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张艳玲(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摘要: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达到本科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包括进行反思教学实践、以科研促成长和建立平等合作的教师文化三方面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09)05-0097-03一、研究背景及原因新升本科院校是指在世纪之交前后,由原来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
就全国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20%以上(唐国华,2006)。
升本扩招后,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部分教师忙于上课,很难抽出时间长期脱产外出进修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师进修模式(郭新和,2003)。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基础课程,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以往的专科英语教学,又与老牌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急需转变,因此新升本科院大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尤为重要。
教师专业化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教育思潮,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当前实施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
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个体发展、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有直接影响。
因此本文以教师专业化为背景,通过分析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特点,以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为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一些拙见。
二、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特点新升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科研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数量不足,基础薄弱据资料统计,新建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与普通本、专科学生之比离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相差很大(唐国华,2006)。
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引进力度,但由于扩招速度比较快,加上教师考研读博等因素,教师数量还是不够。
教师数量的不足,导致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不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
另外,原来专科英语教师直接转为本科大学英语教师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与本科学校教师比有较大差距,教师队伍的基础比较薄弱。
(二)结构不合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偏大。
虽然高学历、高职称并不就等于有高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但是毕竟高学历教师本人经过了较长的持续学习和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的学识水平,高职称教师则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做出了相应的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
(三)科研水平较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一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科研与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及自身素质的关系,因而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当有限;其次不少教师没有明确的科研方向,更没有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因此问题研究不深入;还有大多英语教师的合作意识差较弱,缺乏合作精神,使科研水平难以提高。
(四)专业化意识淡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倡“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新升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如何实现专业化问题,在当前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缺乏专业意识。
大家对教师专业性质的认识各式各样,或将教师专业等同于一般职业,或将教师专业等同于知*收稿日期:2009-02-22作者简介:张艳玲(1976-),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工学院讲师。
识技能的传授,或将教师专业等同于教书育人(汪莹,2000)。
(五)本科意识差,缺乏竞争意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专任教师中多数是升格前的专科学校教师,很少参加对外学术交流。
升格以后,学校在增强本科意识方面虽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一部分教师本科意识差,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原来的专科教学的层面上,不能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
三、培训模式(一)进行反思教学实践,提高本科意识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可以说,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手段,是教师自主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基础薄弱,在他们中间进行反思教学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其教学教育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其进行自省,提高专业化发展。
关于具体的操作,笔者有以下建议:选择典型的反思案例。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行动录像、课堂录音、教学日志日记、教学个案、教案、教学小结等都可以作为反思的对象,可以以教研室或教学小组为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讨论,发现优点长处,同时对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当然,案例反思的过程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直面问题的,因此应该建立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反思教学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利用反思结果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反思过后得出结论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改进。
从教师反思角度来看,其最终目的是要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或调整反思,最终目标指向教师行为的改进。
通过反思改进教师实践行为是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树立“改进是最重要”的意识,为教师的改进行为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形成一种改进的行动模式。
3.2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专业意识科研对于高校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
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认为教师拥有并抓住研究的机会,将赋予教师个人工作生命力和尊严(宁虹,2002);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不仅明确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概念,而且鼓励教师们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去,他认为研究是教师解放之路(高慎英,1998)。
当然,科研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而言,显得更具“难度”,相对教学总是“滞后”一些。
有的渴望搞科研,但专业基础不够厚实,方法不当;有的科研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缺乏学术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总地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水平较低,缺乏较多的知识积累,在课题的选择、研究的方法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
于此笔者认为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科研力量的优化组合,明确科研方向,构建英语教师科研团队,有计划地培养年轻科研骨干构建科研团队,同时以科研梯队、课题组等科研组织为依托,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从而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另一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潜力,提高他们科研的积极性。
3.3建立平等合作教师文化,共同进步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反思能力等,并不完全都靠自身,需要在不断地向同事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有学者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最理想的方式是小组的教师相互合作、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方式,这种合作为教师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机会。
有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合作的教师文化。
平等的交流除了表达教师合作的一种态度之外,还为教师的群体共同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一般的教师交流中,平等的交流多存在于资历相当的教师之间,资历不同的教师之间呈“上对下”关系,尤其在新老教师帮教中特别突出。
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是与新教师有一定的差距。
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居多,发挥青年教师的特点尤其重要,因此培养平等的合作交流文化不容懈怠。
笔者建议在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中建立成立横向教学教研组织,在同一水平的教师中开展交流活动,与原有的老中青纵向交流相辅相成。
另一方面,在教师中提倡平等交流的态度,这比建立组织更重要。
4.结语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因为特殊学校发展阶段具有了不同于老牌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特点,我们只有针对其特点有目的地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改变完善他们的教育理念和观点,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才能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达到本科大学英语的教学标准。
第五期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Newly Built UniversitiesZHANG Yan-ling(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yang 455000,China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undergoes the crucial ro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guarantee its meet of the requirement of undergraduate level.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taff,the article proposed three pieces of advice,including:to conduct reflection teaching practice;to enhance the research level;to establish equal and co-operated teachers'culture.Key words:newly built 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ollege English teachers参考文献:[1]於荣.关于培养科研型教师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0(4):13.[2]贾爱武.外语教学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61-66.[3]唐国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2006(8).[4]于兰.论外语师资培养与反思性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5]郭新和.“专升本”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6]王雪梅.教师职业专业化研究文献综述[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12).[7]汪莹.素质教育实践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6.[8]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03(4).[9]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解与可行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2(1).[10]高慎英.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3).张艳玲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