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佘山旅游度假区规划

上海佘山旅游度假区规划

港的 220KV 电力高压走廊。 (6) 水系、航道 规划区分属青松大控制片。外河防洪标准按 50 年一遇设防。除涝标准达到
10~20 年一遇。完善圩区建设,实行“小圩并大圩”,清除多余的泵闸,使水流 通畅,增加部分泵闸的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圩区的抗洪排涝能力。圩区内除涝 最高水位 2.8 米。
按照航道的控制要求确定跨河构筑物的净空要求。如油墩港 IV 级航道,通 波塘 VI 航道,三官塘、辰山塘、拓泽塘 VII 级航道。
平方公里,见下图 2。
上海环境热线
1

图 1 规划区域在上海的位置
上海环境热线
2
2.4. 规划背景
图 2 规划区域范围
.g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 12 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之一,于
vir 其中
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n 特殊用地
.e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w合计
w山体用地
w 水域用地
C2 C3 C4 C5 C6 C9 C 综合 G G1 G2 U D T S
E1
29.4 13.9 3.2 9.2 206.4 1.6 112.1 1088.0 567.0 521.0 29.8 9.4 2.7 324.3 3988.5 400.0 717.0
ir 1995 年 6 月 13 日正式批准成立。上海市政府于 1995 年 11 月批准建立上海佘山
v 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对度假区实行市、区两级政府共同管理、共同开发
.en 的机制。1996 年《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得到批复。近年来随着佘山
度假区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深入,度假区的开发模式已经从初期的以
5
表 1 度假区规划范围规划用地汇总表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比例 用地代码
(公顷) (%)
公共旅游度假用地
821.3
20.6 58.7
体育休闲用地
269.9
6.8 19.3
度假宾馆酒店用地
102.1
2.6
7.3
旅游服务设施用地
137.5
3.4
9.8
居住用地
R
816.1
n 地区可采用泵站提升方法。 .c (4) 污水 v 规划区属松江区西片和东北片 2 个污水收集系统。西片污水经收集后进入西
o 部第一污水处理厂和规划西部第二污水处理厂;东北片污水经收集后进入东北部 .g 污水处理厂。预计污水量为 6.4 万立方米/日。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在污水主干 ir 管道上间隔 3~4km 设置一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
v 规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SO2、NO2、PM10 指标总体上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 n 量的要求。
.e 规划区域地表水中的 DO、CODcr、BOD5、石油类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 w 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的要求,但 NH3-N、TP、TN 超标,不能满足评价 w 标准的要求。
上海环境热线
9
(7) 环卫 贯彻固体废弃物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垃圾实行分类收集。 预计生活垃圾量为 150 吨/日。规划新建西部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场,新增垃圾 中转站 1 座,水上环卫作业码头 1 座。 (8) 消防 按接警 5 分钟到达责任区边缘的原则,保留佘山消防站,规划新增 2 个消 防站。
灵活配置。
w 2.6.8. 绿地系统规划
ww 规划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组成。其中公共绿地面积为 567.0 公
顷,主要围绕天马山、佘山、辰山、凤凰山等主要景点展开,占总建设用地面积
的 14.2%。防护绿地为缓冲快速交通和涵养水系为目的,面积为 521 公顷,占总
建设用地面积的 13.1%。规划沿高速公路两侧各设置 50 米宽的绿带;沿主要公
方米)
80800

173360 ~
游乐性建筑177690
管理与医疗设施 床位数(床)
n 面积(平方米) .c 2.6.7. 城镇公共设施规划
10100 2020
21670 4340
v 规划城镇公共设施按照城镇和社区二级体系划分。 o 城镇级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设施、商业金融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 .g 施、医疗卫生设施、教育科研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等。 ir 社区服务设施结合社区公共活动中心设置,且根据居民规模、服务半径等因 v 素均衡布局。规划重点对行政、文化、体育、医疗和福利等公益性社区社会服务 .en 设施和基础教育设施提出控制要求,对商业金融等盈利性设施建议根据市场予以
w 房产项目带动为主,转变为以公共性、重大功能性项目推进为主;开发的重心也
ww 逐步向核心区外围区域推进。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国家关于集约利
用土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精神,本次总体规划将结合度假区的发展背
景,采用“山、城、水、镇”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对 1996 年总体规划
进行深化和完善。
2.5. 规划性质
本规划为旅游专项规划。
2.6. 规划内容
2.6.1. 规划的主要指导思想
(1)坚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合
上海环境热线
3
理开发资源,严格控制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结 合。
(2)以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 法规为基础,与区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 2.6.2. 规划目标
20.5 58.3
一类
R1
321.0
39.3
其中
二类
R2
467.6
57.3
三类
R3
27.5
3.4
公共设施用地
C
387.4
9.7 27.7
行政办公用地
C1
11.6
0.3
城镇建设用 地
非城镇建设
商业金融用地
n 文化娱乐用地
.c 其中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v 教育科研用地
o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综合用地
.g 绿化用地
规划以保护自然山水骨架为出发点,通过适度建设,将佘山度假区打造成自 然生态与人工度假景区和谐共融的、功能复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市郊型旅游 度假胜地;重点实现将度假区建设为“高端会议度假休闲之地、主题游乐欢畅释 压之地、生态历史传承教育之地、自然山水幽静宜居之地”的目标。 2.6.3. 发展规模
n 2.6.3.1. 人口规模 .c 经预测,佘山度假区范围实际可居住城镇人口约 14 万人,包括佘山镇镇区
上海环境热线
8
山等乡镇水厂,并将佘山、洞泾水厂作水库唧站。完善输配水管网,提高供水能 力。
(2) 燃气 规划气源为主要天然气,零星地块使用罐装液化气。预计天然气日需求量 3.8 万立方米。规划新增 1 座高-中压调压站。按照输送天然气的技术要求,对 煤气中压管规划视实际情况予以改造。 (3) 雨水 规划区属青松大控制片。部分地区已建立城市强排系统,其余地区以自流为 主。雨水排放标准采用 1 年设计暴雨重现期。规划采用城市圩区的排水模式,圩 区内河流最高控制水位 2.8 米,圩区外河流最高控制水位 3.5 米。个别特别低洼
度假区范围总用地
6408.0
上海环境热线
6
.cn 图 4 土地利用规划图 v 2.6.6. 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规划
.go 床位规模预测:到 2010 年,预测旅游所需的床位数为 10000 个;到 2020 ir 年,预测旅游所需的床位数为 22000 个。
v 接待设施等级结构:在佘山度假区接待设施的发展导向上,规划确定以高档 n 酒店为重点,中档酒店、经济型酒店为主力,社会旅馆为补充的定位。在设施布 .e 局上,确定核心区及度假区其他景区重点建设高星级宾馆,旅游城镇以高、中档 w 酒店与经济型酒店均衡发展的布局策略。
nv (5) 电力 .e 预测最高用电负荷约 48.3 万千瓦。保留泗陈、佘山、天马、学府 4 座 35KV
变电站。规划新增佘山、松北二、小昆山等 3 座 220KV 变电站。规划新增步泾、
w 千新等 13 座 35(110)KV 变电站。 ww 规划布置沿花辰公路并斜穿小昆山镇的 500KV/220KV 电力高压走廊和油墩
v 4.5 万人;核心区 0.5 万人;佘山镇天马社区 0.8 万人;小昆山镇镇区 1.4 万人; o 新城主城 6.8 万人。 .g 2.6.3.2. 用地规模
ir 规划佘山度假区范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 39.9 平方公里。 v 2.6.4. 功能分区
.en 规划形成由核心区和特色景区组成的旅游核心区;由佘山镇、天马社区、小
昆山社区和松江新城主城组成的功能保障区以及旅游农业区的功能分区,见下图
www 3。
上海环境热线
4
2.6.5. 土地使用规划
图 3 功能结构分析图
www.envir.g 佘山度假区规划范围用地总面积为 64.08 平方公里,具体见下表 1 及下图 4。
上海环境热线
3. 规划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3.1. 环境功能区划
规划地区的核心区空气环境属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cn 中的 “一类区”,其他地区属于“二类区”;地表水环境属于国家《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V 类功能区;核心区、涉及松江大学城区域执
ov 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城市交通干 .g 道两侧(3 车道及以上)执行 4a 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 2 类标准。 ir 3.2. 现状环境质量评估
n 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c 2. 规划概况 ov 2.1. 规划名称
.g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ir 2.2. 规划实施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