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008 9国防工业运行效率与市场机制作用基于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与竞争效率的分析框架!杜人淮内容提要:提高国防工业运行效率,是国防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
市场经济制度被认为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佳的一种经济制度,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实现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密切相关。
就国防工业而言,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要在一定的政府制度下,通过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发挥市场机制提高国防工业运行效率的功能,应当在不损失规模效率的前提下谋取竞争效率的最大化,或在提高竞争效率的同时兼顾规模效率。
关键词:国防工业 效率 市场机制中图分类号:E426 48 文献标识码:A作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文职。
一、生产效率、配置效率与市场机制从资源的使用角度理解,通常认为,如果在不减少生产人们评价更高的其它产品和服务的情况下,生产更多的某种产品和服务是不可能的,那么该资源的使用就是有效率的。
效率的实现,一般需要满足生产效率(Pr oductive Efficiency )和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两大条件。
生产效率是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当一定生产要素分配于不同产品或服务生产时得到最充分利用,从而获得最大的产出。
配置效率是整个经济的效率,是一个经济的全部生产资源与所有人的总经济福利之间的对比关系。
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实现与市场机制作用密切相关。
我们假定,军工厂商的产品组合包括军品和民品,若厂商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给定,当军品和民品的组合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PP F )上,军工厂商就实现了生产效率,如图1中的D 点,这说明用于生产军品的生产要素和用于生产民品的生产要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同样,如果从再生产过程来考察,要维持这种生产效率,必须使市场上买者对军品和民品的实际需求与厂商军品和民品的实际生产与供给相一致。
由于厂商的军品生产由国防需求决定,而国防需求又主要取决于国家安全环境、军事战略目标和任图1 生产可能性曲线务、军队装备现状和发展目标等因素,因而政府对军品的需求的改变,经常使厂商的军品生产与民品生产的组合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P PF)以内,如图1中的F 。
F 表示军品和民品生产资源分配比例给定条件下,当军品需求由M 0减少到M 1时的军品与民品组合,此种情况表明厂商的生产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无效率,且军品生产的效率损失为M 0-M 1。
由于一定时期政府对军品需求的规模比较刚性,因而厂商的军品生产效率损失就必须由民品的生产来弥补,使民品的生产规模由C 0增加到C 1,从而使军品与民品的组合重新回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如图1中的E 。
因此,为了使军工厂商的生产有效率,不仅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而且还应当进一步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作用,以弥补政府职能的缺陷或补充政府作用的不足。
对厂商来讲,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就是要根据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状况,对军品和民品生产资源进行灵活有效的配置,从而使军品和民品的产品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如图1所示,当政府对军品的需求规模由M0减少到M1时,为了实现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厂商就应当根据军品市场供求变化出现的新特点,在广泛调查研究民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将军品生产的过剩或闲置资源调整到适销对路的民品生产领域,并使民品的生产规模由C0扩大到C1。
此时,厂商就实现了生产效率,从而弥补了军品需求规模减少而导致的生产效率损失。
当政府扩大军品的需求规模,由图1中的M1增加到M2时,显然,在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军工厂商不可能依靠现有技术条件和生产资源规模来满足政府扩大军品需求规模的要求。
在生产要素给定的条件下,为了扩大军品生产规模,并使生产有效率,厂商必须根据军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新特点,通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厂商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P PF扩展到P PF∀。
或者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扩大投资,增加生产资源的使用规模,使厂商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P PF扩展到P PF∀。
此时,P PF∀上G点军品和民品的组合,是生产有效率的一种新的组合,它不仅满足了政府增加军品需求的要求,而且厂商也实现了生产效率。
然而,军工厂商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内部生产资源的配置,实现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军工厂商必须是独立的市场利益竞争主体,不仅可根据市场变化特点自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自负盈亏;二是军工厂商的生产要素可完全在军品和民品两种产品的生产之间进行自由转移;三是军工厂商生产要素在军品和民品两种产品的生产之间转移是没有成本的。
这不仅有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军工厂商独立市场利益竞争主体地位的确立,而且还有赖于政府对国防产权制度、军工标准制度、安全保密制度和军民两用技术制度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增强军工厂商军用和民用资产的通用性。
总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国防工业的生产效率,不能离开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军品科研生产的特殊性,无论如何增强军工厂商军用和民用资产的通用性,都无法完全改变军品生产具有资产专用性和技术保密性等特点。
因此,军品和民品生产的组合完全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使军工厂商的生产有效率,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
就国防工业而言,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要在一定的政府制度安排下,通过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军品和民品组合尽可能地趋近于生产可能性边界。
然而,即使市场机制的作用能确保国防工业的生产有效率,也并不意味着国防工业的资源配置有效率。
军工厂商的生产有效率,表明军品和民品组合处在PP F上,但PP F上军品与民品的组合,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其中只有一种组合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意味着消费者能从军品和民品的消费中获得最大效用。
假定军工厂商的产品消费者仅为政府,且政府的效用目标是通过军品和民品的消费所获得的,分别由安全效用和发展效用构成的综合效用。
图2中的I、I1和I2分别表示政府综合效用无差异曲线。
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军工厂商生产有效率的情况下,军品和民品的组合只有在D处才实现了配置效率,此种情况下的产品边际收益(M R)等于边际成本(M C),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现实中,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错误判断,以及对军工生产的不合理干预,通常使效用无差异曲线处在I以下,如I1。
这时,I1不是同P PF相切,而是相交于A、B两处。
其中,A表示民品生产占用资源过多,B表示军品生产占用的资源过多。
为了弥补政府作用给国防工业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图2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效用曲线在国家面对的安全威胁程度一定情况下,若军品与民品的组合为B,这表明军事生产挤占了过多的民用生产资源,给民用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必然制约政府的发展目标,降低政府的综合效用。
尽管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纷繁复242008 9杂,但政府保持过大的军事需求规模是其主要因素。
当然,政府的军事需求规模的改变,只能由政府来决定,市场机制一般难有作为。
当政府的军事需求一定时,军工厂商可利用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等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民品的生产规模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如图2所示,若军品的需求规模或军工厂商的生产规模为M时,可将民品的生产规模由C增加到C∀,这时军品与民品的组合就由B变为D∀。
D∀是等效用曲线I2与生产可能性曲线P PF∀的相切点,反映的是军工厂商的军品与民品的组合实现了配置效率。
不仅如此,市场机制对军工厂商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还提高了政府的综合效用,它使政府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安全与发展目标。
然而,如果军工厂商生产技术和资源投入等保持不变,要使军品与民品的组合由B变为D∀,这在通常情况下是军工厂商无法实现的。
也就是说,若要使军品与民品的组合由B变为D∀,厂商就必须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或增加资源投入等,使生产可能性曲线由P PF扩展到P PF∀。
厂商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PP F扩展到PP F∀,意味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
而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通常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增加生产资源的投入,采用外延的方式来实现;二是改进技术或改善管理等方式提高生产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内涵的方式来实现。
就军工厂商而言,市场机制作用的引入和发挥,不仅能为其增加投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内在动力,而且能为其增加投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外在压力。
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军工厂商的利益和发展同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厂商在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作用下,不仅有动力,而且有压力采用市场融资等方式,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投资。
这样,军工厂商可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基础上谋求其更大的利益,实现其自身的不断发展。
由于一定时期军品需求的规模是既定的,因而厂商通常只能依靠增加民品生产投入和民品生产规模的方式来谋求自身利益,实现自身的发展。
不仅如此,厂商还有动力和压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厂商能以一定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
由此可见,当军事生产挤占了过多民用生产资源,从而使军工厂商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时,厂商可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扩大民品生产,这不仅使政府的效用获得更大的满足,而且使厂商的生产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图2中的A,意味着军事生产资源投入不足,国防安全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政府的综合效用较低。
这一现象的产生或出现,如果是由于政府的装备购买力低而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所致,那么同样可以通过引入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提高政府的装备购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政府对国防安全的需求。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政府的装备购买能力,一般可采取以下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市场渠道筹措国防费,如发行特别国防债券等,增加装备采购费和提高装备采购规模;二是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打破垄断,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装备科研生产成本和装备采购价格,使既定装备采购费能够获得更多装备。
依靠上述两条途径提高军工厂商军品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厂商配置于军品生产的资源比重,能使军工厂商在生产有效率的前提下,把军品和民品的组合由A变为D,这不仅政府的综合效用得到最大满足,而且厂商的生产资源也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
当然,在上述两条途径中,前一条途径比较适合国家处于战争等应急状态情况下采用,而且通常应当是一种临时性的应急做法;后一条途径则比较适宜国家和平时期广泛采用,而且应该是一种较长期的和稳定的做法。
二、规模效率、竞争效率与市场机制分析和考察国防工业运行效率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从提高规模效率和竞争效率角度来揭示市场机制的作用。
提高规模效率,就是通过军品生产的适度集中,使军品生产以最低的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