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收支顺差与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联系
摘要:
中国,随着实现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大历史转变。
在这30多年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近十年内,我国要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风云变幻,我国国际收支也呈现出新特点:随着国内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我国出口增长放缓,进口上升较快,货物贸易顺差由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转为有所下降顺差,但总体上确实在不断增长。
也因为如此,面对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国外对我国人民币的升值提出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将该如何处理国际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贸易顺差
正文:
汇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的供求变化,而影响外汇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请看表1和图1:
表1 2004-2010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
图1 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及其与GDP之比
由图1和表1可知,自200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在不断扩大,从2004年到2008年5年间,收支顺差翻了一翻,虽然,总体上,2007至2009年国际收支总顺差持续超过4000亿美元,处于历史上的较高水平。
而经历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有所减少,但是201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总体继续企稳复苏,我国涉外经济活动在上年同期较大幅度下滑的基础上,呈现恢复性增长的态势。
由此可得,我国国际收支仍然保持“双顺差”格局,顺差总体上还保持增长的趋势,国际收支状况仍然继续改善。
.
而理论上,对国外的支付形成对外汇的需求,从国外去的的收入形成对外汇的供给。
如果一国出现收支逆差,意味着该国的外汇需求将大于外汇供给,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外汇汇率的上升、本币汇率的下跌;反之,
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该国的外汇需求将小于外汇的供给,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外汇汇率的下跌,本币汇率的上升。
中国自入世以来,对外贸易顺差保持着长期增长的状态,理论上,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长期增长的贸易顺差会使得中国外汇的供给过多,要大于中国对外汇的需求,在不考虑其他存在的条件因素下,必然会导致外汇汇率的下跌,本币汇率的上升。
由此可见,长期的贸易顺差增长会推动人民币汇率的上升。
而在国内,大部分经济学家主张渐进的升值,每年不超过10%,这样做符合国内经济调整节奏;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人民币应当进行一次性升值,有报道称发改委主张一次性升值15%,以后不再进行升值,以达到抑制热钱流入的预期的效用;另有个别经济学家认为,国内经济发展已面临拐点,一旦拐点出现,人民币就会面临贬值的风险,可以略加升值。
人民币升值与汇率上升,有利有弊,关键在与我们怎么应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国际各方面的发展形势的关系。
而对于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从理论上来讲,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相对外汇的汇率就会下降,而本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会相对上升,出口量会因此而减少,而对于进口产品,人民币汇率上升意味着人民币对于国外产品的购买力上升,同单位的货币量能购买更多的进口产品,这会使得贸易顺差会缩小甚至收支持平或贸易出现逆差。
此外,除理论分析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发挥着调节的作用:一是,汇率变化反映了外币供求程度,企业和家庭就能及时调整其策略,更为有效率地利用外币。
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借助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容易,国内企业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就越小。
这不利于国家的竞争力的长期发展。
二是,在固定汇率下,升值压力会被转化为通涨压力——外汇占款导致货币供给量上升,带来通涨压力。
而通过发放央行票据来回笼外汇占款的做法不具持久性,并将导致政府财务负担的上升。
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会缓解升值压力向通涨压力的转换——人民币升值会对国内价格形
成向下的压力,由于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货币升值将使进口价格降低,因此可能压低国内价格。
参考网站: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model_safe/index.html 参考文献:《国际金融(第三版)》邵学言、肖鹞飞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暨城市房地产调控研究报告》王杰
《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10年上半年)》
《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