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导学案
内乡职专李国红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物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和心灵世界,学习小说细腻的描写。
2、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战争的罪恶,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珍惜和平美好的生活。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练习巩固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识记画线部分内容)
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曾参加四年的卫国战争,期间遭受了家破人亡的悲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开拓了战争文学的新领域。
苏联评论界称肖洛霍夫为“史诗作家”,他的作品被誉为“苏维埃时代的编年史”。
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写作背景
《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于1956年,当时战争结束已经11 年,肖洛霍夫本人也曾参加了四年的卫国战争,经历了九死一生,母亲被敌机炸死。
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了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3、苏联卫国战争
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动用了190个师的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3410辆坦克,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妄想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
苏联人民奋起自卫,反对法西斯德国的伟大卫国战争开始了。
二战中苏联共死亡2700万人,平均每家死亡一人,死亡者中有一半是无辜的平民。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狙.击( ) 瓦砾.()嗜.好( ) 栖.息( ) 胡诌.( ) 一撮.盐( )活塞.( ) 边塞.( ) 塞.责( )
2、整体感知
《一个人的遭遇》中的这“一个人”指的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遭遇呢?二、文本探究(先独立思考,写出答案要点,然后小组内交流,学科组长搜集整理。
)
1、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分析主人公命运的波折起伏及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概括
2、凡尼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小说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孩子?(学法指导:研读课文,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抓住关键语句,做好圈、点、批、注。
)
3、文章有许多细节描写,如果少了这些细节描写,而代以平铺直叙,那这篇文章就不会如此感人了。
那么,最感动你的细节是什么?请先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感动的理由。
(学法指导:结合文中的相关语段品读、感悟、分析)
三、延伸训练
童年是美好的、是值得回忆的。
可生活在战争年代的孩子的童年却是悲惨的、可怕的。
你想过和战争年代的孩子比一比童年吗?请以“我和凡尼亚比童年”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学习指导》一、二(1)
选做题:课外阅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拓展阅读:
请多看一眼
二战期间,在一座纳粹德军的集中营里,关押着数万名犹太人,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和营养不良,他们大都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在每次放风的时候,有一名小男孩总是欢快地跑出很远,不顾看守的训斥和谩骂,而走到场地边上的一块草坪,摘一两朵小花送给他的父母和姐姐。
由于他的热情和开朗,大家都愿意叫他"小天使"。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都为明天是否活着而担心。
唯有"小天使"不同,他一有时间就唱歌,或者爬在小小的窗口上向外面眺望,有时候他会安静得不发出一丝声响。
不久,"小天使"的父亲被叫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哭了。
"小天使"没有哭'
他问:"爸爸去了天堂。
那儿有快乐和鲜花花吗
?"
很快.母亲也被折磨死了,"小天使"对痛苦的姐姐说:天堂里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还美好吗?我想是的他们去了天堂就不愿意再回来了。
"
最后的日子到来了。
数万名犹太人在纳粹的威逼下,缓缓地走向刑场进发。
刑场是一个早已挖好的大坑。
人们都沉默不语,死亡是如此真实地贴近每一个人的生命。
面对死亡,恐惧使数万人没有任何声音。
一个清晰的童音响起,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我们这是去天堂吗?这太好了,天堂里有自由与快乐,为什么我们要留恋这儿呢?"
"小天使"天真的话语使每个人的心灵为之一震。
一批又一批人倒在了纳粹的屠刀之下。
轮到"小天使"了,忽然他向前跨出一步,大声说道:"请等一等,好吗?"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又向远处的草坪望了一眼,继续说:"我很喜欢这个世界,请让我多看一眼吧,让我记住它的美丽,也许天堂还不如它。
"人们都流泪了.一起尽情地多看了一眼这个世界:然后他们和"小天使"一起无畏地昂起头.微笑着面对纳粹的枪口。
暴力能摧毁什么呢?在伟大的爱和无邪的童心面前,暴力只能使暴力者看清自己的丑恶与渺小;无论是如何地身处险境,如何地悲伤失望,请多看一眼吧,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中的许多细节是多么地美好与真实啊!
请把我埋浅一些
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
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
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
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身边。
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
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
后来,他们就骗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的。
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她的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吹拂。
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
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
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他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
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忍地推下深坑。
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
”
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