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前言: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多,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教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教育行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供从事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参考。

引言:随着劳动人口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减缓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的学生比例在逐年增加,這些学校的学生相比较本科学生具备的是对专业技术的掌握,高职院校教育属于我国教育的新类型,应当肩负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责任。

一、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模式上有缺陷
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自上而下发展的,由政府带动各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只是一个发展的形式。

例如,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工作都是在就业的基础上,很少有学校对如何创业开展教育,在某种层面上把创业当成是少数人的才能进行的事业,没有引导学生树立人人都能创业的意识。

在知识教育中更是没有将创业与之相融合,一般高职院校进行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都只是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忽略了创业教育的灵活性。

(二)创业课程的实践体系不够科学
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发展模式,从小学教育一直渗透到研究生教育,而国内的创业教育主要在全日制本科学校实行,近几年逐渐发展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

例如,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实践体系中,都是创业指导教师根据课本知识点的讲解,随后创业指导教师或是辅导员布置相关的创业任务,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最后写一份实践报告作为期末成绩。

这样的创业课程实践方式并不能为创业带来多大的启发和实践性的教育,只是完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个形式。

(三)大学生创业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风险,导致一些大学生可能有很好的创业想法和理念,但是在创业的种种困难面前放弃了,而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是减少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有效保障,但是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并不够完善。

例如,缺乏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支持,是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投资机制,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形式单一,尽管可以申请
大学生创业补助资金,但是申请的时间和过程较长,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尽管政府已经在建造了一些大学生创业保障机构,但是很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并没有大力实施,造成了大学生的创业成本高的现象,使得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创业。

二、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
(一)开展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一些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对接,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一些发达国家在校企联合办学方面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国内的高职院校教育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合的校企联合办学方式。

例如,铁路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和铁路集团一起开展联合办学,建立政府、学校和企业的三方教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实际创业能力的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签订协议,如订单培养人才、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等,并确定好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做到在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中都能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能够让高职院校在培养创业人才上做出新的榜样和表率,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还可以转变当下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使其不但可以推进就业还可以推进创业。

(二)改善创业课程的实践体系
创业本身就包含了创新,没有创新意识在创业的道路上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阻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改善创业课程的实践体系,做到真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例如,应当设立科学的课程来开展创新实践体系,建立创业理论知识、创业活动实践、创业实践演练、创业情况总结四个板块,创业知识板块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的心态与技巧,创业活动实践板块帮助学生锻炼实际的创业能力,创业实践演练板块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培养创业能力,创业情况总结板块总结学生在创业中的表现,方便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善。

(三)搭建创业平台
高职院校应当为大学生的创业搭建一个平台,方便大学生创业。

例如,在学校内提供一些大学生创业的交流平台,方便大学生对创业想法进行沟通,方便有相同志向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合作。

总结: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增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形式,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需要具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

尽管在目前的大学生创业中高职院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总体的教育发展趋势面前,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展开更加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