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十大问题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十大问题

从国内外数字出版 发展来看,规模化、 集约化趋势日趋明显 。这不仅体现在海量 的出版资源和高集中 度上,而且只有在用 户数量、访问量都达 到相当大的规模之后 ,数字出版的成功才 是可以预见的。
数字出版产品的平台化比孤立的 数字产品更能够导向成功的商业模 式。传统出版社要想在数字出版领 域有所作为,必须搭建具有一定技 术门槛、拥有特色内容的数字出版
深入分析,可谓战国七雄、硝烟四起,内容提供商、技术提 供商、平台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设备提供商、渠道商和支 付商纷纷参战,电子阅读产业已成一片“红海”。
王者之争,谁能加冕 ?
硬件 提供商
支付 提供商
网络 运营商
渠道 运营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容 提供商
技术 提供商
平台 运营商
2. 产业链条,各自为战
对策
竞争合作、健康和谐、绿色低碳。
7. 文化安全,内忧外患
现状
竞相争抢数字阅读客户,鱼龙混杂原创出版内容 ,眼球效应高于安全意识; 国际大牌侵入,竞争背后,国内企业利益谁人维 护,文化软实力难以体现。
对策
聚合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 打造大船,积极步入国际竞争。
8. 复合人才,千呼万唤
现状
单项人才遍地开花,复合人才凤毛麟角; 培养机制灵活性欠佳,理论实践结合不够; 企业渴求人才迫切,行业重视人才不足;
平台利用。
对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是 传统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第 一步。出版资源只有在数字化 后,才能开发出不同形态的数 字出版产品,实现增值利用。
数字出版成功的关键之一 是要形成可供用户使用的数 字出版产品。因此,在启动 出版资源数字化之始,就要 按照市场的需求,认真规划 ,从而开发出满足互联网时 代需求的数字出版产品。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十大问 题
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失魂落魄, 产业链条,各自为战, 战略定位,空中楼阁, 传统出版,首鼠两端, 版权问题,怨声载道, 统一标准,望眼欲穿, 文化安全,内忧外患, 复合人才,千呼万唤, 商业模式,路在何方, 行业管理,任重道远。
1. 数字出版,失魂落魄
现状
10年数字出版,规模呈50%递增, “数字”大于“出 版”,“技术”牵引“内容”,作者与出版者获益甚微,分 配比例严重失衡;内容是出版灵魂,无论载体与否;失 魂的出版,免不了落魄的结局。
从业者或急功近利,为短期上市目标拼凑题材;或无 所作为、消极观望,等待重组; 出版人认识转变,只听局部“风声”,不见全局“雨点” ;复合人才极度匮乏。
对策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积极参与,勇于跑马圈地; 数字出版四部曲:数字化、产品化、平台化、规模化。
4. 传统出版,首鼠两端
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四部曲
3. 战略定位,空中楼阁
现状
传统出版企业战略定位模糊,抑或CP, 抑或不甘CP,方向不明;
只有战略认识,没有落地办 法,竞争行为盲目。
3. 战略定位,空中楼阁
对策
内容、平台、终端,三位一体、共同发展 (一)平台规划建设
平台
内容
(二)内容资源准备
终端
(三)电子阅读产品
4. 传统出版,首鼠两端
现状
尽快出台“互联网出版管理规定”或管理办法。将电子 书、手机出版、移动阅读等新媒体出版纳入其中。修订《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适应数字出版发展需要, 特别是针对授权方式,应加强可操作性。
6. 统一标准,望眼欲穿
现状
标准不统一、格式不兼容, 成本加大、监管失控、用户失利;
先来者先占有,做大者做标准; 跨部门、跨行业标准博弈初露端倪。
1. 数字出版,失魂落魄
对策
加强内容合作,形成聚合效应;重视出版内容 为核心,力争成为产业的主导,赢得行业发展 话语权。
建立内容联盟,以情感为基础,以 利益为纽带,呈现共赢的结晶。
2. 产业链条,各自为战
数字出版



内容
平台
终端

内容 提供商
技术 提供商
平台 运营商
支付 提供商
硬件 提供商
网络 运营商
6. 统一标准,望眼欲穿
对策
标准建设不要求全责备,找准急需突破口; 行业标准行业做,开放兼容国际化,以我为主。
2010年7月7日,电子书(内容)标准工作项目组启动 2010年8月3日,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技 术委员会在京主持召开了《手机出版标准体系表》行业标准审查会。 2010年内,《手机出版内容质量要求》、《手机出版呈现格式》等 标准计划进入专家评审程序。
渠道 运营商
打通产业链
Amazon
Appl e Google
方正 盛大 中文在线
中国出版集团 上海世纪 四川文轩
中国移动 汉王科技 中国联通
爱国者 金蟾 津科
2. 产业链条,各自为战
现状
简单说,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内容提供、平台运营和终端渠 道三足鼎立、三分天下、一弱两强的格局,内容提供商没有话语 权,运营商和设备商在主导电子阅读产业。
一方面,传统出版单位紧攥内容资源,凭借国家赋予出版单位的 天然垄断地位,在数字时代,却未必能掌握对数字出版的主导权。更 多主体的进入,使整个传统出版产业面临颠覆。
另一方面,数字产品内容严重匮乏,质量参差不齐,遗漏、错误、 甚至低俗内容充斥,缺乏规范出版流程控制下的审核制度。
以现有阅读器内容为例,真正达到万分之三错误率的仅有传统出版 单位推出的产品。
数字出版产业链是围绕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链,在不断创造、完 善、增值的过程,形成产业价值。因此在为终端客户-读者提供便捷 优质服务的同时,不论是上游的作者和出版社,中游的技术解决方 案提供商,还是下游的产品销售商和服务机构,都应该尊重产业链 上其他主体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形成良性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保 证有序的产业发展,提升产业价值,才能达到整体产业的共赢。
5. 版权问题,怨声载道
现状
网络授权纠结不清, 法规缺失纠纷难平, 信息混乱权利人受损。
总暑版权司王自强司长在6月版权工 作座谈会上表述目前国内数字出版版 权问题的现状是:权利人、产业界、 司法部门、版权行政主管部门、领导 、公众6方都不满意。
5. 版权问题,怨声载道
对策
网络信息传播集中授权, 行业出台标准合同范本, 政府搭建公立版权信息平台。
8. 复合人才,千呼万唤
对策
培养捷径:一线从事数字出版工作人员直接进行 数字出版相关知识与业务的培养; 长期战略:高校人才培养结合出版实践学习,采 取学院与企业联合培养方式,使理论联系实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