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报告
企业是安全生产系统的机体,班组则是这一机体的细胞。
班组的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班组长要带领员工去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
班组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员工的生命安全,班组安全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的安全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宿。
为了更好地推进和落实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让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XX单位把班组安全文化工作摆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制定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注重班组安全建设,保障生产效益稳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确立“依靠员工、面向岗位、重在班组、现场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指导,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通过潜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教育熏陶,夯实安全文化的基层基础,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
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主管安全工作副经理和安全员为副组长、各班组长为成员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班组安全文化考核实施细则、负责班组安全文化工作的考核评比验收工作和指导各班组按既定的工作方案开展各项活动。
三、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标准
1、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标准。
班组长为班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发现班组存在安全隐患,要果断处置,及时上报。
2、班组安全教育标准。
对班组长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素质培训教育,更大程度地增加他们的安全科学知识,从而使班组安全生产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高层次迈进。
制定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及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立预防事故的措施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急救知识、报告制度等。
新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供应部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班组安全教育有效时间每月不少于8学时,教育内容记录在班组安全活动台帐上。
3、班组安全检查标准。
班组长要组织班组职工进行班前、班中和班后检查,对机器设备、安全设施、危险源点、现场环境、人员精神状态、劳保穿戴等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作好记录。
班组长要认真检查各岗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问题的整改及上报、记录情况,以及能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等情况。
4、班组安全生产标准。
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杜绝疲劳作业,每个职工都能认真执行岗位作业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无冒险蛮干、违规操作现象。
班组要严格执行事故“四不放过”、“安全确认”、隐患整改及交接班等制度。
加强班组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目的是提升现场员工的安全素质,提高岗位员工安全知识和信息的有效性,使高危岗位员工在知
识与技能、观念文化与行为文化两个方面掌握、了解和熟悉事故风险性质,以便在作业过程中有效控制和防范事故风险。
具体做法是:一是推行操作标准化的“手指口述”,即现场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手到、说到”;二是实行“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
5、班组安全制度管理标准。
公司发布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必须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班组各岗位职工熟知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作业标准、习惯性违章以及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处理各种应急事故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班组班前会标准。
班组班前会必须结合当日的具体任务特点及工作环境,详细布置当班的安全工作,根据各阶段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和事故案例教训。
班前会记录本要详细记录班前会安全讲话情况。
以上各种关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标准,很好地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为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标准和原则,切实做到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有依据可查,有标准可执行。
为xx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标准化工作和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