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果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蔬果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蔬果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领导的重视,合作社成立以来得到了在福州市创新办、市委组织部、市环保局、永泰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县农办、大洋镇党委、政府、领队长林裕煌、
副队长苏涵霖等领导和驻友们的大力帮助、支持下。

特别是福州市环保局局党组
书记、局长辛承安同志在百忙中三次抽出时间到我村调研、市农办严金官主任、
市农办党委书记副主任陈水俤、李武处长几次到我村检查指导。

还有省领导原副
省长潘心城、省农办林伯英副主任、副市长陈为民、市政协副主席李纯粹、捆绑
单位市台盟黄小如主委、气象局陈玉珠局长、纪检组长侯彩萍、县领导黄忠勇书记、林承超县长、郑立副书记、郭宜超常委副县长、县委织部陈荣生部长、县农
办领导、市人大代表一行28人等到珠洋村视察、XX年7月1日市委方清海副书
记带领市农业局、市委农办、市气象局、市财政局、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到珠洋村
调研合作社成立以来所做工作,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省、市、县新闻单位还多
次报道珠洋村发展状况,特别是省委、省农业厅、省农办主办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门报道珠洋村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成立合作业
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增收,村财增收,是每位下派干部最迫切的心愿。

珠洋村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远离省城、县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但是从另一
个角度考虑,海拔高,气温低,可以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这又成了珠洋村发
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因素。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返回农村农业工作总结栏目列表】
二、让首批参社人员先产生效益,带动其他村民共同参与。

首先是村财和福建蓝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预支购买菜种、有机化肥(蓝丰公司赠送)、农药等,待收成产生效率,再回收成本。

让他们先富起来带动周边群
众自动参与,特别是去年的经济危机,使部份外地务工人员返乡参加合作社。


过一年多的发展由当初只有十八人至今已达一百多人参与。

种稙面积由当初不值
五十亩发展至今累积达二仟亩。

三、合作社的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合作社不断壮大发展。

五、存在问题。

一是资金不足,无法建保鲜仓库,提高收益和购买电脑,上网公开发布农民合作社的种植、养殖情况信息。

二是技术人员不足,有些病虫害要带到福州请专家“就诊” 、三是三名聘用专职人员都未发补助(出纳、仓管、技术和信息员)。

六、下一步。

一是继续发展壮大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及品种和养殖。

二是争取资金建一个保鲜仑仓库和有机化肥、农药、种子等的储存仓库。

三是聘请一名专职的高级农科
人员。

五是争取资金修建灌溉主渠(河道清淤和加固)达到五十万一遇。

六是为满足福州市民的要求,准确在福州开设一个超市专卖合作社的产品。

需要领导帮助解决的问题有;资金不足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返回农村农业工作总结栏目列表】
蔬菜中心2018年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县蔬菜基本情况
上半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建设面积50000亩、大蒜12万亩、黑皮冬瓜1.6万亩。

二、重点项目及重点工作
1、甜椒基地:甜椒基地规划建设3000亩。

目前种植地块规划调整基本结束,玉皇庙镇已开始大棚主体的施工建设。

2、黄瓜基地:黄瓜基地规划建设1500亩。

目前,种植地块在规划调整中,建设材料正在积极筹备,大棚主体建设将陆续开工。

3、大蒜基地:大蒜基地规划建设2万亩。

目前蒜薹、大蒜已完成收获,种植地块调整后,在9月份开始组织种植和生产管理。

4、冬瓜基地:冬瓜基地规划建设XX亩。

目前,已完成建设。

5、做好蔬菜生产的技术培训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有效的载体。

我县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偏少,而现有的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存在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运作不规范、辐射功能弱等现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大部分菜农还是分散经营。

2、蔬菜科技人员不足。

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队伍,同时需要县、乡科技人员及时进行培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而目前我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力度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3、加工冷藏业相对滞后。

我县蔬菜加工业主要以蒜片加工为主,数量多但规模小,而且为初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低。

另外产品质量标准、行业价格统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解决。

蔬菜冷藏业是我县的薄弱环节,冷藏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我县蔬菜特别是蒜苔的需求,致使我县蒜苔主要靠外销。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我县现有蔬菜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大蒜、黑皮冬瓜、彩椒的规模档次。

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目标,以深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外贸出口为拉动,以技术推广为保障,构建好产业链条,在巩固原有品牌的基础上,继续培育发展一批知名农业品牌,打响蔬菜品牌。

一是大力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蔬菜主导品牌,培育一批地方特色蔬菜品牌。

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按照“十有”标准和“四化”要求指导生产。

二是大力发展冬暖大棚、拱棚等设施蔬菜栽培,继续实行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
扩大高效设施蔬菜规模。

三是继续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第一、通过多种形式培训菜农,提高菜农的科技水
平和生产能力,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村、科技带头户和农民辅导员;第二、加大蔬
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的示范推广应用。

四是继续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扩大现有龙头企业的规模,加强龙头企业
培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