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p q
人造卫星选择题专题练习
1.如图,地球赤道上山丘e ,近地资源卫星p 和同步通信卫星q 均在
赤道平面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e 、p 、q 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
为v 1、v 2、v 3,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 1、a 2、a 3,则
A .v 1>v 2>v 3
B .v 1<v 2<v 3
C .a 1>a 2>a 3
D .a 1<a 3<a 2 2.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 和100km ,运行速率分别为v 1和v 2。
那么,v 1和v 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
A .1819
B .1819
C .1918
D .1918 3.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 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4.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 1和T 2。
设在卫
星l 、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 1、g 2,则
A .
B .
C .
D . 5.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于太阳内部的核反应而使太阳发光,在这个过程中,太阳的质量在不断减小.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若干年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情况与现在相比( )
A.运动半径变大
B.运动周期变大
C.运动速率变大
D.运动角速度变大
6.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
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飞船变轨前后的速度相等
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超重状态
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342121⎪⎪⎭
⎫ ⎝⎛=T T g g 341221⎪⎪⎭⎫ ⎝⎛=T T g g 21221⎪⎪⎭⎫ ⎝⎛=T T g g 22121⎪⎪⎭⎫ ⎝⎛=T T g g
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7.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 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8.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
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象。
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T /T 0)。
纵轴是lg(R /R 0);这里T 和R 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
半径,T 0和R 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下列4幅图中
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9. (2013·重庆模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消息称,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二号卫星系统今年起进入组网高峰期,预计在2015年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此系统由中轨道、高轨道和同步轨道卫星等组成。
现在正在B 同步轨道上。
目前我国的各种导航定位设备都要靠美国的GPS 系统提供服务,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均为20 000 km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北斗一号系统中的三颗卫星的动能一定相等
B .所有GPS 的卫星比北斗一号的卫星线速度大
C .北斗二号中的每颗卫星一定比北斗一号中的每颗卫星高
D .北斗二号中的中轨道卫星的加速度一定大于高轨道卫星的加
速度
lg(T /T 0) lg(R /R 0) O 1 2 3 1 2 3 lg(T /T 0) lg(R /R 0) O 1 2 3 1 2 3 lg(T /T 0) lg(R /R 0) O 1 2 3 1 2 3 lg(T /T 0) lg(R /R 0) O 1 2 3 1 2 3
参考答案:1、B 2、C 3、D 4、B 5、AB 6、C 7、D 8、9、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