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课件(8)讲解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一)节流调节 1.出口端节流调节 优缺点:简单、可靠、方便、调节装置初投资很低;节流损
失很大,调节量↑→严重,单向:小于额定流量的方向。
适用场合: 离心式小容量泵与风机采用,并逐渐被代替;轴
流式泵与风机不采用该方式(qV↓→Psh↑→电动机过载)。
H-qV 和Hc-qV →平坦→流量调节范围↑。 注意: 排汽量→泵内汽蚀。为使长期处于低负荷下的凝结
水泵安全运行,在设计制造方面应采用耐汽蚀材料;在运行中,
可考虑同时应用分流调节。
华北电力大学
仅在风机上使用。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三)分流调节
前提条件:n≡C 实施方法: 改变分流管路阀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4-2 泵与风机的运行工况调节
引言 一、非变速调节 二、变速调节 三、并联运行中的运行工况调节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4-2 泵与风机的运行工况调节
引言
1、什么是运行工况调节 泵与风机运行时,其运行工况点需要随着主机负荷的变化 而改变,这种实现泵与风机运行工况点改变的过程称为运行工 况调节。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三)分流调节 适用场合: 为防止在小流量区可能发生汽蚀,锅炉给水泵→ 再循环阀、凝结水泵→旁路阀的阀门开度进行分流调节。 对不采用动叶或变速调节的轴流式水泵,采用分流调节无论 从安全可靠性还是从经济性方面,都比采用节流调节要好。 (四)前导叶调节(风机) 前导叶调节 离 心 式:入口导流器调节
5、串联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3 经济性:对经常串联运行的泵,应使各泵最佳工况点的 流量相等或接近。在选择设备时,按B点选择泵。
4 启动程序(离心泵):启动时,首先必须把两台泵的出 口阀门都关闭,启动第一台,然后开启第一台泵的出口阀门; 在第二台泵出口阀门关闭的情况下再启动第二台。
5 泵的结构强度:由于后一台泵需要承受前一台泵的升压, 故选择泵时,应考虑到两台泵结构强度的不同。
入口导叶调节的离心式风机 调节性能曲线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熟悉并掌握泵与风机串并联运行的目的、特点、运行工况 点的作图方法及联合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并掌握泵与风机非变速调节各种常用调节方式的工作 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2、轴流式或混流式风机的入口静叶调节有哪些调节特性? 为什么比离心风机入口导流器调节具有更高的运行经济性?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本次课作业
4-3,4-4
华北电力大学
返回到课程导航 连接到下一课件 结束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6 串联台数:串联运行要比单机运行的效果差,由于运行 调节复杂, 一般泵限两台串联运行;由于风机串联运行的操作 可靠性差,故一般不采用串联运行方式。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二、泵与风机的并联运行 (以泵为例)
1、什么是并联运行 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向同一压力管 路输送流体时的运行方式。
入口静叶 出口静叶
动叶
工作原理:图解
华北电力大学
入口静叶 调节机构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四)前导叶调节(风机)
2、轴流式和混流式风机的入口静叶调节 工作原理: 与离心式风机轴向导流 器相似。 调节特性: 1 双向: 正预旋→减 小流量。
2 MCR点选在max点, TB点选择在max点的大流量侧。
O
qVB qVM2
qV
不同性能泵串联运行
1 宜适场合:Hc-qV 较陡,H-qV 较平坦。 2 安全性:经常串联运行的泵, 应由qVmaxHg(或Hd) 防 止汽蚀;对于离心泵和轴流泵, 应按Pshmax Pgr 驱动电机不 致过载。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5、并联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3 经济性:对经常并联运行的泵,为保证并联泵运行时都 在高效区工作,应使各泵最佳工况点的流量相等或接近。在选 择设备时,按B点选择泵。
4 并联台数:从并联数量来看,台数愈多并联后所能增加 的流量越少,即每台泵输送的流量减少,故并联台数过多并不 经济。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四)前导叶调节(风机) 适用场合:目前,离心式风机普遍采用这种调节方式。对于 大型机组离心式送、引风机,由于调节范围大,可采用入口导叶 和双速电机的联合调节方式,以使得在整个调节范围内都具有较 高的调节经济性。
2、轴流式和混流式风机的入口静叶调节 入口静叶结构:
2、并联运行的目的 一般来说,并联运行的主要目的包 括:增大流量;台数调节;一台设备故障时,启动备用设备。
3、并联运行的特点 并联各泵所产生的扬程均相等;而 并联后的总流量为并联各泵所输送的流量之和。即:
H Hi (若将H改为p,则适用于风机)
n
qV qVi i 1
泵并联后的性能曲线的作法:把并联各泵的性能曲线H-qV 上同一扬程点的流量值相加。
100%机组额定负 荷流量工况点
安全流量的 最大流量点
负预旋调节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四)前导叶调节(风机) 2、轴流式和混流式风机的入口静叶调节 经济性及其适用场合:
比只能作正预旋调节的 离心风机入口导流器调节具 有更高的运行经济性。
故国内火力发电厂的锅 炉引风机有不少均采用了入 口静叶调节的子午加速轴流 式风机。
节流→风机内部局部阻力损失和冲击损失 经济性:和出口节流相比,分析计算表明:4-73型锅炉送、 引风机, 当调节流量在60%~90%qV max时, 功率节约:轴向导流 器约15%~24%;简易导流器约8%~13%。 优点:构造简单、装置尺寸小、运行可靠和维护管理简便、 初投资低。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2、调节方式分类 非变速调节和变速调节 3、主要内容 常用调节方式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合;典型并联 运行工况调节。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一、非变速调节
常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节流调节、离心泵的汽蚀调节、
分流调节、离心式和轴流式风机的前导叶调节、混流式和轴
轴(混)流式:入 口 静 叶调节 1、离心式风机的入口导叶调节 常用导流器结构:
(a)轴向导流器 (b)简易导流器 (c)斜叶式导流器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四)前导叶调节(风机)
工作原理: pT=(u22u-u11u)
导流器的作用: 正预旋→1u 和2u→ pT
qV ∑hEO-qVⅠ
不同性能泵并联运行
1 宜适场合:Hc-qV较平坦,H-qV 较陡。 2 安全性:经常并联运行的泵, 应由qVmaxHg(或Hd) 防 止汽蚀;对于离心泵和轴流泵, 应按Pshmax Pgr 驱动电机不 致过载。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qV qVi
(忽略泄漏流量)
泵串联后的性能曲线的作法:把串联各泵的性能曲线H-qV
上同一流量点的扬程值相加。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4、串联运行工况点
HⅢ
ⅠⅡ C
Hc-qV M
B H-qV
HⅢ
Ⅱ
M1
Ⅰ BⅡ M2
BⅠ
O
qV
同性能泵串联运行
5、串联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汽蚀调节
什么是汽蚀调节: 泵出口调节阀全 Ⅰ Ⅰ
ⅡⅡ
开,负荷变化→凝汽
器热井中水位变化→
H A
Ⅱ
Ⅰ
M1 M2
Hc-qV M
H-qV
qVM1 qVM2
qVM qV
汽蚀→凝结水泵输出流量,使之与汽轮机排汽量达到自动平衡。 工作原理: 图解 适用场合: 汽蚀调节方式一般多在中小型火力发电厂的凝结
水泵上采用,而大型机组则不宜采用汽蚀调节。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4、并联运行工况点
H(m)
H
O EF
M Hc-qV
B C
H-qV
Hst
O
qVB qVC qVM qV
O
同性能泵并联运行
5、并联运行时应注意的问题
B2
B1
M HC-qV
B 2
Ⅱ B 1
Ⅰ Ⅰ (H-qV)b
Ⅱ
∑hFO-qVⅡ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泵与风机
主 编:安连锁 课件制作:吕玉坤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
§4 泵与风机的运行、调节及选择
§4-1 泵与风机的串联、并联运行
引言 一、泵与风机的串联运行 二、泵与风机的并联运行
华北电力大学
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课程组
泵与风机 Pumps and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