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胎座:子房室内心皮腹缝线处或中轴处着生胚珠,胚珠着生的位置称胎座。

2.边缘胎座式:单雌蕊1心皮1室、胚珠沿腹缝线着生的是~。

3.中轴胎座式:合生雌蕊多室子房、胚珠着生在中轴上的是~。

4.侧膜胎座式:合生雌蕊心皮边缘愈合形成1室子房、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的为~。

5.特立中央胎座式:多室子房纵隔消失,胚珠生于中央轴上的是~。

6.全面胎座式:睡莲的胚珠着生在子房室的各个面上,是一种原始的胎座类型,称~。

7.杂性同株:两性花与单性花共同生于同一植株上的为~。

8.雄性生殖单位:被子植物在精细胞与营养核之间和一对精细胞之间存在物理上的连接和结构上的连接,这种结构单位成为雄性生殖单位.9.雌性生殖单位:在卵细胞、助细胞与中央细胞交界处缺少细胞壁,三者在结构与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称~。

10.花序:被子植物的花是多朵花按一定规律排列在一总花柄上,称为~。

11.有限花序:也称聚伞花序,花轴上小花开放的顺序是从上向下或由内向外依次开放。

即花序轴的顶芽首先形成花芽,然后下方侧芽发育称花芽,再由此花芽下方的侧芽发育成为花芽,如此反复。

12.无限花序:在开花期间其花序轴可继续生长,不断产生新的小花,开花的顺序是在花序轴基部由下向上或由边缘向中间陆续进行。

13.复合花序:14.分泌绒毡层(腺质绒毡层):又称腺质绒毡层,整个发育过程没有细胞的破坏,通过内切向壁向花粉囊内分泌各种物质,至花粉成熟时细胞在原位解体,是被子植物中最常见的发育方式,如百合。

15.变形绒毡层:又称周缘质团绒毡层,它在发育过程中较早地发生内切向壁和径向壁的破坏,原生质体逸出进入花粉囊中,彼此融合形成多核的原生质团,分布在花粉之间,当花粉完全成熟时被吸收,如棉。

16.珠心:17.合点:珠被、珠心、珠柄汇合的区域称合点。

18.单孢子胚囊:由1个大孢子发育形成的一种被子植物的胚囊类型。

19.四孢子胚囊:一些植物的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细胞壁的形成,4个单倍体的大孢子核都参与胚囊的发育,这种由4个大孢子核发育形成胚囊的类型称为~。

20.卵器:21.传粉:由花粉囊散出的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柱头上,称为~。

22.虫媒花:以昆虫作为传粉的载体。

23.风媒花:风媒花的花粉散放后随风飘散,随机地落到雌蕊的柱头上。

24.同被花:有些植物没有萼片和花瓣的分化,称~。

25.自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称~。

26.异花传粉:花粉落在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或同种植物不同植株的花的柱头上,称~。

27.珠孔受精:大多数植物的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并直接进入在珠孔端的胚囊,这种花粉管进入胚珠的方式称~。

28.合点受精:有些植物,如核桃的花粉管是从合点端进入胚珠,然后沿珠被继续生长至珠孔端进入胚囊,称~。

29.中部受精:少数植物,如南瓜的花粉管从胚珠的中部进入胚珠,同样沿珠被继续生长至珠孔端进入胚囊,称~。

30.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中释放出来的2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的现象。

31.孤雌生殖:正常发育的胚囊中的卵细胞不经受精发育成单倍体的胚,称单倍子~。

32.无融合生殖:正常情况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的融合,以发育成胚,但在有些植物里,不经过精卵融合,也能直接发育成胚,这类现象称为无融合生殖.33.聚药雄蕊:花丝分离而花药互相联合的雄蕊.34.丝状器:助细胞的珠孔端有丝状的结构,称为丝状器。

它是由细胞壁的内突生长形成的,因而助细胞具有传递细胞的特点。

35.多胚现象:有的植物种子中有一个以上的胚,即多胚现象。

36.简单多胚现象:37.裂生多胚现象:38.心皮:组成雌蕊的单位称心皮,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39.生活史:植物体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了该阶段的现象称为~。

40.世代交替: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或无性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阶段(或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有规律的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之为世代交替。

41.四强雄蕊:在十字花科等科中,雄蕊为6枚,其中外轮2个短,内轮4个长,这样的排布方式称为四强雄蕊。

42.二强雄蕊:唇形科和玄参科植物的花有四枚雄蕊,2枚较长,2枚较短,称~。

43.合蕊柱:44.雄性不育:个别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粉、花药不能正常的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

45.三细胞型花粉粒:30%的被子植物的花粉含3个细胞,称~。

46.二细胞型花粉粒:在传粉阶段,大约70%的被子植物的花粉仅有2个细胞构成。

47.外胚乳:少数植物的珠心组织始终存在,并发育成为贮藏组织,称~。

48.聚花果:有些植物的整个花序一同发育形成果实,称聚花果,也称复果,如菠萝。

49.聚合果:离生雌蕊的每1枚雌蕊形成1个小果,这样1朵花内有多枚小果聚合而成,称聚合果,如草莓。

50.四分体:最初形成的四个小孢子结合在一起,称为四分体。

51.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和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52.沼生目型胚乳:是介于核型胚乳与细胞型胚乳的中间发育类型。

53.单性结实:有些植物的子房可以在未经过受精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这种现象叫~。

54.无配子生殖:助细胞或返足细胞直接发育形成胚,称单倍体~。

55.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56.双名法:指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

57.花图式: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花的横剖面简图,借以说明花的各部分数目、排列位置、离合情况、排列情况和胎座类型等。

58.花程式:是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花的各部分特征,即花各部分的组成、数目以及子房的位置和构成等。

59.检索表:是用来鉴定植物、认识植物种类的工具。

60.无孢子生殖:珠心细胞可以直接发育形成二倍体的胚囊,这个过程由于没有孢子的形成,又称~。

61.壳斗:总苞在果时发育为木质的杯状或囊状,称为~。

62.二体雄蕊:花丝联合成两束称~。

二、填空1.花药壁自外向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

2.异花传粉根据媒介不同分为风媒花、虫媒花、鸟媒花和水媒花。

3 胚乳的发育分为核型、细胞型、和沼生目型型。

4.菊科植物的雄蕊多为聚药雄蕊。

5.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五部分。

6. 根据果皮的情况可把果实分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

7. 根据大孢子母细胞的发育方式不同可以把胚囊发育分为单孢型,四孢型和双孢型。

8.根据胚珠在珠柄上着生方式,胚珠通常被分为直生、横生、倒生、弯生、拳卷类型。

9.在花程式中,K、C、A、G分别代表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10.在小麦胚的发育过程中,合子的第一、第二次的分裂均为斜向分裂,在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合子的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产生基细胞和顶端细胞,其中顶端细胞以后经过二次纵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球体简称原胚(球状胚体)。

11.常见的胎座类型有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顶生胎座、基生胎座和全面(片状)胎座。

12.绒毡层根据其解体过程的形态变化可分为分泌(腺质)和变形绒毡层。

13.无融合生殖包括减数胚囊的无融合生殖、未减数胚囊的无融合生殖和不定胚。

三、画图题1.百合花图式、豌豆花图式2.中轴式胎座(横切)、特立中央胎座(横切)、边缘胎座(横切)4.蝎尾状聚伞花序(注明开花次序)、螺旋状聚伞花序(注明开花次序)、伞房花序(注明开花次序)、伞形花序(注明开花次序)5.不等型气孔器、平列型气孔器、横列型气孔器、无规则型气孔器6.杯状花托7.子房上位周位花四、问答题:1 试述花各部分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演化规律。

一.数目的变化,从多而无定数到少而有定数.二.排列方式的变化,较原始类型的螺旋排列至轮状或圆周排列.三.对称性变化,辐射对称的整齐花和两侧对称的不整齐花.前者是原始的,后者是进化的.四.子房位置的变化.子房上位的下位花,子房上位的周位花,子房下位的上位花,子房半下位的周位花.2 试述双受精过程及其重要意义。

花粉落到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经过花柱进入子房,直达胚珠,然后伸向胚囊.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中,接着发生精子和卵细胞以及精子和2极核的融合.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这就是双受精.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使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精卵结合,把父母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受精极核发展成的3倍体胚乳,作为新生一代胚期的养料,可以为巩固和发展这一特点提供物质条件.3 列表比较典型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4 试述大多数植物胚囊发育过程(从大孢子母细胞开始)及其形成各部结构。

大多数植物胚囊的发育是单孢型的。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呈直线排列,其中合点端的一个细胞发育,体积增大,其余三个都退化。

这个增大的大孢子也称单核胚囊。

大孢子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细胞核有丝分裂三次,不发生胞质分裂,经2核、4核与8个游离核阶段,然后产生细胞壁,发育成成熟胚囊。

在8个游离核阶段,胚囊两端最初各有4个游离核。

以后各端都有1个核向中部移动,当细胞壁形成时,成为一个大的细胞称中央细胞,其中有2个核成为极核,珠孔端所余的3个核,其周围的胞质中产生细胞壁,形成3个细胞,其中一个是卵,另两个是助细胞,由卵和助细胞组成卵器。

合点端的3个核周围的胞质也产生细胞壁,形成3个反足细胞。

这样就形成了具有7个细胞8个核的成熟胚囊,即雌配子体。

5被子植物有哪些一般特征?为什么它能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繁茂的类群?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

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

花的各部在数量上、形态上极其多样的变化,是适应不同的环境的结果。

(2)具雌蕊。

由心皮所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3部分。

胚珠包在子房内,得到子房的保护。

子房形成的果实对于保护种子成熟,帮助种子散布起着重要作用。

(3)具有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使新植物体内矛盾增大,因而具有更强的生活力。

(4)孢子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植物更完善、多样,对环境适应性进一步加强。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被子植物雄配子体为成熟花粉粒,雌配子体为成熟胚囊,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具有生物学上的进化的意义。

6 为什么说木兰科植物是一类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1个科,其原始性表现在木本,单叶,全缘,羽状脉,虫媒花,花常单生,花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