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 页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6.1平均数一、基本知识1、算术平均数:一般的对于n 个数x 1,x 2,x 3……x n ,我们把)(121n x x x n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2、平均数的意义: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度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2)新数据法;取标准数据a ,算出数据与a 的差)(1;;//2/1//33/22/11n nn x x x na x x a x x a x x a x x a x ⋯+++==-⋯=-=-=-则4、加权平均数:若n 个数据:x 1,x 2,x 3,…x n 的权威w 1,w 2,w 3,…w n ,则:n321332211w ⋯++⋯+++w w w w x w x w x w x nn(其中w 1+w 2+w 3+……w n =n)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权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算数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特例)。
二、知识理解巩固与拓展提高1、甲、乙两位同学本学年11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统计如图6.1.1所示。
(1)分别求出他们各自的平均分(精确到个位)。
(2)请你从中挑选出一人参加竞赛,说明挑选的理由。
2、八年一班每位同学从长跑、篮球、 铅球、立定跳远中选一项训练,训练前后都进行了测试。
现将项目选择情 况及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成 绩整理后做出的统计图6.1.2,。
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长跑训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该班共有 学生 人。
(2)求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人均进球数;(3)根据测试资料,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的人均进球比训练之前均进球数增加了25%,请求出参加训练之前的人均进球数。
训练后篮球定时定点投篮测试进球统计表3、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的平均数是2,则x 1+3,x 2+3,x 3 +3,x 4 +3 的平均数为 。
4、为了解八年级学生数学基本功情况,从两个不同的学校分别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数学基本功比赛,其中A 校40人,平均成绩为85分;B 校50人,平均成绩为95分。
(1)小李认为这两个学校的平均成绩为 分)(90)9585(21=+。
他的想法对吗?若不对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2)其他条件不变,当A 校抽查的人数为多少人时,所抽查两校学生的平均成绩才是90分? (3)根据(1)(2)的结论,已知数据:a 1,a 2,a 3……a m ; b 1,b 2,b 3,……b n ; c 1,c 2,……c p ; d 1,d 2,……d q ;每一组数据的平均分分别为:a 、b 、c 、d 。
问当m 、n 、p 、q 满足什么条件时,将这四组数据合为一组,他们的平均数为)(41d c b a +++ 。
5、一辆汽车从甲到乙的速度为m 千米/时;从乙返回速度为n 千米/时;则汽车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6、 吗?说明理由。
数。
你认为这句话正确不小于他们的几何平均:两个数的算数平均数的几何平均数;想一想、叫做我们把b a ab7、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x 分,如果另外5个人平均成绩为84分,那么整个组15人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进球数(个)8 7 6 5 4 3 人数214782O135 79118991 93959799 甲 乙 6.1.1图立定跳远:20% 长跑 10%铅球 6.12图第 2 页 共 2 页8、七年1班为了在王强和李军同学中选出班长,进行演讲和民主测评活动,A 、B 、C 、D 、E 五位老师为评委对两人演讲打分,该班50名同学分别对两位同学按“好”“较好”和“一般”三个等级进行民主测评。
统计结果如图。
积分规则(1)演讲得分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分;(2)民主测评分=“好”票数×2分+“较好”×1分+“一般”×0分。
(3)综合得分=“演讲”得分×40%+“民主测评”得分×60%。
解答下列问题:(1)演讲得分,王强得 分,李军得 分。
(2)民主测评,王强得 分,李军得 分。
(3)本次谁能当上班长。
为什么? 演讲得分表AB C D E 王强 90 92 94 97 82 李军 89828796919、如果x 1 与x 2 的平均数是4,那么x 1 +1 与x 2 +5的平均数为 。
6.2中位数与众数一、基本知识1、一般地,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3、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唯一的,但众数可以不唯一,也可能没有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但它们描述的角度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具体来说,它们分别代表“一般水平”“中等水平”和“一般水平”。
(1)平均数是最常用的一个代表值,它充分利用了全部数据信息,但容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2)当数据中有极端值时候,往往选择中位数代表“平均水平”好些,中位数常用来描述“中间位置”或“中等水平”,它受极端数据影响小,但是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3)当描述同类产品哪个销售量最大,同学中哪个年龄的人最多以及进行民意测评,人们最关心的是众数。
但众数可能不唯一,而且当数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同时,众数意义就不太大了。
二、知识的理解、巩固及拓展1、三个生产日光灯的厂家宣称,他们生产的日光灯在正常情况下,风管使用寿命为12个月,工商部门为了检查他们宣传的真实性,从三个厂家各抽取11只日光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甲厂 7 8 9 9 9 11 13 14 16 17 19 乙厂 7 7 9 9 10 10 12 12 12 13 14 丙厂77888121314151617(1)对这三家,分别利用了统计中的哪一个特征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进行检测的。
(2)如果三种产品的售价一样,作为顾客的你选购哪家的产品?并说明理由。
2、某校举行实践操作技能大赛,所有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表。
分数 7.1 7.4 7.7 7.9 8.4 8.8 9 9.2 9.4 9.6 人数1232154651(1)本次参赛学生成绩的众数是多少?(2)本次参赛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3)肖钢同学的比赛成绩是8.8分,能不能说他的成绩处于参赛选手的中上游水平?为什么?3、一组数据1,2,a 的平均数为2,另一组数据-1,a ,1,2,b 的唯一众数为-1,则数据-1,a ,1,2,b 的中位数为 .4、如图所示的条形图描述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情况,则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为 ,众数 。
5、某公司33名职工的月工资如下表, (1)求该公司职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副董事长的工资从5000元提到20000元,董事长的工资从5500元提到30000元,那么新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又各是多少?(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 职务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总经理 经理 管理员 职员 人数 1 1 2 1 5 3 20 工资55005000350030002500200015006、如图是某射击选手5次设计成绩的折线图,根据图示信息,这5次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7、8B.7、9C.8、9D.8、10 7、某中学排球队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表: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是( )年龄(岁) 12 13 14 15 人数(人)1254等级 票数 4044 743 2日加工零件天数2468 10 4 5 6 7 8第 3 页 共 3 页A .12岁 B.13岁 C.14岁 D.15岁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知识点:求统计图中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知识巩固与拓展:1、对某校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质监测,成绩记为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求这些学生的平均分和众数。
2、某饮料店为了解本店一种罐装饮料上半年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8天该种饮料的日销售量(单位:听),结果如下:33,32,28,32,25,24,31,25。
(1)这8天的平均日销售量是多少听?(2)根据上边的计算结果,估计上半年(按182天计算)该店能销售该种饮料多少听?3、八年一班积极响应团委号召,每位学生都向希望工程捐书,全班40人共捐书320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阳、王亮两位同学各捐书50册,班长统计全班捐书情况如下表,其中一部分被污染了。
(1)分别求出该班捐7册和8册图书的人数。
(2)请计算出捐书册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判断其中哪些统计量不能反映该班同学捐书数的一般情况,并说明理由。
4、甲、乙两队在做团体表演,两队的年龄(单位:岁)分别如下: 甲队:13,13,14,15,15,15,15,16,17; 乙队:3,4,4,5,5,6,6,6,54,57;(1)分别计算出两队年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甲乙两队年龄的平均数能代表他们各自年龄特征吗? (3)如果不能,哪个数据能代表。
5、学校组织的竞赛,每班参加人数相同,成绩分为A 、B 、C 、D6、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分别为:100、90、80、70分;7、学校将1班2班的成绩整理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1)此次竞赛2班成绩在C 级以上(包括C 级)的人数为 。
(2)请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平均分 中位数 众数 一班 87.6 90 二班87.6100(3)请从不同角度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2班的成绩②从平均数和众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2班的成绩 ③从B 级以上(包括B 级)的人数的角度来比较1班2班的成绩。
8.某校24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每人植树4~7棵,活动结束后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类:A 类4棵、B 类5棵、C 类6棵、D 类7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如图所示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图;(2)写出这20名学生每人植树量的众数和中位数;(3)估计这240名学生共植树多少棵?9.空气质量状况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统计了2013年每月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整理后制成如下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市2013年每月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天数的中位数是 天,众数是 天; (2)求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 的圆心角的度数;册数 4 5 6 7 8 50 人数 68 15 2 1 2 3 4 3 12 分数 人数4分30% 3分 42.5%2分 1分 等级人数O 24 6 8 10 12 ABCD61225A 级 44%D 级16% C 级36%B 、4%第 4 页 共 4 页(3)根据以上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请你简要分析该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字数不超过30字). 6.4数据的离散程度 一、基本知识 1、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成为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