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经,功能化湿醒脾或燥湿运脾,兼解暑发表。

辨证信息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职而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泻、食少倦怠、舌苔白腻,或湿热困脾之口甘多涎,以及湿温、暑湿,兼治阴寒闭暑等。

本类药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又因其气味芳香,大多含挥发油,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广藿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
(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或泡茶饮。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温散,有伤阴助火之虞,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佩兰
性味归经:辛,平;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解暑。

主治:
(1)湿阻中焦证。

(2)湿热困脾。

(3)暑湿及湿温初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装香囊佩戴。

【使用注意】本品芳香、辛散,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服。

苍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主治:
(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

(2)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3)湿盛脚气、痿证。

(4)夜盲(补充维生素A来明目),眼目昏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烧烟熏。

炒用燥性减缓。

【使用注意】本品辛苦温燥,故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

砂仁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
(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脾胃虚寒吐泻。

(4)妊娠恶阻(严重的孕吐),气滞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故阴虚火旺者慎服。

厚朴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主治:
(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2)食积或便秘胀满。

(3)咳喘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苦降下气,辛温燥烈,故体虚及孕妇慎服。

白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
(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胃寒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故火升作呕者忌服。

草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草果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打碎;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温燥伤津,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配伍意义
苍术配厚朴、陈皮:燥湿力强,且能行气,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者尤宜。

厚朴配枳实:燥湿、消积、行气之力均强,主治湿浊中阻,或食积停滞或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以及痰浊阻肺之喘咳、胸满、腹胀。

广藿香配佩兰:尤善化湿和中、解暑、发表。

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证,均可投用。

砂仁配木香:化湿、理气、调中止痛力胜,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

兼脾虚者,又当配伍健脾之品。

【配伍选择题】
A.疏肝行气
B.化湿行气
C.活血行气
D.燥湿行气
E.健脾行气
1.白豆蔻除温中止呕外,又能
2.草豆蔻除温中止呕外,又能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白豆蔻是化湿;草豆蔻是燥湿。

区别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