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立光伏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管理制度初稿附加说明:拟制部门:生产部归属管理部门:批准:批准时间:实施时间:目录一、生产调度管理制度二、生产调度职责三、生产调度会议制度四、生产调度班前会议制度五、生产工艺指标管理程序六、生产事故管理制度七、交接班管理制度八、巡回检查管理制度九、公司清洁文明管理制度生产调度管理制度1 目的为稳定生产,规范管理,明确责任,精心调度,加强联系统一指挥,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车间及生产管理部室的调度管理。
3 制度内容3.1凡调度下达的各项生产指令,各相关单位应无条件执行,各车间及班组必须服从调度指挥,各行其事的罚款50元/次。
3.2无故拖延或拒不执行调度指令的,每发生一次,对责任人及班长各罚款50元,造成损失或事故者另行处理。
3.3凡影响化工生产的检修,必须经总调批准。
3.4涉及生产生活用水、用电的检修,必须提前一天报生产部批准后方可检修,未经批准罚款50元/次,各单位无权停水、停电检修。
3.5启动高压设备必须向调度申请,得到调度同意启动命令后方可启动,高压设备启动后,设备单位应及时将设备运行情况向调度汇报,若因某种原因没有启动也应将信息即时反馈给调度。
不汇报不反馈的罚款20元/次3.6对于未经调度允许而启动高压设备的一律按事故进行责任追究。
造成事故的按事故管理规定处理。
3.7紧急情况下,调度有权调集人力、物力、车辆等,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对不服从调度令造成损失的责任人一律罚款100元/次后再进行责任追究。
3.8调度员拨打干部及管理人员手机时,干部及管理人员必须接听,如确有原因不能接听或没有接听的,必须在半小时内向调度回复说明情况,否则进行责任追究并扣责任人50元。
生产系统干部和管理人员不准关闭手机,确保24小时畅通,关机一次进行责任追究并处罚30元。
3.9调度要求干部及管理人员落实安排的事情,相关人员必须将有关信息反馈给调度。
无反馈的处罚20元/次。
3.10值班仪表工、电气工到现场处理问题因而值班室无人的,事先必须告知调度并留下手机号码,以便于调度联系,对于不打招呼造成紧急情况联系不上的将罚款20元/次。
生产调度岗位工作职责一、调度平衡管理:1 组织落实公司领导、部门工作安排;2、协调平衡各车间的生产与沟通、协调各职能部室间沟通;规范调度纪律,落实公司各项文件指令上传下达。
二、生产信息化管理:1、负责安排对各类生产信息及异情信息的收集,及时跟公司领导反馈并进行跟踪落实;2、负责及时将各位领导的指示、要求以及生产指令进行传达、跟踪和落实;3、负责给公司领导及时发送各类生产短信及异情短信的;4、负责收集各车间干部及员工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5、按要求及时填写各类纸板或电子版报表。
三、成本指标的控制:1、负责安排传达各类产品的产量及消耗目标,每小时对不达标产品产量消耗进行分析并督促查找原因予以调整,对班产量消耗未达标要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分析会并制定措施。
2、及时发现不规范操作而进行纠正;3、及时发现工艺指标的异常波动而有遇见性的进行调整,避免工况的恶化;4、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济运行。
四、调度室会议管理:1、按时组织调度室班前、班后分析会以及事故分析会,对产量、消耗不达标以及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或奖励);2、按时参加领导要求的各种会议。
五、应急管理、异情处臵:1、及时参加公司各种应急预案演练;2、异常情况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3、及时参与、组织生产区各类重大异情的处臵工作以及一般异情的监控工作;4、对影响产量消耗达10%或10%以上的异情必须及时到现场协助、督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5、及时对异情进行处臵,最大限度减小生产波动,确保公司效益最大化。
六、检修及开停车的管理:1、负责协助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检修负荷调整及工艺调整;2、负责现场检修督促、跟踪、检查及反馈工作,对延时或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联系并反馈给公司领导;3、负责开停车的组织和执行工作。
确保计划检修按时完成,确保非计划检修受控,确保开停车按计划完成。
七、公用工程管理:1、当班调度负责安排监控一次水、脱盐水、蒸汽、高低压配电室及配套设施、电缆、光纤、仪表空气等公用工程的运行状况;2、积极与相关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协调,督促并配合相关故障的处理。
协助、督促公用工程的计量完善和准确,对异常情况要及时反馈。
八、现场管理:根据生产情况对现场和相关岗位进行检查,保证正常的劳动纪律。
生产调度会制度1 目的为了保证会议效果,提高会议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车间及生产管理部室的调度管理。
3 制度内容3.1会议时间和地点每周二和周五下午17点在办公大楼二楼大会议室。
3.2参会人员公司领导、各部室及各车间负责人3.3会议议程3.3.1 各车间负责人针对本车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由公司领导点评并协调;3.3.2 各车间负责人对必要问题在会上进行通报,总结前期生产、安全、设备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作出整改措施。
提出后期工作重点、难点及需协调工作;3.3.3 公司领导总结近期工作完成情况,下达公司各项指令,并布臵后期工作任务。
3.4会议纪律3.4.1 准时参会并签到,有事须提前请假,经公司领导审批后报会议记录人备案。
3.4.2 会场必须保持安静,严禁会期私下讨论。
3.4.3 各车间负责人会中手机调至“振动”状态,会前安排好工作,会中不得随意打接电话。
3.4.4 各车间负责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公司会议,必须另安排人参加。
3.5 考核办法3.5.1 调度会迟到罚款20元/次,旷会罚款50元/次。
3.5.2 会中私下讨论罚款50元/人次,大声喧哗论罚款100元/次。
3.5.3 会中手机响铃罚款20元/次,接听手机30元/次。
3.5.4 会上顶撞公司领导的罚款100元/次。
生产调度班前会管理制度1 目的为及时全面地将生产信息及要求传达到班组、岗位,落实调度会精神,确保生产连续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一车间、二车间、四车间、五车间、六车间、锅炉车间、公用工程。
3 制度内容3.1会议时间:夜班23:40,白班7:40,中班15:40。
3.2会议地点:生产部会议室3.3主持人:当班调度员3.4参会人员:各车间当班运行班长。
3.5会议内容3.5.1讲评上一班生产情况,分析产量、消耗、质量情况。
3.5.2说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强调有关生产劳动纪律及其他生产管理制度。
传达落实调度会精神,阐明生产工艺中的调整情况。
3.6 考核办法3.6.1班前会迟到罚款10元/次,无部门领导证明,旷班前会罚款20元/次。
3.6.2班前会强调注意事项,未传达到班组成员,未造成较大影响的处罚20元,造成较大影响的,将对其进行责任追究。
生产工艺指标管理程序概念:实现工艺指标合格率≥95%。
1 生产管理及工艺指标管理思想生产管理思想:管生产就是管工艺指标。
2 分级管理:分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等三级,下一级工艺指标报表内容须包含上一级工艺指标内容,确保层层受控。
2.1公司级工艺指标为公司层面重点关注的工艺指标。
涉及生产稳定和工艺最优化操作等,由生产部进行监控。
2.2车间级指标为车间重点关注的工艺指标。
2.4班组级指标为班组内各岗位重点关注的工艺指标,形成《记录报表》。
3 日常监控管理3.1公司级工艺指标日常监控管理3.1.1公司级工艺指标由生产部每天填写审核,不合格项报相关领导。
3.1.2公司级工艺指标连续三次或一个月内累计五次不合格,对该车间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罚款10元/次3.1.3公司级工艺指标连续五次或一个月内累计十次不合格由生产部下发整改通知书后仍未改进,视具体情况对当事人进行责任追究。
3.1.4车间工艺指标需统计当日合格率和月累计合格率,不达标的工艺指标须注明原因。
3.2.4生产部每月对车间工艺指标审核一次,结果纳入车间负责人考评中。
4 台帐管理4.1岗位操作日报表和交接班簿应保持整洁,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晰,用仿宋体书写,不得写与生产无关的内容,严禁撕毁或挪作他用,各种报表必须按时填写,不得提前和推迟填写。
否则罚款10元/次。
4.2生产部统计员每日上午回收各车间前一天的操作报表,妥善保管,月底装订成册,建档保存,保存期为三年。
每月2日前回收上一个月交接班本(记事簿),建档留存,保存期三年。
延误或遗失罚款20元/次。
4.3车间每月2日前上交月度工艺指标总结到生产部进行存档,内容包括连续五次和月累计十次不合格的工艺指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及各工艺指标月合格率的统计分析及车间工艺指标运行情况。
生产事故管理制度1 目的为进一步落实生产事故“五不放过”安全生产管理理想,和严厉管理的生产管理理念,规范停车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 事故定义3.1外部因素:指因为公司外部原因导致停车事故的因素。
3.2内部因素:指因为公司内部原因导致停车事故的因素。
3.3非计划停车:指各车间未经请示或请示未批准发生的停车。
3.4事故定义3.4.1一般事故:系统停车影响日产量30%(含)以下的事故。
3.4.2较大事故:系统停车影响日产量30%-100%(含)的事故。
3.4.3重大事故:系统停车影响日产量100%以上的事故。
4 上报4.1生产系统中,凡发生影响安全、环保、产量、质量、消耗的不正常情况、事故,发生车间或岗位迅速报生产调度室,生产调度及时报告生产管理部门及公司有关领导。
工艺类事故由生产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电仪类事故、设备类事故由设备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
质量事故质检组织进行事故调查。
4.2事故发生后,所在车间必须有负责人在现场协调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再次发生。
4.3事故发生后,所在车间应迅速保护好事故现场,各项原始记录确保完好,以便搞好事故调查。
4.4一般性事故发生后,一天内责任单位组织好相关人员本着“五不放过”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事故经过,措施及处理结果书面二天内报生产管理部门。
4.5较大事故和责任车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故,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安排事故分析会地点、时间、人员,本着“五不放过”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
4.6事故分析会,责任单位须在二天内将事故报告书交生产管理部门。
4.7针对事故制定的防范措施,单位需在最短时间内传达到相关人员,并迅速组织落实,将每一措施落实情况信息反馈至生产管理部门。
4.8各单位要建立事故台帐,整理存档,作为职工教育的内容,4.9生产管理部门要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将防范措施迅速落实,让责任人和有关人员受到教育,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5 生产系统停车事故考核根据事故实际状况由公司总经理对事故车间员工和负责人进行处罚。
交接班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为规范交接班内容,特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