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复习题复习进程

分析化学复习题复习进程

分析化学复习题广西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 ---------梁信源第一部分: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第一章分析结果的误差和处理1.平行实验的精密度愈高,其分析结果准确度也愈高。

( )2.操作误差是由于错误操作引起的。

( )3.绝对误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 )4.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随机误差(偶然)是可以避免的。

( )5.Ka=10-4.76的有效数字为两位。

( )6.算式7415.5)37.1241.18(67.27..的结果为三位有效数字。

( )7.蒸馏水中带有少量影响测定结果的杂质,实验中引进了随机误差。

( )8.精密度只检验平行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和真值无关。

( )9.分析者个人操作误差可用对照试验进行校正。

( )10.在定量分析中,测量的精密度越好,准确度越高。

( )11.用感量为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样0.4000克,称量的相对误差大于0.2%。

( )12.pKa=4.76为两位有效数字。

( )13.因为pH=7.00,所以[H+]=1.00.10.7mol/L。

( )14.用G检验法取舍离群值(可疑值)时,当计算G值大于查表G值时,离群值应保留。

( )15.用感量为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称样0.1000克,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

( )16.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其准确度不一定高。

( )17.系统误差的特征之一是具有随机性。

( )18.无限次测量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19.偏差愈小,测定值的准确度愈高。

( )20.使用的玻璃仪器洗不干净而引入杂质,使测量产生仪器误差。

( )21.在无被测成分存在的条件下,按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的实验称为空白实验。

( )22.滴定分析中,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 )23.用蒸馏水代替试液,按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的试验称为对照试验。

( )24.理论上,被测成分的真实值是无法确定的。

( )25.pH=8.52,则[H+]的有效数字为三位。

( )26.用万分之一的天平进行减量法称量0.05g、0.2g物体时,引起的相对误差相同。

( )27.溶解试样的蒸馏水含有杂质会引入随机误差。

( )28.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可用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求校正系数校正。

( )29.系统误差,重复测定重复出现,并可以用某些方法检验出来。

( )30.所有的系统误差通常都可用对照试验来校正。

( )31.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够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属于操作误差。

( )32.蒸馏水中带有少量影响测定结果的杂质,使实验中引进了试剂误差。

( )33.当溶液的pH=7.00时,其[H+]=1.0×10-7mol·L-1。

( )第二章滴定分析法第 1 页(共 32 页)第 2 页(共 32 页)1.纯度达到99.9%的试剂就可作为基准物质。

( )2.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化学计量点电位与滴定终点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3.基准物质(试剂)必须有符合化学式的固定的组成(包括结晶水)。

( )4.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5.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反应的反应速度足够快。

( )6.滴定分析要求滴定反应必须定量进行,通常要求反应的程度达到99%以上。

( )7.滴定反应要完全彻底,一般要求完成程度达99.9%以上。

( )8.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易溶于水。

( )9.基准物质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在高温下稳定。

( )10.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是由终点时的条件电位与计量点时的条件电位不一致引起的。

( )11.一些物质不能直接滴定,必定可以采用间接滴定法滴定。

( )12.滴定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常量成分分析。

( )13.凡是纯净的物质都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 )14.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必须为100.。

( )15.K2Cr2O7等强氧化剂与Na2S2O3的反应无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不能进行直接滴定。

( )16.在被测试液中,加入已知量过量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余量,这种滴定方法为返滴法。

( )17.作为基准试剂,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试剂要为化学纯。

( )18.滴定分析法要求滴定剂和被滴物都要制成溶液。

( )19.用KMnO4法测定Ca2+含量。

采用的滴定方式是间接滴定法。

( )20.滴定度是以每mL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的克数表示的浓度。

( )21.用0.01mol·L-1HCl标液滴定0.01mol·L-1NaOH溶液至甲基橙变色时,终点误差为正误差。

( )22.用0.1mol·L-1HCl标液滴定0.1mol·L-1NaOH溶液至甲基橙变色时,终点误差为负误差。

( )23.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 )24.用0.01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0.01mol·L.1NaOH溶液,应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25.酸碱滴定中,由于Ka或Kb过小而不能直接滴定的酸碱,也不能用返滴定法滴定。

( )26.用0.1mol·L.1NaOH滴定同浓度的HCl,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其终点误差是正误差。

( )27.往20mL0.1mol·L-1的HAc溶液中滴加19.98mL 0.1mol·L-1NaOH时,溶液呈碱性。

( )28.若滴定剂和被测物浓度减小10倍,则强酸滴定强碱的pH突跃范围减小1个pH单位。

( )29.若用因保存不当而吸收了部分CO2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弱酸,则测定结果偏高。

( )30.某弱酸型指示剂的酸色为黄色,碱色为蓝色,pKHIn=5.0。

指示剂溶液呈蓝色时,其pH>6。

( )31.用0.01mol·L-1HCl标液滴定0.01mol·L-1NaOH,用甲基橙指示剂时,终点误差为负误差。

( )32.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可用量筒取水。

( )33.可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HCl溶液。

( )34.当滴定剂与被测物浓度增加10倍时,NaOH滴定HAc溶液的pH突跃范围增加1个单位。

( )35.相同浓度的HCl和HAc溶液的pH值相同。

( )36.滴定pH相同、体积也相同的HCl和HAc溶液,消耗相同量的NaOH溶液。

( )37.酸碱指示剂的实际变色范围是pH=pKa±1。

( )38.用NaOH溶液滴定HCl与一氯乙酸(Ka=1.4.10.3)的混合液会出现两个滴定突跃。

( )39.将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

( )40.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2CO3的突跃范围比滴定同浓度的HAc的大。

( )41.用HCl溶液滴定弱碱BOH(pKb=5.0) 应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 )42.某弱酸型酸碱指示剂HIn,指示剂常数为K,当pH≥1+pK时,只看到指示剂的碱色。

( )43.通常情况下,滴定弱酸的碱滴定剂必须是强碱。

( )44.强酸滴定强碱时,为减小CO2的影响,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 )45.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标定HCl溶液,再用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a2CO3溶液,所得Na2CO3含量将偏高。

( )46.凡能与酸碱直接或间接发生质子传递反应的物质都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 )47.硼砂是二元碱,与硫酸反应的计量关系为:2n(硼砂)=n(H2SO4)。

( )48.纯度为100%的硫酸可作为基准物质使用。

( )49.配制0.1000mol/L的NaOH标准溶液必须用分析天平称量分析纯的固体NaOH。

( )50.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NaOH和Na2CO3时,若第一化学计量点前滴定速度太快,摇动不够均匀,则测得NaOH的含量偏低。

( )51.在配位滴定反应中,EDTA与金属离子只形成1:1配合物。

( )52.在EDTA配位滴定中,溶液的pH值越大,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

( )53.EDTA滴定法应用范围广的原因是绝大多数金属离子与EDTA的配合物易溶于水。

( )54.配位效应系数是用金属的总浓度是金属离子的平衡浓度的倍数表示的。

( )55.配位滴定中,.Y(H)=1表示Y与H.没有发生副反应。

( )56.Ag++2NH3[Ag(NH3)2]+不能作为滴定反应是因反应分步进行,两步完成程度都不大。

( )57.配位滴定中,溶液的酸度越大,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 )58.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大多数可以一步完成。

( )59. EDTA滴定法中,酸效应曲线是指滴定某金属离子M的最小pH与lgKMY的关系曲线。

( )60.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与其金属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相同。

( )61.Pb2+、Zn2+可在控制一定酸度下用EDTA标准溶液分步逐一准确滴定。

( )62.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无色金属离子时,终点的颜色是配合物MY的颜色。

( )63.EDTA是一种多基配体,它有四个能直接与金属离子结合的配位原子。

( )64.因H+与配体Y结合,使配体Y参加主反应的能力下降的作用称为酸效应。

( )65.在配位滴定中,如果Kf .MIn. Kf .MY时,则会出现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 )66. Cr3+、Al3+可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 )67.在配位滴定中,EDTA与金属离子一般以1:1的摩尔比反应的。

( )68.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物最好用被测金属离子的纯金属、氧化物或碳酸盐。

( )69.EDTA的pKa1=2.00、pKa2=2.67、pKa3=6.16、pKa4=10.26,在pH=5.00的水溶液中EDTA的主要存在形式是HY3-。

( )70.多数无机配位剂不能用于滴定金属离子。

( )71. Cr3+、Al3+与EDTA反应速度慢,不能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 )72.EDTA与绝大多数的金属离子以1:2的摩尔比反应。

( )73.金属指示剂配合物MIn与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应明显不同。

( )74.增大氢离子的浓度可以使配位滴定突跃范围变小。

( )75.用EDTA 配位滴定法测定水样中的Ca2+时,加入NaOH的作用之一是掩蔽Mg2+。

( )76.EDTA标准溶液常用其二钠盐(Na2H2Y·2H2O)配制。

( )77.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某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溶液的颜色是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 )78.所有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电位与该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无关。

( )79.氧化还原条件电位是指一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为1mol·L-1时的电极电位。

( )80.凡是条件电位差....>0.4V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 ) 第 3 页(共 32 页)第 4 页(共 32 页)8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