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道图(流水)施工进度计划
由上图可知,流水施工吸收了依次施工和平行施工的优点, 克服前两种施工组织中的不足之处。 1、流水施工能合理地、充分地利用工作面,争取时间, 加速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可使拟 建工程项目尽早竣工,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 2、人力、机具、设备资源消耗均衡,临时设施减少,从 而降低了工程费用; 3、施工队组连续性、节奏性和专业化施工可使工程质量 相应提高; 4、有利于机械设备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合理安排。
1
2 1
3
4
回 填
1 0
2
3
4
每天工 1 1 2 3 3 3 1 1 1 2 3 3 3 1 1 1 2 3 3 3 1 1 1 2 3 3 3 1 地人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依次施工(按施工段)
施 工 过 程 挖 土 垫 层 基 础
流水施工(施工过程部分间断)
施 工 过 程
班组 人数
施 工 进 度 (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
基 槽 挖 土
混凝土 垫 层 钢筋砼 基 础 基础回 填土
10
20 30 10
1
2 1
3 3
4
2
1
4 3
2
4
1
3 2
4
流水施工(施工过程部分间断)
施 工 过 程 挖 土 垫 层 基 础
班 组 人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数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施工进度(d)
1 0 2 0 3 0
1 1
2 2
3 3
4 4
3)每个施工过程组织独立的施工班组 在一个流水分部中,每个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独立的施工 班组,其形式可以是专业班组,也可以是混合班组,这样 可使每个施工班组按施工顺序,依次地、连续地、均衡地 从一个施工段转移到另一个施工段进行相同的操作。 4)主要施工过程必须连续、均衡地施工。 主要施工过程是指工程量较大,作业时间较长的施工过程。 对于主要施工过程必须连续、均衡地施工,避免因等待前一 施工过程的完成而出现作业等待造成窝工损失和出现资源 需要量较大的起伏;对其它次要施工过程,可考虑与相邻 的施工过程合并。如不能合并,为缩短工期,可安排间断 施工。(分析见后面两个图) 5)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不同施工过程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工作时间上有搭接和工 作空间有搭接。在有工作面的条件下,除必要的技术和组 织间歇时间外,应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120 120 120 40
特点: 1、工期短,充分利用工作面;2、专业工作队数目成倍增 加,现场临时设施增加,物资的消耗集中,管理困难;3、 一般适用于工期要求紧、大规模的建筑群。总工期T=∑ti =7d。
3、流水施工 每个施工过程的施工班组从第一个工程对象开始,连续地、 均衡地、有节奏地一个接一个,直至完成最后一个工程对 象的施工任务。不同的施工过程,按照工程对象的施工工 艺要求先后相继投入施工,并且尽可能相互搭接平行施工。
具体可分为制备类、运输类、砌筑安装类施工过程。 制备类 砂浆、砼、构配件的制备过程 不占空间,不影响 总工期、不列入施 工进度计划
建材、构配件、设备运至仓库 一般不占空间,不 或施工现场 影响总工期、不列 入施工进度计划
(例外:随吊随运)
运输类
砌筑安 装类
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 有占空间,影响总 程、装修、安装工程 工期、必须列入施 工进度计划
依次施工(按施工过程)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依次施工每天投入施工的班组只有一 个,现场劳动力较少,机具、设备使用不很集中,材料供 应单一,施工现场管理简单,便于组织和安排。按幢依次 施工能较早地完成一幢房屋基础的施工任务,为上部主体 结构开始施工创造工作面,但各施工班组的施工时间都是 间断的,各班组施工及材料供应无法保持连续和均衡,工 人有窝工的情况。 按施工过程依次施工,各班组能连续施工,但完成每幢房 屋的基础工程时间拖得较长,不能充分利用工作面。 特点:1、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和物资较少,施工现 场管理简单;2、专业工作队的工作有间歇性,工地物资 的消耗也有间断性;3、工期显然拉得很长,总工期T= m∑ti=28d; 4、适用于工作面有限、规模小的工程。
施 工 进 度 (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
10 基 槽 挖 土、 + 20 混凝土 垫 层
钢筋砼 基 础 30
1
2
3
4
1
2
3
4
基础回 填土
10
1 2
3
4
每天工地施工 1 1 1 1 1 3 6 6 5 3 3 3 3 3 3 4 4 4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人数
比较项目 工期 工作队数 最多每天工 地人数 连续性 工作面利用
依次施工 28d 1 30
平行施工 7d 4 120
流水施工 19d 1 60 连续 充分
连续(间断) 一次施工 不充分(充 分) 充分
§2.2
流水施工组织 1、概念: 流水施工组织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全部建造过程,在工 艺上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 阶段,在竖向上划分为若干个施工层;然后按施工过程组 建专业工作队。 专业工作队按规定的施工顺序投入施工,完成第一施工段 上的施工过程后,专业工作队人数、使用材料和机具不变, 依次地、连续地投入到第二、三、、、施工段,完成相同 的施工过程。
表: 每幢房屋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及其工种量等指标
施工过程
工程量 每班工 人数 130M3 10 基槽挖土 混凝土垫层 38M3 20 75M3 30 砖砌基础 基槽回填土 60M3 10
施工天 数 2 1 3 1
班组工种 普工 普工、混凝土工 普工 普工
1、依次施工 也称顺序施工。即各施工段或施工过程依次开工、依次完 成的一种施工组织方式。将上述四幢房屋的基础工程组织 依次施工,其施工进度安排如下图1(按施工段:幢)、图 2所示(按施工过程)。
班 组 人 1 2 3 4 5 6 7 8 9 1 数 0
施工进度(d)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1 0 2 0 3 0
1
2
4
3
1 2 3 4
1
2
3
4 1 2 3
回 填
1 0
4
每天工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 1 1 1 地人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组织流水施工的要点(条件) 1)划分施工段 根据组织流水施工的需要,将拟建工程尽可能地划分为劳 动量大致相等的若干个施工段(区),也可称为流水段 (区)。 建筑工程组织流水施工的关键是将建筑单件产品变成多种 产品,以便成批生产。由于建筑产品体形庞大,通过划分 施工段(区)就可将单件产品变成“批量”的多件产品, 从而形成流水作业的前提。没有“批量”就不可能也没必 要组织任何流水作业。每一个段(区),就是一个假定 “产品”。 2)划分施工过程 把拟建工程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划分 施工过程的目的,是为了对施工对象的建造过程进行分解, 以便于逐一实现局部对象的施工,从而使施工对象整体得 以实现。也只有这种合理的解剖,才能组织专业化施工和 有效协作。
施 工 过 程
班组 人数
施 工 进 度 (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
基 槽 挖 土
混凝土 垫 层 钢筋砼 基 础 基础回 填土
10
20 30 10
1
2 1
3 3
4
2
1
4 3
2
4
1 2
3 4
流水施工(挖土与垫层合并) 施 工 过 程
班组 人数
第二节 流水施工组织
§2.1 组织施工的三种方式及相互比较 通常所采用的组织施工方式有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 施工三种。 例如:有四幢相同的砖混结构房屋的基础工程,根据施工 图设计、施工班组的构成情况及工程量等,其施工过程划 分、班组人数及工种构成、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完成每 幢房屋一个施工过程所需时间等,见下表:
1992 1993 1994 1995 工程活动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标 施工准备 土方工程 基础工程 主体结构 设备安装 设备调试 装饰工程 室外工程 验收 里程碑事件(Milestone) 批准 1992.8.1 开工 1993.7.1
流水施工(全部施工过程连续)
施 工 过 程
班组 人数
施 工 进 度 (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
基 槽 挖 土
混凝土 垫 层 钢筋砼 基 础 基础回 填土
10
20 30 10
1
2
3 1
4 3
2
1
4 3
2
4
1 2
3
4
每天工地施工 1 1 1 1 1 3 6 6 5 3 3 3 3 3 3 4 4 4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