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病毒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doc

医院病毒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doc

××××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
工作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充分做好前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和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反应,进一步增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的责任意识,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和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项措施(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全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处置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部署,上传下达等工作,确保保项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领导小组下设疫情收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信息的收集上报。

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好技术、人员,物资,及思想准备,进行必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救治及转运演练,确保一旦疫情发生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工作,急诊做好重症或疑似病人的急救转诊等工作的准备和演练,如果有疫情发生,各科医护人员,随
时听从调配。

(二)、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专家组
1.发热门诊管理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发热预检,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当事人在做好防护和隔离的同时,严格按照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向防疫科和院感上报并积极进行诊疗或抢救及转诊,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

2.院内医疗救治专家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成员:×××
职责:组织相关院内专家对疑似病例进行会诊,配合内科进行对症诊疗、抢救及转诊等工作
3.消毒隔离、个人防护督导小组
组长:×××
成员:×××
职责:指导、监督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保证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及防护消毒隔离用
品;药房要保证药品的供应;做好各类水、电、气供应与物资保障,车辆协调安排,及时疏导人群、维护治安等。

并在疫情一旦发生后,迅速组织物资供应,确保满足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需求,保证一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二、认真开展重点传染病的培训工作,
为保证全体医务人员培训到位,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的通知的具体要求,组织全体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知识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救治。

重点培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疑似病例的诊断,重症病人的识别及救治工作重点,同时进行院内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强化培训,全体医务人员参加,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进一步加强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加强发热门诊值班,保证预警机制的完善
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是筛查发现传染病人的第一道防线,是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之一,我院历年坚持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工作,在此要进一步加强。

门诊部负责预检分诊工作,在门诊大厅设立预检分诊点,分诊点的医务人员,要熟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它发热传染病的临床表现等,要做好防护工作,为前来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免费发放口罩等防护用品;发热门诊由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师坐诊,负责对发热病人进行初步甄别和鉴别诊断。

全体医师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各医师接诊病人时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
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穿防护服,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

四、疑似病人就诊及处置流程
发热病人就诊,先由预检分诊处进行筛查,发热病人分诊到发热门诊,明确诊断排除传染病的,分流入其它各相关对口科室,疑似传染病人或发热原因不明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立即报告院防疫科,内科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并同时立即进行隔离必要时转诊到江山市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五、传染病疫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
我院防疫科设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手机24小时开通。

各科疫情管理员按照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的要求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我院医院医政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定本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

(一)发热门诊
1.建立疑似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穿防护服,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3.医务人员应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二)急诊
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患者就地隔离、救治、转诊的需要。

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转诊。

3. 疑似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

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四)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传播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诊治时,应穿防护服。

5.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6.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7.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8.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五)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发热门诊。

2.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3.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指引)》等规范的要求,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1、要求各科室认真做好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2、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3、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

4、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5、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

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2020年1月20日
×××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