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桥镇中心幼儿园师带徒计划袁翠红李爱霞师带徒结对活动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模式,老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新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值得借鉴,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
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和均衡发展,拓宽教师多渠道的培养途径。
为了继续更好地展开师徒结队活动,骨干教师发挥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强帮弱、老带新的活动中,师徒之间认真学习经验,认真学习诱思探究理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强化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创设宽松优雅的良好环境,以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为目标,促进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争做一名继“学习和传授为一体”的新型幼儿教师。
圆满完成并提高各科教育教学工作。
活动目标1、做好骨干教师带领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
2.从教育教学常规各方面指导和规范徒弟们的教学行为,主动为他们排扰解难,指点迷津。
3.每学期指导徒弟备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节课。
听课、评课至少一节,指导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4.在此项工作中师徒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积极探究教学的新方法。
具体内容及措施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创新为切入口,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2.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加强做操常规,增强户外游戏的质量。
3.以多元智能为依托,挖掘园本课程,以尊重幼儿需要为起点,进行科技实验。
4.以诱思探究活动为主题,进行课程改革,使教材多元化、园本化、本土化。
5.积极搞好科研工作,圆满完成园里交给的科研任务,做好优质课评比工作。
6.骨干教师带头做年轻教师的模范,使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参加人员:师:袁翠红徒:李爱霞具体工作安排:(第一学期)九月份:指导把握整册教材,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加强学习,在学习中丰富提高,学习新课程理念。
十月份:师傅上示范课,并听徒弟的课,共同研讨,指导备课。
在教学实践中,提炼教学特色,设立成长目标,使之能轻松驾奴课堂。
徒弟要虚心学习,勤听,勤看,勤问,积极探索。
十一月份:随时随地教研,研究教材、教学、提高专业技能,指导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推荐参评。
不断参加各种教学活动,促进个人素质不断提高。
十二月份:指导制订复习计划,研讨如何上好复习课。
(第二学期)四月份:参加开放周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指导备课。
每月至少听徒弟一节课,并给出详尽的导评,帮助徒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每月安排两节示范课并及时解疑。
五月份:交流教学案例,提出意见,及时整改。
指导徒弟作校内汇报课一节,在大型教学活动中帮助徒弟设计方案,指导徒弟完成上课任务。
六月份:上示范课,听徒弟课,共同研讨。
帮助徒弟选定一项教改实验课题,并给予指导。
七月份:指导制订复习计划,撰写学生寄语、教学及个人工作总结。
篇二:师带徒工作计划焦桥镇中心幼儿园师带徒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的前提下,坚持依法办园,以园为本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技为导向,艺术为特色的办园方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紧紧围绕我园的工作重点,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教育经验,认真学习诱思探究理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强化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创设宽松优雅的良好环境,圆满完成各科教育教学工作。
以“分享、合作、支持”为宗旨,以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为目标,我园开设了师徒结队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个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强帮弱、老带新的活动中,促进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争做“学习和传授为一体”的新型幼儿教师。
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快速成长将会极大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为此,我园实行新老师徒结对计划,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并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平等、和谐的师徒结对仪式后,师徒们相信在同一个平台上,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在帮教过程中,新老教师通过合作交流,双赢共进,从而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在工作中,我们师徒将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活动,通过相互听课、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对新教师来说,是一次次学习、提高的机会,对老教师来说,更是巩固、创新的契机。
希望通过活动,使教师一定会尽快成长,适应、胜任幼儿教师的岗位;我们的老教师也会在帮带的同时总结经验、推陈出新,不断擦出教育教学的火花。
我将定期走进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她们的困惑与需求,并在现场观摩教学中进行指导,将自己好的经验传授给中青年教师;关心指导中青年老师能够主动钻研,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促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快速提升。
师徒结对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幼儿园优质师资的示范辐射作用,有力促进了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年轻教师由职业型向专业型迈进。
二、活动目标1、师傅带领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
用文明的生活观念和良好的师德影响徒弟,并鼓励她认真从事教育事业,做敬业、精业、爱生的典范。
2.从教育教学常规各方面指导和规范徒弟们的教学行为,主动为他们排扰解难,指点迷津。
3.每学期指导徒弟备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节课。
听课、评课至少一节,做到活动前知道,活动后及时评价,共同研究改进措施。
指导徒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4.工作中师徒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带领徒弟提升教育教学先进理念,不断提高、优化、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究教学的新方法。
三、具体内容及措施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创新为切入口,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2.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加强做操常规,增强户外游戏的质量。
3.以多元智能为依托,挖掘园本课程,以尊重幼儿需要为起点,进行科技实验。
4.以诱思探究活动为主题,进行课程改革,使教材多元化、园本化、本土化。
5.积极搞好科研工作,圆满完成园里交给的科研任务,做好优质课评比工作。
6.骨干教师带头做年轻教师的模范,使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四月份:参加开放周教研活动,听课评课,指导备课。
每月至少听徒弟一节课,并给出详尽的导评,帮助徒弟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每月安排两节示范课并及时解疑。
五月份:交流教学案例,提出意见,及时整改。
指导徒弟作校内汇报课一节,在大型教学活动中帮助徒弟设计方案,指导徒弟完成上课任务。
六月份:上示范课,听徒弟课,共同研讨。
帮助徒弟选定一项教改实验课题,并给予指导。
七月份:指导制订复习计划,撰写学生寄语、教学及个人工作总结。
牵手年轻教师我是一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幼儿教师,与年轻的教师一起配班是经常的事。
年轻的姑娘们有朝气、有活力,有新思想、新观念,与她们一起工作和学习非常快乐。
当然由于他们是新手,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老教师有义务引领她们前行,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结合这些年的经历和体会,今天想和大家共同分享和探讨。
班级管理1.坚持“协调原则”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话和处事方式,那么既然走到一起就要相互适应,不能我行我素,应在慢慢的互相磨合中寻求一种适合本班的管理模式。
一般情况下因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刚开始都是沿袭老教师的管理方式,但她们有时候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我们不要一味排斥,可以探讨、可以试行,让效果来说话。
说到常规,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在刚进班时紧抓不放,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开始就把规矩立好,你将享用三年。
但老教师在抓的同时别忘了与年轻教师统一思想,要把自己的做法、想法都告诉年轻教师,让他们理解、领会、认同从而主动配合,避免出现1+1=0的结果。
例如:排队做操、进教室(要求——眼睛可以东张西望,但不要停下脚步;进教室后安静休息,让小汗珠偷偷跑掉),收发本子和彩笔(按一定顺序听口令拿和收),吃点心喝水、进午餐(小腿放平,身子贴紧,安静进餐),放学(不离开座位,可以说悄悄话、做手指游戏)等等。
总之一句话:班级的两位老师要互相协调,步调一致。
2.采取“懒人原则”那怎么懒?什么时候懒呢?我一般的做法是:她上课我坐办公室,她整顿常规我不帮腔,她一人能做的事我绝不插手。
为的就是让年轻教师既没有依赖又没有压力,甩开膀子尽情发挥,让她自己去经历、去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当然老教师坐在办公室备课、批改练习的同时,要耳听八方,必要的时候做点小记录,待年轻老师组织活动结束后,找个恰当的时机与之交流得与失,帮助她总结经验和教训。
教育教学1.经常探讨,取长补短年轻教师有干劲和冲劲,缺乏的是实际经验。
他们所掌握的更多的是各类教参书上的活动方案,这些案例往往很简洁,有时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融入自己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而年轻教师本身的知识经验又不足以帮助她进行拓展和丰富。
所以,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经常和她们聊聊教学中的方法和技巧,互相说说各自组织的活动,哪怕是失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的拿出来议一议,这样在探讨过程中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
2.指引方向,积极把关现在的教参书种类很多,但给我的感觉不精。
我们最早使用的人教版,虽然没有现成的教案,每一节课需要自己备,但知识点很足。
所以我总是建议年轻老师把这些书借过来放在身边,会给自己很大帮助。
特别是科学领域,它的知识量很大、很精准。
年轻教师可以告诉我们怎样上网、怎样淘宝,同样我们可以告诉她们这个活动可以在哪找到参考。
还有一点,就是要特别关注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原则错误,一定要当场指出,以免孩子们接受错误知识。
家长工作1.信息要交流年轻教师刚开始总有点怕与家长长时间交流,因为怕没话可说。
其实,孩子在园的各方面情况每个老师会掌握得不尽相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把各自的信息相互交流,这样你在与家长交谈时有据可依,话自然就多了。
交流多了,了解就多,彼此间关系就融洽。
有时候家长还会交待一些小事给我们,而我们经常会因为忙碌忘却了,在家长的心中就留下了阴影。
那避免这种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互相通气,互相提醒。
3.机会要创造现在的年轻教师其实很有亲和力,深得许多家长的喜爱。
作为老教师要多为她们创造机会与家长交流,刚开始可以陪同一起面对家长,帮助她们完善话题,让她们一步步脱离拘谨,走向自然。
快乐生活1.树立正确的观念生活是一门学问,快乐的生活要靠自己经营。
一方面它依赖于经济基础,但更取决于自己的生活定位。
说得书面一点就是价值观、人生观,通俗一点其实就是:你想怎样花自己的钱,过怎样的日子?女人爱美,女教师也爱漂亮,那漂亮的标准是什么——得体、大方。
在这方面,我还想套用一句广告词: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因为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偶尔奢侈一下,潇洒一下,调剂一下生活也未尝不可,重要的是把握住生活方向。
2.保持良好的心态俗话说得好:“知足常乐”。
我的理解是不管遇到什么事(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成长等等),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要钻牛角尖,跟自己过不去。
开心的时候,与人分享;烦躁的时候,听听音乐;苦恼的时候,找人聊聊;困难的时候,接受帮助。
这样,我们互相之间关系才会更亲密,每一天的日子才会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