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开头、结尾和分论点
议论文常见的几种结尾方式——
一、首尾呼应式: 首尾呼应是作文构思的惯用手法,开头提 出观点,经过论证,结尾再次照应观点, 强化主题,使文章首尾圆合,严整完美。 [开头] 自嘲,大致意思是自己开自己的玩 笑。不过要真探讨起来,这样解释就不能 说明它的内涵了。自嘲是一种生活哲学。 [结尾]究竟是自嘲让苏格拉底成了哲学家, 还是哲学家让他学会了自嘲,弄不清楚。 但自嘲确实是一种生活哲学。
爱心像冬天里的太阳,给予我们温暖。 爱心像黑暗中的一道光,给予我们希望。 爱心像困境中出现的一双手,让我们看到 善良。
爱心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感动。 爱心是责任与义务的呼吸。 爱心是无私奉献的壮举。
5 、语言明确、严密、简洁而有文采。
例: 坚持是支撑生命的希望之柱 是什么——坚持是抵挡风雨的伞
坚持是垒建成功的基石
我富有,因我拥有一份坦然的胸怀 为什么——我富有,因我拥有一份求知的欲望
我富有,因我拥有一份执着的追求
在万千的沙粒中寻觅闪亮的金子, 发现需要敏锐的慧眼; 怎么样——在珍无珠边 ,的发黑现暗需中要寻持觅久隐的藏耐其心中;的黑 在长满荆棘的荒原里寻觅娇艳绽放 的花朵,发现需要无惧的勇气。
议论文分论点
拟议论文分论点注意两个“尊重”
• 充分尊重命题者,即认真审题,问 什么答什么;
• 充分尊重阅卷者,书写清晰、工整, 卷面干净、漂亮。(适用于整个卷 面)
“明晰文”“充实文”“文采文”
考场作文阅卷的特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 让阅卷老师在很短的时间(甚至就是一 个瞬间)内比较轻松(最好是愉快)地 看明白我们的作文写了些什么,这就要 求我们写:
三、现象导入 列举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用这种
方法开头的好处是生动活泼,自然亲切,吸 引读者。
例:不知从何说起,“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竟成 了我们不少人的口头禅,细节成了他们眼中可有可 无的东西。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细节绝不是可忽 略的,它关系到的是大事的成败。
先摆出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的或者有争议的观点, 将其当做靶子批驳或者深入分析其错误,然后提出 自己的观点。
如何使分论点有文采( 哲理性)
1、运用修辞:比喻、排比、对偶,或引 用诗句名言
2、使用修饰语(成语)或展开补充论 述,使分论点或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或语势磅礴,充满激情,或语言简洁、 富有哲理,能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的 印象,博得较高的分数
细心播种,撒下爱心。在这个复杂的社 会播下爱心的种子。
认真浇水,让爱心得以传递。每个人多 出一分力让爱心之花得到呵护。
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 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 ,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吐出自足成虹霓》)
可见,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之家各 个相同,不幸之家各有各的不幸”也不必完 全奉为真理。关于幸福的答案,同样是丰富 多彩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坚持施肥,让爱心得以温暖人心。用爱 心去温暖这个冷漠的世界,让爱心之花如 向日葵般灿烂盛开。
爱是不求回报的无私付出。 爱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责任。 爱是对他人的信任与原谅。
爱心,重新点亮孩子们的希望。 爱心,温暖着受挫的心灵。 爱心,给予他人重生的希望。
爱心就像一缕阳光,温暖人心。 爱心就像一棵大树,庇护着树阴下的小生 命。 爱心就像暴风雨中的一盏明灯,给予人无 限的动力。
五、名言引入 开篇就直接引用与文章中心论点一致的名
言,作为论据,也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例:中国有句俗话叫“一勤天下无难事”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 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 于勤奋好学。
议论文结尾 (回答问题)
优美的乐章要有好的尾声,或余音袅袅, 或扣人心弦。议论文的结尾能起到归纳 全文、照应全篇、深化主旨的作用。结 尾要有力,使其成为真正的“豹尾”, 收束全文,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四、比兴开头 比兴开头就是在文章开头用设喻引出中心论 点,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方法。以设喻开篇 能够借助形象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具有 采,并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 驶;激情是火箭的推进剂,没有推进剂,火箭就难 以飞上蓝天。生活告诉我们,灵感可以催生不朽的 艺术,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 涣散,很可能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对待工作必须 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有了激情,工作才能轰轰烈 烈地进行。
明晰——观点明确,条理清晰,且在文 章显著的位置有明显的标志句,即分论 点。这个标志句好比高速公路上的路牌, 指引阅卷老师批阅你的文章,使他阅卷 时比较轻松。
分论点设置的基本要求是——
分得开,排得顺,扣得住
1、分得开:不同的层面展开,分论点的内 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 可矛盾,并列的几个分论点内容各自独 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一位世界著名的长跑教练,当他被问及是如何训 练队员的时候,他幽默地答道“教练不是我,是 那群狼”。原来,他的训练基地有狼出没,一天, 经常迟到那个队员忽然第一个到,并且大汗淋漓, 气喘嘘嘘。教练一看计时表,为他的速度惊呆了, 那位队员结结巴巴告诉教练他半路遇见狼了,他 拼命跑,才将狼甩了。于是,教练在训练处养了 一群狼,用皮套套住嘴,每天“训练”他们,结 果队员屡次在各种长跑比赛中获奖。 原本只会伤害人的狼,却成了发掘人自身潜力的 务必奏效的工具。人人都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发 掘的方法得当,人就能迸发出巨大能量。人缺少 的不是能力,而是缺少发掘潜力的工具和方法。
例:《读书乐》
读书可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读书可开拓视野,丰富情感,二乐。
读书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2、排得顺:排列遵循一定的顺序,一般 从主到次,由轻到重,由浅入深,或 按人的认识规律来编排。
例:《读书乐》 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 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议论文开头 (提出问题)
议论文开头几个标准: 简——语言简洁流畅 快——入题快,不绕弯子 明——观点鲜明,立场坚定 靓——文辞优美,富有文采
议论文常见的几种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这是采用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即在文
章的一开头就与全文的中心论点保持一致 方向,不是亮出观点,就是导出观点。如,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 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 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
二、结尾点题式: 结尾部分往往是中心论点所在或者结尾再 次提出中心论点。
[开头]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结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世事变化多端,观念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要像 陶渊明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样“入 ”而是要万物归于一心。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 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又何必理会污浊的俗事 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大隐隐于市。(《大隐隐于市》) 结尾引用苏东波名句和俗语,最后说“只要内心真 诚、纯净,又何必理会污浊的俗事呢……大隐隐于 市。”照应题目和开头,强化中心。
五、抒情感召式: 对读者的劝诫、要求、希望、建议等,
在文章的最后表达出来,起到教育、鼓舞或 者激励的作用,达到一呼百应、从者云集的 效果。
人类啊!醒悟吧!别再破坏大自然,还母 亲一个美丽的容颜,还同根生的兄妹,安然 生存的一个家园。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让 母亲痛苦的呻吟变成欢愉的微笑,让母亲的 肌肤更细腻,脸上绽放欢快的笑容。 ( 《地球在呻吟》)
3、扣得住:与中心论点密切相关,分论点 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例:《读书乐》 读诗使人浪漫。 读史使人明理。 读哲使人睿智。
拟定分论点的规则
1、紧扣话题,点明话题,重复话题。 2、找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选自己能够驾
驭的子话题。(从中心论点分解出来)
3 、几个分论点最好是排比句,即保持句式 一致
4 、三个角度:“是什么”“为什么”和 “怎么样”
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 本文开头一句话, 开门见山,既提出了问题,又表明了中心 论点,简洁明了。
二、故事引入 故事引入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用简洁的
语言讲述一个故事,由故事引出议论,表 明观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仅可以使 文章说理有据,议论有本,还可以使文章 就事说理,针对性强,进而增强文章的说 服力。
三、排比议论式: 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 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 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 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 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 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 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真 诚》)
四、引用名言式: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 ,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 里列举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 ,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 很好,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 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