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球理论

排球理论

1、排球运动始于1895 年,创始人是美国人威廉·摩根。

2、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历程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3、排球技术中的有球技术包括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

4、准备姿势可分为半蹲准备姿势、稍蹲准备姿势和深蹲准备姿势。

5、发球按照发出球的性能主要分为发飘球和旋转球。

6、按照传球方向可把原地传球动作分为正面传球、背向传球和侧向传球。

7、拦快球时,拦网队员应和扣球队员同时起跳。

8、“四二配备”是指场上队员有4个进攻队员和2个二传队员。

9、排球比赛中每方最多可击球3次,一个队员不得连续击球 2 次(除拦网外)。

10、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 米的长方形。

场地所有界线的宽为 5 厘米。

11、正式排球比赛中规定球网高度男子为 2.43 米,女子为 2.24 米。

12、排球运动世界三大赛分别为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奥运会排球赛。

13、发球队员必须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后8 秒内将球发出。

14、排球网长9.5米,宽1米架设在中线的中心线的垂直上面。

15 、排球运动1905 年传入我国。

16.换人区是在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与记录台前和一侧边线外的范围。

17、排球比赛中每方最多可击球 3 次,一个队员不得连续击球 2 次(除拦网外)。

18、排球运动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

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大排球三个内涵。

19、双手垫球的手形有抱拳式、叠掌式、互靠式三种。

20、排球正式比赛丈量网高应先在球网的中间开始丈量。

21、阵容配备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三、“四二”、“五一”、配备。

22.排球运动的有球技术主要有垫球、传球、扣球、发球、等。

23、自我掩护进攻包括: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

24、判断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后排队员在前场区;第二、击球时整个球体高于球网上沿;第三、完成进攻性击球。

25、排球技术主要由有求技术和无球技术两部分组成。

26、右手发球队员做正面上手发球时,球应抛在右肩前上方。

27、“三从一大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

1、比赛进行中,替补队员在准备活动区内可做不用球的身体活动。

(√)2、场上队长有权请求暂停、换人,也可以请求裁判员核对本方发球次序是否正确。

(√)3、教练员在比赛正式开始前,发现交给记录员的位置表填写有错误,裁判员不允许其修改。

可以对队员进行合法替换。

(√)4、拦网时,球连续触及拦网队员的手、头、肩,应视为拦网的一次击球,该队员落地后,再用身体其他部位触及球,应被认为合法的一次击球。

(√)5、甲方第三次击球后,球飞到球网垂直上空时,甲乙双方队员在网上构成同时击球,裁判员判甲方四次击球犯规。

(√)6、某队教练员请求换人,并示意换两人,但此时只有一名队员到达换人区准备替换,应判该队延误比赛。

(×)7、比赛中,主教练和场上队长都可以请求暂停或换人。

助理教练无此权利。

(√)8、助理教练无权利请求换人或暂停,若该场比赛第一次出现裁判员应拒绝,不判延误。

(√)9、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第二裁判员又鸣哨同意某队教练员的暂停请求,一裁应允许。

(×)10、比赛成死球时,甲队请求暂停后请求换人,乙队亦请求换人,之后甲再次请求换人,裁判员应加以拒绝。

(√)11、某队换人延误时间,应判该队延误比赛,判罚后允许该队立即进行替换。

(×)12、发现队员受伤,应由第一裁判员鸣哨中断比赛,仅允许该队员该场比赛一次“休息三分钟”然后恢复比赛的机会。

(×)13、第三次击球不过网,第一裁判员不应立即鸣哨,待球落地或队员击球时,再鸣哨成死球。

(√ )14、后排队员在进攻区将球完全击过网的垂直面,则判为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15、司线员发现球明显地打在比赛场区内地板上,第一裁判员的视线被挡着未鸣哨时,必须出示旗示。

(√ )16、比赛中,对场上队员的不良行为判罚时招呼被罚本人到裁判台前出示黄(红)牌,对场下替补队员及教练员判罚时,招呼场上队长到裁判台前出牌并转达该判罚。

(√)17、判断队员位置错误的时机是: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到发球队员发球击球。

(×)18、后排队员在球网附近与同队前排队员完成集体拦网,虽该后排队员没有触及到球,也应判为后排队员拦网犯规。

(√ )19、比赛中,教练员、运动员不得随意离开比赛场地。

(√ )20、比赛中,教练员可以通过场上队长在死球时向记录台询问本队暂停、换人次数。

(√)21、比赛中某队场上队长对裁判员的判断产生异议,经第一裁判员解释后仍不满意,又立即到管委会席前请求解释,应判该队“延误比赛”。

(√ )22、比赛中判断场上队员位置错误的依据是队员在场上脚的着地位置。

(×)23、某队发球次序错误并无法确定错误发生的时间,则不能进行判罚。

(×)24、某队员踏在本方球队席上击球,应判为“借助击球”犯规。

(×)25、某队后排队员在本方前场区,将高于球网的球击向对区,同时对方前排队员过网拦网触球,则该后排队员完成了进攻性击球而应被判犯规。

(×)26、比赛中的任何情况下,前排队员均不可过网击球,但可以过网拦。

(×)27、某队接起发球,球飞到球网垂直上空,该队前排二传队员手伸过球网垂直面将球击回,裁判员判其过网击球犯规。

(√ )28、某队助理教练在比赛中请求换人,裁判员应拒绝,并判“延误比赛”。

(×)29、局间的不良行为,应按规则的判罚等级进行判罚记录在下一局中。

(√ )30、比赛结束后,某队对比赛结果有争议时,队长可在记分表上签字承认比赛后将意见或抗议写在记分表的“备注栏”中。

(×)1、(×)1947年国际排联成立,并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2、(√)排球传入我国的时间是1905年。

3、(×)传球时应采用半蹲准备姿势,有利于快速移动。

4、(×)发球和拦网是排球比赛中不受他人制约的技术。

5、(×)一般说来,队中最好的主攻队员被称为场上的核心、灵魂。

6、(×)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可在进攻线内扣球但可以拦网。

7、(×)队长有权请求暂停和换人,也可向裁判员询问问题。

8、(√)比赛中,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可以替换任何一名队员。

9、(×)当对方经常运用打吊结合,本方拦网能力较强情况下,可采用“心跟进”防守阵形。

10、(×)排球比赛目前普遍实行的是“发球得分制”。

11. (√)后排队员在进攻线前起跳,将低于球网上沿的球击入对方场区,不判为犯规。

12.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

13. (×)排球比赛成人女子网高为2. 10米。

14. (×)队员一只脚踏及中线,应判该队员过中线犯规。

15. (√)排球运动由威廉·摩根首先发明。

16. (√)正面上手传球技术的击球点是在额前上方20cm左右。

17. (×)甲、乙双方队员同时在网上击球后,球落在甲方场地界外,应判甲方失误。

18. (√)排球比赛每局都可以请求两次普通暂停。

19. (×)队员可以请求裁判员在死球时对规则和规则执行情况进行解释。

20. (√)比赛中,后排队员可以在进攻线以后扣任何高度的球。

1、小臂垫球是由日本的运动员最先运用的。

2、正面双手垫球的部位应在腕关节以上10 厘米左右。

3、学习排球首先应学习的是准备姿势技术。

4、排球比赛采取5局3胜制,每局25分,第五局决赛为15 分。

5、排球中“中二传”进攻进行,是指二传队员站在3号位。

6、下列排球技术中属于无球技术的是准备姿势和移动。

7、每局比赛中,有2次技术暂停。

8、接发球击球进攻也称一攻。

9、排球比赛每局中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

10、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阵形,也称为六号位跟进防守。

11、我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是 __1981__ 年。

12、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阵形,也称为六号位跟进防守。

13、进行移动时身体重心应保持平稳。

14、在身体半米左右的球,一般采用跨步移动垫球。

15、世界杯排球比赛每四年举行一次。

16、沙滩排球不论男队或女队,都只有2名选手上场,并且不准有替补队员,一方运动员受伤后只能放弃比赛。

17、双手传球的击球点位置应在额前上方一球距离处。

18、排球每局比赛暂停有2次次19、双人拦网“心跟进”防守阵形,也称为六号位跟进防守。

20、每局比赛每队最多可替换6人次。

推、携带球等错误动作。

2、过网击球:对方进行进攻性击球前和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和对方球员为过网击球犯规。

3、发球区外发球:击球时不得踏及场区和发球区外的地面。

4、“四二”配备:由四名进攻队员(两名主攻队员与两名副攻队员)和两名二传队员组成,他们分别站在对角的位置上。

5、一攻:接发球及其进攻称为一攻。

6.集体战术:集体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突破对方防守或抑制对方进攻,灵活地运用合理的攻防技术,按照一定的形式采取的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集体配合行动。

7.立体进攻:是指利用本方球场的整个空间组织前后排队员联合进攻。

8.快攻:快攻是各种快球及快球掩护同伴进攻或自我掩护快攻所组成的各种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总称。

9.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队员支配自己行动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心理活动。

10、持球犯规:身体任何部分均可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得接住或抛出,否则即为持球犯规。

1、排球运动的特点有哪些?答: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休闲娱乐性和开展活动的便利性。

2、何谓阵容配备,它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阵容配备是参赛队根据比赛的任务、本队战术组织的特点及队员的身体情况,有针对合理的安排出场队员及位置分工,充分地调配力量,科学地组合人员的策划过程。

主要形式有:“三三”配备,“四二”配备,“五一”配备。

3、在排球比赛中如何判断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规。

答: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①起跳时,脚踏及或越过进攻线(包括进攻线的延长线)②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③球的整体直接进入对方场区或触及拦网队员.4、简述发球击球后的犯规种类。

答:球被发出后出现以下情况仍作为发球犯规(除非位置错误):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整体没有从过网区通过球网垂直平面;界外球;球越过发球掩护5、补裁判员的职责是什么?答:如果有裁判缺席,替补第二裁。

赛前、局间控制换人牌。

赛前、局间检查和解决蜂鸣器问题。

协助二裁控制无障碍区和判罚区。

协助二裁监督准备活动区。

6、自由人在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后进行替换,如何判处?答:如果发生在鸣哨后发球击球前,第一次死球后警告,其后再犯判为延误比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