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给儿子的一封信教学目标1、.扎实掌握蹂躏.涅槃.鸡皮鹤发.瘦骨嶙峋倚马万言等词语的含义2、了解文章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3、品味富含哲理,含义隽永的语言4、;感受亲情的伟大.朴实,感受父辈对子女的拳拳之心.从而激起对父母等亲人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信中饱含的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教学难点:赏析有关精彩语句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不但给了我们无私的爱,还传授给我们他们在几十年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有这样一个比喻:父亲象一张弓,积蓄了一生的力量,也要把儿子射出大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刘亚洲将军,读一读他给儿子写的一封信,让我们从中感受父辈对自己子女的拳拳之心。
(板书课题,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共同明确一下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点难点)。
二、下面检查一下咱大家预习的情况1、作者简介刘亚洲,1952年10月出生,安徽宿县人。
1968年参军,1972年入武汉大学英文系学习,1974年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长篇小说《陈胜》于1977年出版。
大学毕业后到空军联络部工作,空军中将军衔..著有长篇小说<陈胜><两代风流>,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等. 《两代风流》获第四届解放军八一文艺奖,《恶魔导演的战争》获全国第二届报告文学奖。
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
2.写作背景介绍:这封书信原来有个题记:“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遂作。
”学校组织“进入十四岁”仪式才让作者意识到“十四岁”也是“人生的一个台阶”。
进而联想到在这个人生的台阶上,有人胸有大志,有人失足,进了劳教所。
作者在这个重要关口给儿子写这封信,是企盼儿子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打造生命辉煌的篇章。
三、初读感知1.字音字形瞟(piǎo)呛(qiāng )谄(chǎn)媚作(zuî)践(jian)蹂(rïu)躏(lìn)瘦骨嶙(lín)峋(xún)宰相(zǎi )悸动(jì)锐减(ruì)希冀(jì)咆哮(páo xiāo)熟稔(rèn )疮痍(chuāng yí)羞愧(kuì)2、解释下列词语:[倚马万言] 晋恒温领兵北征,命令袁虎靠着马拟公文,袁虎一会儿就写成七张纸,而且写得很好。
(见《世说新语•文学》)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锐减] 急剧减少。
[悸动] 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谄(chǎn)媚] 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作(zuî)践(jian)] 糟蹋。
[取悦] 取得别人的喜欢;讨好。
[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蹂(rïu)躏(lìn)] 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瘦骨嶙(lín)峋(xún)] 形容人十分瘦。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父亲写给十四岁的儿子的信。
父亲凝重起笔,首先赞扬儿子修身做人的良好品德,又针对儿子的弱点提出了希望。
文中洋溢着浓厚的父子之情,寄托着父亲的殷切希望。
主要有哪几种情感?赞许、欣赏之情;希望、渴盼之情。
4.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四、研读课文1、这篇文章是紧扣什么问题来写的?请你画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图。
这篇文章紧紧围绕对十四岁儿子的评价和希望来写。
给儿子的一封信:一、(1段):感叹十四岁是人生中一个台阶二、(2—3):欣赏儿子的优点:心地善良诚实具有平民思想。
(父亲首先肯定了儿子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对大自然,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
决不干些弄虚作假的事。
父亲认为儿子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平民思想。
比如对胡同特别感兴趣,不喜欢搞特殊化,对家庭和附加于家庭上的东西没兴趣。
)三、(4---6):对儿子提出希望:应有博大的胸怀要有铁一般的意志。
(父亲又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
要豁达,要跨跃心理的雄关,要征服自己,不要纠缠于一些小事。
二是要有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针对儿子小事尚可,中事不够,大事更不够提出来的,希望儿子成为能办大事的坚强者。
)这两点希望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希望儿子不断完善自我,这也是对我们广大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2、信中举了哪些事例,举出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1)、在信的开头,为了激励儿子积极进取,举了“我和你妈妈”“你爷爷”“你外公”十五、六岁就参军的事例,还有甘罗,刘胡兰的事迹。
举这些事例,希望儿子从小胸怀大志,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有此可以看出父亲的良苦用心。
(2)、为了说明儿子心地善良,作者举了儿子四岁时见别人摘花而生气。
因砍树镜头而心疼。
不肯打乱飞的蛾。
直到今天为保护海洋生物仍不吃海鲜。
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十分关注,对十年前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在叙述中父亲如数家珍,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突出表现了儿子的善良、淳朴。
事情虽小,却能反映出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
(3)举儿子对胡同文化特别感兴趣,不搞特殊化,不炫耀自己的家庭。
这些事例表现了儿子具有平民思想。
在儿子的诸多优点中,作者特别珍视这个优点,作者认为平民思想是现代化和现代政治最重要的灵魂。
(4)、用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事例告诫儿子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应有博大的胸襟,能拿得起放得下。
在人生道路上不怕遭受挫折,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5)红九军军长孙玉清之妻的催人泪下的事迹,说明要办成一件事,必须有铁一般的意志。
3、文中有很多可以做为名言警句的句子,请摘录你喜欢的,并说说你的理解。
1、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人生之旅。
(这句话意在说明什么?)这句话先打比方说树叶没有一模一样的,引出人生也是各不相同的。
2、你最大的特点是心地善良,这种善良是与生俱来的。
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
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两句话?人心如海,深而难测;世事如烟,迷离难辨。
而儿子心中的那片净土,纯净无染,其中珍藏着最美好的品质-----善良。
这两句首先概括了儿子的闪光点之----善良,继而以三个比喻句对比写出拥有这种品格的难能可贵,充满对儿子的赞许之情,并作为中心句领起了这段文字的内容。
3、十四过了,就奔十八;十八过了,就奔三十;三十过了,就如江河一泻千里。
(这段话是什么句式?)这段话运用排比句式,指出时间的宝贵,启发儿子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抓住分分秒秒。
4、黎明前最黑暗。
胜利前最绝望。
成功前最渺茫。
坚持住,你就会迎来黎明,迎来胜利,迎来成功。
(仔细体会这句话的含意。
)这句话言简意赅,富含哲理,饱含作者对儿子的鼓励之情,运用了排比句式,说明成功来之不易。
只有那些意志坚强,坚持不懈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5、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先做自己,再做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身体、感受和生活方式,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做人理所当然地要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一个人的精彩。
“再做别人”指当你听从了父母的教诲和吩咐,当你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你的身上就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他人的影子。
而且,一个人也不可能纯粹地为自己而活着,你得考虑你周围的人,你常常会为他们而活着,这些都表明:你是在“做别人”。
6、聪明是一种才富,意志是更大的财富。
人生中有很多很多的财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聪明的廪赋常常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财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的重要因素。
但后天的许多品质往往比聪明更有用,更让人倾心追求,比如:坚强的意志。
它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牢记的,它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很多人都认为:坚强的意志是人生的支柱,它能克服人的种种惰性,是比聪明更重要的财富。
材料链接:一位失意的年轻人向一位哲人请教成功的秘密。
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
”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的壳便碎了。
剩下了花生仁。
然后,哲人教他再搓搓它,结果,红色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
哲人教他再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着做了。
可是,不论他如何用力,却怎么也捏不碎这粒花生仁。
哲人同样教他再搓搓它,结果仍是徒劳无功。
最后,哲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拥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哲人的话的确耐人寻味。
很多人一时间失意了,受到挫折了,或是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就心灰了,志穷了。
有的,还怨天尤人,愤世不公,却很少想过是否给自己打造了一颗坚强不屈的心。
如果一个人连一颗敢于面对重重磨砺和困难的心都没有,那么还有 j睡会赋予你成功的希望呢?坚强的心并非与生俱来,它是在一次次痛苦的磨砺中造就。
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希望同学们都能体会到坚强的意志是比聪明更重要的财富,愿同学们都能拥有一颗颗坚强的心。
五、畅所欲言这是一封父亲写给儿子的信,饱含父亲对儿子的舐犊情深和殷切期许。
作为胖胖的同龄人,你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有哪些收获呢,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A、这封信体现了作者和儿子之间深厚的父子之情,也表现了两代人之间没有代沟,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
B、信中,作者以自己的成长过程及祖辈的坎坷经历,对儿子进行教育,在叙述中时常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给儿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C、信中赞扬了儿子的优点:一是“心地善良”,一是“具有平民思想”,谈儿子“心地善良”,列举了他对大自然充满爱心的事实,同时称赞他诚实,不说谎。
谈儿子的“平民思想”,写他喜欢去平民居住的胡同,不以高干子女自居,儿时坐小汽车到学校感到特殊化,“宛如做了亏心事”,有时在街上拾起别人扔的废纸扔进垃圾筒。
事情虽小,却反映出一个人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些事例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父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给儿子一种无形的鞭策和鼓励。
D、信中再举邓小平爷爷的三落三起的事例,说明一个革命者应具有博大的胸怀,在人生道路上,不怕遭受挫折,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伟业。
信中还以红九军军长孙玉清之妻的催人泪下的事迹,说明要办成一件事,必须有铁一般的意志。
E、信中以正面教育和鼓励为主,即使批评,语气也很委婉,以易于下一代接受。
六、课堂小结本文表达了父辈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在字里行间我们真切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呢?七、布置作业雨果说过,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结合作者对儿子的希冀,谈谈你自己应怎样培养博大的胸怀。
(此题为开放题,应谈个人的真实想法,同学们不必强求一致。
)板书设计:给儿子的一封信刘亚洲一、(1段):感叹十四岁是人生中一个台阶二、(2—3):欣赏儿子的优点:心地善良诚实具有平民思想。
三、(4---6):父亲:对儿子又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应有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