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
关于香港回归20周年的心得体会
香港回归已二十年,作为祖国母亲怀抱中一颗美丽的明珠,她日益绽放出瑰丽的光芒。
这是小编提供的关于香港回归20周年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香港回归20周年的心得体会一
20XX年香港将迎来回归20周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结束了长达155年的英国的统治,香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
绝大部份香港华裔居民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香港实行一国两制这种史无前例的统治方式回归中国。
二十年间,在最困难的时侯,祖国站了出来,不惜一切支持香港,而每一位普通的香港人,在香港经历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直到腾飞的过程中,也实实在在地体味到了回归的伟大意义,这个过程中,香港人民对祖国的了解和归属感日益增强,对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评价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渗透,融为一体。
自1985年起,内地就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
截至20XX 年底,内地已审批的外来投资项目中,44.7%与香港有关。
来自香港的实际使用金额累计达9137亿美元,占全国总额51.8%。
香港也是内地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地点:截至20XX年,内地在港的直接投资累计达6569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59.8%。
香港回归后,随着两地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额随之激增。
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下,香港的舞台会变得更为广阔,正可将贸易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内地企业可以在香港发展对外关系网络,深入了解外国市场,具体地分析投资机会。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香港市场竞争激烈,对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监管严格,有严格的消费者保障。
内地企业可以在香港市场小试牛刀,展示实力,树立品牌。
在对外服务方面,香港可以提供先进的各项服务,包括金融、专业、物流、贸易等方面,服务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能满足内地企业对外投资的各方面需求。
在融资方面,香港是首选的集资中心,香港不断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比如银团贷款、基建债券等。
在内地近十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香港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香港是内地利用外资的最大****地,也是内地对外投资的窗口和中转站,新时期借助一带一路建设,香港仍然具有诸多独特优势。
从区位优势来看,香港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下
西行的关键节点,亚洲主要商业都市都在香港大约4小时的飞行距离内。
同时,香港连续二十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聚集一大批国际化专业人才。
回顾过去,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合作成果丰硕,香港在中国发展战略中一直担当重要角色,是内地企业集资和走出去的主要枢纽,也是内地开展对外交往与合作的重要渠道。
同时,内地对香港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未来,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于香港回归20周年的心得体会二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是中国近代史、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一国两制」的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範例。
準确贯彻基本法
20年来,香港特区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逐步实施了「一国两制」的方针和以之为核心内容的香港《基本法》。
香港特区歷经风雨,有效地抗拒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挑战,实现了持续繁荣稳定,这一切都向世人昭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完全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的,它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昔日在西方喧嚣一时的种种「悲观论者」和「唱衰论者」,
现已销声匿迹。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组成部分的「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说明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它还将在实现祖国全面统一的事业中继续发挥作用。
它也为以新的思维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榜样,应该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还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和歷史意义。
现在大家都赞成要全面準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不走样,不变形」。
为达此目的,首先要全面準确地理解「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不忘初心」,不忘中央在谋划「一国两制」方针时明确指出的各项基本塬则,即「一国两制」是中央在「一国」的大前提下允许在一些小块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人治港」必须是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港,而不能相反;「高度自治」是中央拥有对香港全面管治权的情况下,按《基本法》的规定赋予特区的自治权力。
为此,必须纠正那种只讲「两制」不讲「一国」的偏差,必须正确处理坚持「一国」塬则和保持「两制」差异的关系,正确处理维护中央的管治权力和保证特区高度自治的关系。
早在1982年初,在中央一次高层会议上就决定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两点方针,即一、必须在1997年全部收回香港地区和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二、要根据会出乱子的这种可能来安排一切。
一个是强调国家主权不容损害,「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另一个是充分估计
出乱子的可能并做好应对。
这两点论是「不忘初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于香港回归前后的全过程的。
果断遏抑港独闹剧
毋庸讳言,香港社会在向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因素。
考虑到香港遭受一个半世纪的外国殖民管治,存在这些因素是不足为奇的,问题是要充分认识和面对这一现实,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方针。
在中英联合声明签字的同时,小平同志就指出:「应该想到,总会有些人不打算彻底实行这份协议的。
」他一再提醒大家:「动乱的因素,捣乱的因素,不安定的因素存在于香港内部,也存在于某些国际势力」,「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要知道,要搞动乱是很容易的,如果出现动乱,如果要把香港变成颠覆大陆社会主义的基地,中央就要干预,不干预就会越搞越大」。
《基本法》中关于保留中央对特区行使管治权的有关内容和第二十叁条反颠覆条款,就是在他的关怀下制订的。
谈判过程中,他坚持回归后中央必须在香港驻军,除了显示国家主权之外,还由于这对可能出现的动乱起到遏制作用。
他坚持要在过渡时期派驻联合联络机构进驻香港,也是出自同样的考虑。
近来许多香港爱国人士认为,在香港陆续出现所谓「占中」和「港独」的闹剧以后,更凸显了早日以适当方式实现《基本法》第二十叁条立法的必要性。
他们还提出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