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月宣传手册

质量月宣传手册


质量与生活质量与生活-衣
服装的安全指标 消费者选购服装时一定要留心服装的五项安全指标:色牢度、 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气味、PH值。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并开始 实施。其中将纺织产品分为A、B、C三大类,分别是婴幼儿用 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同时,《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服装的色牢度、甲醛含量 、偶氮染料、气味、PH值五项安全指标进行了明确限定。从 2006年起服装企业必须在服装上标注“GB18401—2003”和各 项安全指标。 提醒大家:“选择服装别忽视这五项安全指标。”
质量知识、方法与技术
5、质量标识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
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 明标志。它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 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 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 圆形,意为保护。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 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 白色,底色为绿色。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 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 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 ,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 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 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有效 期为三年。
质量知识、方法与技术
2、质量经营 质量经营
质量经营就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经营,是各类组织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质量经营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类 生活对质量的依赖,消费者权益运动的高涨,各国政府质量监管 的强化,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环境和资源压力的日益增大。 质量经营的基本理念体现于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即发顾客为关注 焦点、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以 事实为决策依据、互利的供方关系和持续改进。 质量经营的成效可以概括为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 跨度和员工的活性化等几个方面,其有效性已被世界各国的实践 所证明。第一,质量经营的最直接的成效是质量水平的提高。第 二,质量经营有助于实现更低的成本。第三,质量经营会带来更 高的收益。第四,质量经营能够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第五, 质量经营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员工。
质量知识、方法与技术
4、服务的质量特性
相对于产品来说,服务的质量特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的服务质量特 性可以观察或感受到,如等待时间的长短;有的服务质量不能观察到,但又 直接影响服务业绩的特性,如报警器的正常工作率;有的服务质量特性可以定 量地考察,如等待时间;有的服务质量特性只以定性地描述,如卫生等。服 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性。是指某项服务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它是服务质量中最基本 的特性。 (2)时间性。是服务在时间上能够满足顾客需要的能力。 (3)安全性。是指服务过程中顾客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伤害和损失的特征。 (4)经济性。是指顾客为了得到不同服务所需费用 的合理程度。 (5)舒适性。是批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 (6)文明性。是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
质量月活动的实践证明,每年集中一段时间、 确定一个主题,围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动员 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 地开展质量月活动,对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推动质 量振兴事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 现实意义。 近年来,质量月活动正在形成自身的特点和发 展趋势。质量月活动不需投入很大,却可产生推进 质量振兴的社会效益,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推 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自愿地参与、开展质量 月活动,重视质量的风气逐渐增强,促进了产品质 量安全的不断提高。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 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 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 质量允许范围内,安全质量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 品(食品)标准》的农、牧、渔产品(食用类,不包 括深加工的食品)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 害农产品标识的产品。 广义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自然 食品、生态食品、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等。这类 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地使用 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 加剂等,它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但比绿色食品 标准要宽。 无公害农产品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 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普通食品 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由农业部门认证,其标志的使用期为 3年。
质量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993年10 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 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原产地域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 原产地域产品 域的原材料,按照传统工艺在特定 地域内生产的,质量、特色或者声 誉在本质上取决于原产地域地理特 征,并依照本规定经审核批准以原 产地域进行命名的产品。
由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 进委员会颁发,标志下方的时间 指名牌 产品的有效期限。获得中国名牌的产品 通过了包括市场评价、质量评价、发展 评价和效益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严格 的综 合评价,其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水平 、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应在行业中名列前 茅。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自动 享受免检待遇。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公布 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 《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
从质量和顾客的关系看,提高质量是顾客满意的保证。只有不断地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满足顾客变化的期望和要求,实现顾客满 意和顾客忠诚,同时会给企业带来增长和赢利。 从质量和其它相关方关系看,只有合法经营并持续提供给社会所需要 的产品和服务,组织才会持续发展,才会给政府交纳更多的税收,同时 供应商也会有持续经营的机会。社会作为相关方对组织提出 了更高的要 求,组织只有很好地承担和履行了社会所要求的责任,才能名持续稳定 地发展。
历年质量月活动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978年:生产优质品光荣 生产劣质品可耻 1979年:努力生产一等品和优质品 向国庆三十周年献礼 1982年:求实际效益,让用户满意 1983年:坚持质量第一,提高经济效益 1993年: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迎接复关 1994年:向质量要效益 1995年:质量—名牌—效益 1996年: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向集约型转变 1997年:让《质量振兴纲要》深入人心 1998年:质量振兴 人人有责 1999年:创造高质量,迎接新生活 2000年:质量—新世纪的呼唤 2001年:新世纪 新质量 新生活 2002年:讲诚信,保质量 2003年:坚持以质量取胜,提升竞争实力 2004年:人人创造质量 人人享受质量 2005年:奉献优质产品 构建和谐社会 2006年: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 2007年:质量安全,共同的责任 2008年: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009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质量知识、方法与技术
3、产品的质量特性 产品的质量特性
对于产品来说,通常其质量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性能。性能是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如钟表的走时准确,电冰 箱的冷冻速度等等。 (2)寿命。寿命是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3)可靠性。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 力。 (4)安全性。安全性是产品保证顾客的生命不受到危害,身体和精神不受到伤害, 以及财产不受到损失的能力。 (5)经济性。经济性是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 面的特征。
2009年质量月宣传手册 2009年质量月宣传手册
项目协调部 2009年9月
质量月的由来 质量法律法规 质量知识、方法与技术 生活与质量
质量月的由来
质量月(Quality Month)是指在国家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倡导及与其 他有关部门的共同部署下,由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全 民族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的一年一度的专题活动。 经国务院批准,从1978年9月开始,确定每年的9月份为全国质量活动宣 传月(简称质量月)。1978年至1984年,连续7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质量月 活动。 1985年-1992年我国没有举办“质量月”活动。但在此期间,以往“质 量月”活动中的有关内容,如:QC小组交流会、质量管理教育与培训等,一 如既往地进行。 1993年9月,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联合举办了自1985 年以来的第一次“质量宣传月”活动。1996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质量振 兴纲要(1996年~2010年)》,明确规定了每年9月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 因此,从1997年开始,我国又恢复了一年一度的质量月活动,由国家质检总 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布署。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叫法,这一名词是 有机食品 从英法Organic Food直译过来的,在其他语言中也有 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的。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 上的概念。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给有机食品下 的定义是: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 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 的一切食品和农产品。 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认证标准 中有机食品的定义是: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 据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 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等。包括粮食、蔬菜 、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等。 有机食品与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最显著差别 是,前者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 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 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食品的 生产要比其他食品难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 ,采用相应的替代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