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分*5=10分)
1. 下列关于特殊儿童的认知与人格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智力超常儿童的认知发展好,人格发展也一定好
B.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发展差,人格发展也一定差
C.智力超常儿童的人格发展比智力落后儿童的人格发展好
D.智力落后儿童在人格某些方面的表现优于智力超常儿童
2.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特殊儿童需要的发展与情绪情感的发展不同步
B.特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发展上的不平衡与其障碍类型及程度无关
C.特殊儿童动机与成就发展不一致
D.特殊儿童情绪情感及道德发展和社会要求之间不同步
3. 下列关于视障儿童注意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无意注意优于有意注意
B.注意稳定性差
C.注意分配能力相对较好
D.注意的干扰因素完全来自声响
4. 智障儿童记忆发展特征不包括()
A.识记缓慢,记忆容量小
B.意义识记好,机械识记相对较差
C.再现困难,不完整
D.记忆保持差,易遗忘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是( )
A.腭裂
B.大脑问题
C.小脑问题
D.肌肉病变
二、名词解释(4分*5=20分)
1.特殊教育
2.转介
3.社会认知
4.残而有为
5.早期干预
三、简答题(6分*5=30分)
1.简述特殊儿童“从笼统到分化”的认知发展规律。
2.简述特殊儿童人格发展外部矛盾。
3.简述身体病弱儿童的学习特征。
4.什么是任务分析法?
5.构音异常儿童有哪些生理特征。
四、案例分析(40分)
由于学校同学的嘲笑和欺凌,尼克•胡哲在十岁时试图溺死自己,所幸没有成功。
如果你是他的班主任,并且听其父母告知了此事,请问你会如何干预呢?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B
5.A
二、名词解释
1. 特殊教育是指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取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拥有良好品德,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
2. 转介是指把怀疑有生理、心理、行为或学习问题的儿童介绍到专业机构,请有关的专家做更细致、严格的评估。
3.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个体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 残而有为即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虽然存在障碍,但是只要方法得当,潜能得以开发,并能从认知、人格等多方面加以提升,掌握自立的工具,最终能够实现有为。
5. 早期干预是对学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综合性服务。
三、简答题
1. 特殊儿童最初的认知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发展的趋势是从混沌到分化和明确的,即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化和多样化。
特殊儿童在概念上是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发展,语词是从一般语词到特殊语词发展,思维也是从笼统走向分化。
2. 外部矛盾:
(1)特殊儿童的人格发展速度异于普通儿童。
首先,特殊儿童人格发展速度的异常应该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其次,根据特殊儿童的发展速度,教育者、家长等该予以支持和帮助,进特殊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2)特殊儿童的人格发展水平往往后于普通儿童,其人格发展水平与已有其他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矛盾。
(3)教育干预局限于特殊儿童本身的局限或障碍,忽略对特殊儿童人格培养和教育,这就加剧了特殊儿童人格发展方向的问题。
(4)在人格发展内容上,特殊儿童的情感发展缓慢,情绪的节能力较弱,并且道德发展缓慢。
3. 学习特征:体力较差,上课时容易感到疲倦而趴在桌子上;可能需要定期看诊而经常请病假缺课,导致学习进度落后,很难保持其所处年级应达到的水平;在诸如走路、提重物、体能训练等肢体动作方面存在困难:可能会因为缺乏与同伴的互动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病情而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给自己找合理化的借口而放弃学习或消极学习;可能会因为家长、教师的低要求而学习动机降低。
4. 任务分析法也叫工作分析法,是将对学习者而言复杂的“总任务”分解成能够被其接受的多个简单的“分任务”,如果需要,可以将“分任务”进一步加以分解直至该“分任务”符合儿童的行为起点为止。
5. 构音异常儿童的生理特征因构音异常儿童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功能性构音异常儿童的生理发展状况与普通儿童基本上无差异;而器质性构音异常儿童往往有生理方面的异常,例如,先天性唇腭裂、先天性面裂、舌系带过短、巨舌症、牙齿咬合异常等;运动性构音障碍儿童常见的生理特征包括吞咽困难、流涎、双唇交替运动减弱、强哭强笑、舌肌萎缩或颤动等。
四、案例分析
解析:可从心理疏导、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方面对尼克进行帮助。
(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