊·潼关怀古》,歌曲集有《云 庄休居小乐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别云间
夏完淳
《课外古诗词诵读》
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松 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 抗清英雄。天资聪颖,5岁读经史,7岁能 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14岁随父抗 清。父殉后,他和陈子龙继续亢清,兵败 被俘,英雄就义,年仅17岁。文集有《南 冠草》《续幸存录》等。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
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
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宝祐四
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
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
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兵败被张弘
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
《课外古诗词诵读》
背景资料
《山坡羊·骊山怀古》选自《全元散曲》,是 作者经过骊山,有所感怀而成。天历二年(1329), 张养浩受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上任途中经过潼关、 骊山等地,吊古伤今,用“山坡羊”这一曲牌名写 了一组小令,“骊山怀古”就是其中之一。
《课外古诗词诵读》
检查预习
重点词语解释。 骊山:在现在陕西临潼东南。 阿房:即阿房宫,秦朝宫殿群,规模宏大,建筑华丽。故
《课外古诗词诵读》
检查预习
重点词语解释。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漂泊不定。 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
“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 泉路:黄泉路,指死亡之路。 毅魄:英魂。 灵旗:灵幡,旧时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语意双关,也
暗指战旗。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整体感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