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4A2型题1. 患者男性,44岁,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乏力,恶心。
查体:神清,HBsAg(+),实验室检查:ALT、AST升高,该患者被诊断为普通型肝炎,做穿刺活检,镜下见细胞核固缩、嗜酸性小体,其属于A.细胞凋亡B.于酪样坏死C.液化性坏死D.坏疽E.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答] 嗜酸性小体是单个细胞的固缩坏死,属于细胞凋亡,是生理性坏死。
2. 患者男性,25岁,有糖尿病病史5年,胰岛素治疗中断,后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口渴、多尿,昏迷入院。
查体:血压下降,血糖30.2mmol/L,尿糖(++++),尿酮(++),pH7.25,此例患者昏迷的原因是A.酮体生成增多,发生酮症酸中毒B.低血糖昏迷C.感染性中毒性脑病D.肝中脂肪代谢紊乱E.糖的供应不足答案:A[解答] 正常情况下,机体可有少量酮体,但在糖尿病高脂低糖饮食下,脂肪动员加强时,酮体生成增加,如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则可引起酮症。
3. 患者女性,34岁,自幼有哮喘病,并有家族史,咽痛、发热2日,去医院就诊,医师给予注射青霉素80万U。
由于病情未见好转,第2天再次注射青霉素,注射后3分钟,患者出现喉痉挛、全身发绀、呼吸困难,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后,患者30分钟内几乎康复,此患者对青霉素的反应不属于A.速发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D.迟发型超敏反应E.自身免疫病答案:E[解答] 题干信息符合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因此正确的答案为E。
4. 患者男性,60岁,昏迷1天入院。
实验室检查:尿糖(+++),尿酮(+),血钠155mmol/L,血钾4.5mmol/L,血氯106mmol/L,BUN12mmol/L,CR160mmol/L,ALT30IU/L,血糖34mmol/L,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低血糖昏迷C.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D.肝性脑病E.尿毒症答案:C[解答]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有关临床表现,符合上述特点,因此正确的答案应当为C,而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不能与信息中的特点完全吻合。
5. 患者男性,35岁,患甲亢5年,突发高热2天,伴大汗淋漓、心慌、气喘,不能平卧。
查体:T39.5℃,HR130次/分,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不宜用下列哪种药物A.丙硫氧嘧啶B.碘溶液C.普萘洛尔D.氢化可的松E.对氨基水杨酸钠答案:E[解答] 题干信息符合甲状腺危象的表现,因此正确的答案应当为E,其他选项为甲状腺危象治疗的正确处理。
6. 一昏迷患者,呼吸深大,就诊时拟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不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伴随的征象是A.脱水B.pH<7.35C.呼气烂苹果味D.低钾E.局灶性癫痫答案:D[解答] 题干信息:患者呼吸深大,诊断为酮症酸中毒,结合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正确的答案应当为D,虽然钠、钾等离子大量丢失,但由于失水大于失盐,血液浓缩,故治疗前血钾浓度可正常或偏高。
7. 患者男性,65岁,COPD已10年,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
查血气分析示:pH7.20,PaO252mmHg,PaCO278mmHg,HC03-35mmol/L,该患者的酸碱失衡类型是A.呼吸性酸中毒失代偿B.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答案:A8. 一位肠梗阻患者,发病4天入院,血压75/53mmHg,血钠130mmol/L,血钾3mmol/L,CO2CP14mmol/L,其治疗程序首先要A.补液,必要时使用升压药B.补钾C.急诊手术D.补钠E.纠正酸中毒答案:A9. 患者男性,68岁,腹痛5天,排便排气停止,查体拒按,后诊断为急性腹膜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其失水类型为A.高渗性失水B.低渗性失水C.等渗性失水D.原发性失水E.继发性失水答案:C10. 患者女性,55岁,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输血1~2小时后,突起寒战、高热、头痛,血压120/90mmHg,应考虑为A.溶血反应B.发热反应C.疟疾感染D.体温中枢受损E.过敏反应答案:B[解答]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表现有颜面发红、焦虑、皮疹或轻度呼吸困难、发热、心动过速、寒战、轻度低血压。
症状发生于输注红细胞30分钟至2小时,输注血小板可能发生得更早。
体温升高通常在间断输注后延长2~12小时。
11. 患者男性,66岁,诊断为肺癌、肺部感染,头孢曲松钠治疗10天后咳嗽、咳痰好转,化疗2周后出现咳嗽加重,痰培养多次检到白色念珠菌,以下使病情加重的说法错误的是A.医院获得性感染B.二重感染C.条件致病菌致病D.内毒素致病E.内源性感染答案:D[解答] 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或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全身性感染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致病菌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致病菌(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二重感染是指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其原因是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后,大多数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而处于少数劣势的菌群或外来耐药菌趁机大量繁殖而致病。
内、外毒素表示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条件致病菌是指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失调时就可致病。
内源性感染是指致病菌主要来源于体内的正常菌群,少数是以潜伏状态存在于体内的致病菌。
故选D。
12. 患者男性,35岁,建筑工人,1个月前被工地铁钉扎伤大脚趾,现出现张口困难,其病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隐性感染B.外毒素致病C.慢性感染D.条件致病菌致病E.全身感染答案:B13. 患者女性,35岁,龋齿多个,近1周来高热,咳嗽、咳黄臭痰。
查体:左肺有实变体征,2天后右侧出现胸痛,经X线证实右侧有胸腔积液,胸穿后抽出带恶臭的脓性液体,病原菌最有可能是A.军团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支原体D.结核分枝杆菌E.厌氧菌答案:E14. 患者男性,38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2周,发热10天,疑诊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则最可能的致病菌是A.葡萄球菌B.草绿色链球菌C.肠球菌D.真菌E.衣原体答案:B15. 患者男性,40岁,8个月前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个月来发热,体温38.5℃。
实验室检查:Hb 8.2g/L,尿RBC 5~6个/HP,血培养结果未回报。
治疗应首选A.青霉素B.链霉素C.头孢菌素D.两性霉素BE.氯霉素答案:A[解答] 患者为晚期人工瓣心内膜炎,感染以草绿色链球菌为主,首选青霉素治疗。
16. 患者女性,28岁,有5年吸毒史,因“发热、头痛4天”入院。
查体: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脑脊液墨汁镜检到椭圆形的双层厚壁孢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致病菌为隐球菌B.隐球菌为酵母菌,菌体周围有宽厚的荚膜,真菌细胞有的出芽,但很少形成菌丝或假菌丝C.机体免疫中只有细胞免疫参与D.感染途径可能是吸入空气中的孢子、创伤性皮肤接种、吃进带菌食物,经肠道播散全身引起感染E.可选用两性霉素B治疗答案:C[解答] 正常人常暴露于新生隐球菌的环境中,但发病者极少,人体对隐球菌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起着重要作用。
体液免疫包括抗荚膜多糖抗体以及补体参与调节吞噬作用,协助吞噬细胞吞噬隐球菌。
17. 老年男性,62岁,农民,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咯血2个月,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发病前1周曾清理自家谷仓,胸部CT见一圆形结节,经皮肺穿刺病灶内找到大量角状、有隔膜的分枝菌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例为曲霉菌感染B.可选伏立康唑治疗C.曲霉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人类疾病常见的有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D.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曲霉菌可经皮肤黏膜损伤处或呼吸道进入人体,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到其他组织或器官而致病E.曲霉菌仅侵犯支气管和肺,不会经血道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答案:E[解答] 曲霉菌最常侵犯支气管和肺,可侵犯鼻窦、外耳道、眼和皮肤,或经血道播散至全身各器官。
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使其他组织和系统受累。
18. 患者男性,50岁,车祸致多发伤,颅内血肿,全身多处骨折,骨折已简单处理,昏迷状,入住ICU已2周,现体温升高,气道内分泌物多,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通过防污染毛刷采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检到白色念珠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色念珠菌为酵母菌B.直接镜检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极少有菌丝和假菌丝C.为条件致病菌D.可选用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E.治愈标准为症状、体征消失,X线检查肺部病变消失,痰培养连续3次阴性答案:B[解答] 念珠菌为酵母菌,直接镜检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菌丝和假菌丝。
念珠菌属中最常见的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
在正常情况下,寄生在人体内的念珠菌呈酵母细胞型,一般不致病。
当感染时,白色念珠菌常呈菌丝型。
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
采取检材直接检查可见卵圆形细胞,有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在病灶材料中常见菌细胞出芽生成假菌丝,假菌丝长短不一,并不分枝,假菌丝收缩断裂又成为芽生的菌细胞。
19. 患者男性,33岁,被诊断为肺结核半个月,对利福平、吡嗪酰胺过敏,如需采用含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正确的选择顺序应是A.先链霉素,后卡那霉素或阿米卡星B.先阿米卡星,后链霉素C.先卡那霉素,后阿米卡星D.同时使用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E.先卷曲霉素,后链霉素答案:A[解答] 氨基糖苷类药物间具有单向交叉耐药作用,耐卡那霉素或阿米卡星者,对链霉素也必然发生耐药,需遵循先链霉素,后卡那霉素或阿米卡星的用药原则。
20. 患者女性,55岁,6年前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医师建议选用长效降压药,其选用长效降压药的原因是A.能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B.血浆半衰期短C.血浆清除率高D.吸收较快E.降压快答案:A[解答] 长效降压药的血浆半衰期较长,能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
21. 患者男性,30岁,因前日淋浴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铁锈色痰,首选药物青霉素G治疗,不宜口服的原因是A.口服易被胃酸及消化酶破坏B.吸收多C.吸收规则D.容易产生毒性反应E.易进入细胞答案:A[解答] 该患者所患为大叶性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G,因其口服易被胃酸及消化酶破坏,吸收少且不规则,故不宜口服。
22. 患者男性,50岁,劳累时胸痛、气短3年,发作性胸痛2个月,每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硝酸甘油多采用舌下含服的原因是A.舌下给比口服小的剂量即可有效B.舌下给药后被肝脏迅速代谢C.舌下给药可由血流丰富的颊黏膜吸收D.口服给药可直接进入全身循环E.以上均不是答案:C[解答] 舌下给药,由血流丰富的颊黏膜吸收,可直接进入全身循环,故应用舌下给药比口服给药可更快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