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新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新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新进展郭安定(综述)闵大六(审校)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以后靶向性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较少作用于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分子靶向治疗的问世,不仅改变了传统化疗药物治疗模式,而且提高了某些肿瘤治愈率。

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和性质不同,本文就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靶向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1单克隆抗体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1.1抗cD20单抗(Rituximab)RituximaI)是一种人鼠嵌合型的抗CD20单抗,商品名为美罗华,它与B淋巴细胞上cD20抗原结合,通过cDc和ADcc作用导致细胞溶解,并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1997年Rituximab被FDA批准用于惰性淋巴瘤,随后研究证实其单药或联合化疗对初治或复治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均有显著疗效。

以Riluximab为基础的疗法为NH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1.1.1Rituximab单药治疗临床试验表明Ritu)【imab单药治疗复发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总有效率可达50%。

colombat等…将其用于一线治疗滤泡淋巴瘤,取得了80%的总有效率。

很多研究说明Rituximab单药治疗NHL安全有效。

1.1.2R—cHOP联合治疗czucezman等用美罗华加cHOP方案治疗40例低度恶性B细胞型NHL,总有效率为95%,其中完全缓解为55%,部分缓解为40%,到治疗失败的中位时间超过29个月。

另外国内外进行的美罗华联合氟达拉滨、IcE、MINE等化疗方案也取得显著疗效∽~。

,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I.1.3Rjtuximab联合IFN一仅、沙利度胺治疗Dav诗等研究了美罗华联合IFN—q治疗38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cR为11%、PR为34%,1r口达25.2个月。

Kaufmann等、4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联合美罗华+沙利度胺治疗16例复发难治性McL患者,总有效率81%,5例cR、8例PR,中位‘Im)20个月。

作者单位:233007安徽省蚌埠医学院肿瘤内科・323・1.1.4Rituxjmab联合其它单抗治疗LJeonard等怕1以Epratuzumab(cD一22单抗)与Rituximab联合治疗21例复发性或难治性滤泡型淋巴瘤,15例患者完成治疗,10例有效(6例达CR、3例达cRu、l例达PR)。

毒副作用和单一用药相比没有增加。

治疗后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

说明联合治疗比单一用药具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且疗效持久。

1.1.5Rituxjmab与净化治疗因CD20抗原的特异性,仅表达于前B和成熟B细胞,而不表达于造血干细胞和其它造血细胞系统的细胞。

近年来国外的临床研究显示美罗华可作为体内净化剂去除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中污染的肿瘤细胞。

Mag一钊等报道对15例骨髓侵犯和PCR检测阳性的套细胞性或滤泡性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进行体内净化,患者首先接受2周期的高剂量CTx和Ara—C化疗+G—CSF动员,美罗华共输注6次,结果美罗华组细胞采集物中PCR转阴率为93%,而对照组仅为40%(P<o.05)。

该研究认为美罗华作为体内净化剂是安全有效的,明显降低了治疗后的复发率。

Voso等对18例淋巴瘤体内净化的结果亦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

1.1.6Riluximab与RT—PEPC节拍疗法节拍治疗(met—mnomict}Ierapy):相比于传统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化疗,节拍化疗指采用小剂量化疗药即相当于常规剂量的l/10~l/3,较频繁给药的化疗方法,其原理是抗肿瘤血管生成和减少耐药。

节拍化疗与其他方法,如分子靶向药物等合用,被称为节拍疗法。

J.Ru醐等在一项Ⅱ期临床试验中联合PEPc+美罗华+沙利度胺组成RT—PEPc节拍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McL,客观缓解率(0RR)达73%(CR40%、PR3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I,rP)15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I%,2年总生存期(0S)达67%。

1.1.7Rituximab与AscT治疗后进展NHI.的治疗Tsai等对高剂量化疗和自主造血千细胞移植后进展的7例中度恶性NHL采用美罗华治疗,结果经l周期(4次)美罗华治疗后评价,总有效率86%,再经4周的美罗华治疗后。

总有效率达100%,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4例;中位‘rrP197d。

1.1.8Rituximab与放射免疫治疗zev“n(”Y—ibritu—momab)和Bexxar(”。

I—tositumomaI))是临床常用的两种用于放射免疫治疗(RIT)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cD20单抗。

万方数据・324・G0rdon等报道在Rjtuximab治疗失败的患者,应用zevalin仍然可以达到46%有效率。

w㈦g等报道用zevilljn治疗5l例NHL患者,总有效率67%(cR26%);在低度恶性NHL,其总有效率高达82%(CR26%),而且比较zevalin联合Rituximab与单用Rituximab的作用后,显示前者有更高的0RR(80%对44%,P<0.05),CR(2l%对7%,P=O.06)。

Vose等17“o在三个多中心研究中也有力地证明了Bexxar治疗低级NHI.的疗效。

1.2抗cD80单抗(Galiximab)Galixi眦b(IDEc—144)是一种猴源性的抗CD80单抗,其抗肿瘤活性与ADcC作用有关。

体内、外实验表明Galiximah与利妥昔单抗的抗肿瘤作用强度相当且有协同效应。

在对复发难治性滤泡型淋巴瘤患者进行的多中心L/Ⅱ期临床试验。

91中,35例患者中,绝大多数病程为Ⅲ或Ⅳ期,总有效率11%,2例cR和1例PR,12例sD,但有约50%的患者病情指征减轻。

在另一项多中心的L/Ⅱ期临床试验¨o中,对caJiximab与利妥昔单抗联用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其中I期临床试验中共有12例患者参加并完成了该项实验,获得cR和cRu人数为3例,PR为4例;在Ⅱ期临床试验中,64例患者接受了Galixim址)和利妥昔单抗的联合治疗,0RR为64%,包括cRl7%、cRul6%、PR3l%;接受联合治疗者,中位PFs12.1个月,比单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者(中位PFS9.4个月)明显延长。

1.3抗cD22单抗(Epratuzumab和LL2)CD22在滤泡型,套细胞和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细胞中强烈表达。

CD22是B细胞生长和成熟的关键因子。

CD22与天然配体和抗体结合后迅速内化,给B淋巴瘤细胞提供凋亡前信号。

LL2是鼠源性抗cD22单抗,具有高限制特异性。

Linden等¨¨用。

3‘I标记LL2抗体治疗ll例化疗失败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6例患者客观有效,其中3例cR。

其中滤泡型和转化型淋巴瘤似乎特别有效。

Epratuzumab是人源化的抗cD22抗体,它降低了免疫原性,延长了半衰期,增强了功能。

在一项L/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对55例套细胞淋巴瘤患者连续4周使用Epratuzumab单药治疗,0R18%、CR6%、PR12%;SD39%;PD43%;平均药效持续时间为79.3周。

90Y—DOTA—Epratuzumab半衰期较短,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放射免疫治疗药物。

1.4抗VEGF单抗:Bevacizumab(Avastin)研究认为多数肿瘤最初为聚集的恶性细胞,通过单纯弥散作用呈现为无血管的自限性生长。

通常生长超过2mm的肿瘤(包括转移瘤)就需由肿瘤新生血管来维持组织氧合作用二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

wang等”研究表明NHL患者血VEGF高表达,且治疗前血VEGF水平与治疗反应和总生存率有关;治疗达完全缓解的患者的血VEGF水平明显下降,并且在治疗最初3周内血VEcF下降水平可作为临床治疗是否有效的独立预测指标。

在Stopecl( ̄l≯研究中,发现Avastin单药治疗复发侵袭性DLBcL温和有效。

can—jI)0等’“o研究证明以Avastin联合R—cHOP治疗NHL安全有效,该研究还显示血浆VEGF—A水平和对治疗的反应边缘相关。

在美国该方案用于初治的DI.BcL和McL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而在欧洲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Sunjtinib(SUl1248)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多靶向性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现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一项由加拿大NCI发起的,有着美好前景的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3其它靶向药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3.1zolinza:HDAC抑制剂HDACi(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沉积、分化、凋亡,也能通过抑制VEGFR和NRP—l信号传导改变VEGF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从而表现出其抗肿瘤活性。

zolinza于2006年由FDA批准用于cTcL的治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在对107例cTcL患者的两项临床试验¨””1中获得的,他们在经其他药物治疗又复发后使用了zolinza,有效率达30%,中位1TP为168d,而crump等…1发现其在复发性DLBcL中疗效有限。

3.2Velcade:蛋白酶体抑制剂Velcade(bor【ezomib)是FDA批准的第一个已供临床应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NF—KB信号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国外近来已有大量研究并显示Velcade对FL、McL及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良好疗效¨“”’。

Velcade联合化疗正成为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有研究Ⅲ以’1表明Velcade与脂质体阿霉素及嘌呤腺苷类似物(如氟达拉滨)、美罗华的联合使用对于增强化疗的效果,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起着一定的作用,目前针对NHL治疗后易复发问题的一项多中心的新的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该方案包括:Velcade,mTOR抑制剂,BcL一2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因子,HDAci。

3.3Temsirolimus(TEM,CCI一779):mTOR抑制剂mTOR(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是调节细胞生长和血管形成的信号蛋白,1'EM通过特异性抑制mTOR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wjtzig等【22。

在一项Ⅱ期I临床试验研究中,以TEM治疗复发性MCL患者,总有效率38%,中位TrP6.5个月;smilh等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