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技师论文格式【篇一:电焊工技师论文】电焊工技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姓名尚立军单位2013年10月5日碳素钢的焊接姓名:尚立军单位:日照海事学院摘要:碳素钢是碳素结构钢与碳素工具钢的总称。
碳钢与合金结构钢相比较具有冶炼简单、成本低廉,能满足一般工业使用要求的特点,在建筑、交通及机械工业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碳素结构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焊接性变差。
在实际焊接生产中,经常要遇到各类钢种的焊接问题。
由于不同钢种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使用场合及环境的不同,相应的焊接特点也不同。
在焊接前,如果没有完整地了解这些钢种的焊接特点,便无法合理的选择相应的焊接材料及工艺,实现优质焊接的目的。
本人参考有关文献结合自己多年经验,现对碳钢的焊接分析如下:一、碳钢的种类碳钢品种较多,为便于生产、保管和选用,可将其分类和编号,碳钢的分类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按钢中碳的质量分数分类:1)低碳钢w(c)﹤0.25%2)中碳钢w(c)﹦0.25%~0.60%3)高碳钢w(c)﹤0.60%2、按钢的质量分类:1) 普通碳素钢钢中的硫和磷含量较多w(s)≤0.050% w(p)≤0.045%2)优质碳素钢钢中的硫和磷含量较低w(s)≤0.030% w(p)≤0.040%3)高级优质碳素钢钢中的硫和磷含量控制较严格w(s)≤0.030% w(p)≤0.035%3、按用途分类1)碳素机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工程构件及机械零件这类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一般<0.7%2)碳素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刃具、模具、量具,这类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一般>0.7%实际应用中,对钢的命名往往是几种分类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如优质碳素结构钢,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二、钢的用途08~25 钢属低碳钢这类钢强度、硬度不高,但塑性、韧性及焊接性良好。
主要用于制作冲压件,焊接结构极强度要求不高的机械零件和渗碳件。
如深冲器件,压力容器,小抽。
销子。
35~55 钢属中碳这类钢经调制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可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受力较大的零件,如齿轮,轴,连杆等。
这类钢是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60 以上属于高碳钢这类钢经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以、硬度和一、弹性,但焊接性不好。
主要用于制造各类弹性元件及耐磨零件。
如螺旋形弹簧、弹簧环和弹簧垫圈、钢丝绳等。
三、碳钢和焊接性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的工艺、材料、结构的情况下,金属材料对于焊接的适应性。
并保证合乎质量要求的焊缝,以及能否在使用条件下安全使用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好、坏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的复杂程度、刚性大小、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规范和所采用的焊接工艺方法。
钢材的焊接性可用碳当量法,即cep﹦c+mn/6+cr+mo+v)/5+(ni+cu)/15%当碳当量cep=0.40%时,钢材的焊接性良好。
不需要预热即可焊接;碳当量cep=0.40~0.60%时,焊接性稍差,需要适当的预热,才能焊接;碳当量cep0.60%时,钢材的焊接性不好,需要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控制焊接工艺规程,且焊后还应进行缓慢冷却,否则可能产生裂纹。
由此可见,碳钢的焊接性与钢中含碳量的多少有极大的关系。
含碳量越高,钢的焊接性越差。
1、低碳钢的焊接性低碳钢由于含碳量及合金元素较低,(c0.25%,mn1.0%)强度不高,塑性好,具有优良的焊接性。
低碳钢几乎能用各种工艺方法进行焊接,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即可获取优质的焊接接头。
低碳钢焊缝产生裂纹,气孔的倾向小,只有当母材、焊接材料成分不合格,如c、s、p含量偏高时,焊缝中才可能产生热裂纹。
低碳钢的焊接通常不需要焊前预热,只有在环境温度较低或结构刚性过大时,才考虑预热条件。
低碳钢焊接不需要特殊复杂的设备,对焊接电源没有特殊的要求,交直流均可。
2、中碳钢的焊接性中碳钢与低碳钢相比较,焊接性能较差。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焊接热影响区开始出现脆英马氏体。
含碳量越高,马氏体的硬度和脆性越大,在接头中便容易出现热裂纹。
当接头中含有较多的扩散氢时,以及焊件刚度较大和焊条选用不当时,很容易产生冷裂纹。
四、碳钢的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几乎所有的焊接方法都可以焊接碳钢结构,且以手工焊、埋弧焊和【篇二:金蓝领焊工技师论文格式】1.统一使用a4纸,单面打印;2.封面:封面按要求打印见附件13.字体全部用宋体;主标题行要求用小二号字加黑,次标题用三号字加黑,再次标题用小三号字加黑,正文内容要求用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8磅;页边距左为3㎝、右为2㎝、上为2.5㎝、下为2.5㎝;4.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放在右下角,由正文首页开始编排,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 5.题目:简要、明确,一般不超过20字;6.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为3~8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下方,词与词之间以“;”分隔;摘要和关键字用四号字;7.结构层次序数的表示方法: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1.1”,第三层为“1.1.1”,第四层为“1.1.1.1”,正文中序号用“①”表示,不分段;8.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插图要有图号、图题;所有的图表都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思;9.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照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标注的符号为“[ ]”,作为上标,在标点符号前使用;(2)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为:①参考文献是连续出版物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②参考文献是专著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③参考文献是论文集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止页码④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博士、硕士或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参考文献是专利时,其格式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3)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另外,作者(主要责任者)不多于3人时要全部写出,并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
“等”或“et al”前加“,”号。
装订格式1.课程论文一律左边装订成册;2.装订顺序为:封面、题目、论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附件1山东省“金蓝领”焊工技师(或高级技师)论文球墨铸铁的焊接工艺分析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篇三:电焊工技师论文】电焊工人技能大赛总结作为一名焊接技术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处处谨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养成了认真工作、不畏困难、精益求精的良好工作习惯。
09 年 3 月份我加入了金虎团队以来,我便着手焊工培训工作,负责对焊工考核期间的技术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焊工理论培训及培训之后的理论考核、评卷和声波探伤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已经培训了包括公司正式工、协议工共计 245 名焊工,对这些人进行理论教学,理论考试通过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并为 56 名焊工的 140 道考核焊口进行了超声波探伤检查。
对于一名焊工来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机要注重对理论的培训,还要主要实践运用。
为了提高、保证教学的质量,我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总结,争取以更生动的方式在课堂上讲给学员,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培训中心领导和学员的赞扬和欢迎。
考虑到大多焊工的文化水平偏低和讲解理论知识是课堂的枯燥乏味,我便有效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修改了理论教案,使得理论知识更通俗易懂,学员更容易接受。
一、焊缝成型差1、现象:焊缝波纹粗劣,焊缝不均匀、不整齐,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焊接接头差,焊缝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焊缝成型差的原因有: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装配间隙不均匀;焊口清理不干净;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接中运条(枪)速度过快或过慢;焊条(枪)摆动幅度过大或过小;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⑴焊件的坡口角度和装配间隙必须符合图纸设计或所执行标准的要求。
⑵焊件坡口打磨清理干净,无锈、无垢、无脂等污物杂质,露出金属光泽。
⑶加强焊接联系,提高焊接操作水平,熟悉焊接施工环境。
⑷根据不同的焊接位置、焊接方法、不同的对口间隙等,按照焊接工艺卡和操作技能要求,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施焊速度和焊条(枪)的角度。
4、治理措施⑴加强焊后自检和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⑵对于焊缝成型差的焊缝,进行打磨、补焊;⑶达不到验收标准要求,成型太差的焊缝实行割口或换件重焊;⑷加强焊接验收标准的学习,严格按照标准施工。
二、焊缝余高不合格1、现象管道焊口和板对接焊缝余高大于3㎜;局部出现负余高;余高差过大;角焊缝高度不够或焊角尺寸过大,余高差过大。
2、原因分析焊接电流选择不当;运条(枪)速度不均匀,过快或过慢;焊条(枪)摆动幅度不均匀;焊条(枪)施焊角度选择不当等。
3、防治措施⑴根据不同焊接位置、焊接方法,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参数;⑵增强焊工责任心,焊接速度适合所选的焊接电流,运条(枪)速度均匀,避免忽快忽慢;⑶焊条(枪)摆动幅度不一致,摆动速度合理、均匀;⑷注意保持正确的焊条(枪)角度。
4、治理措施⑴加强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焊缝盖面水平;⑵对焊缝进行必要的打磨和补焊;⑶加强焊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⑷技术员的交底中,对焊角角度要求做详细说明。
三、焊缝宽窄差不合格1、现象:焊缝边缘不匀直,焊缝宽窄差大于3㎜。
2、原因分析焊条(枪)摆动幅度不一致,部分地方幅度过大,部分地方摆动过小;焊条(枪)角度不合适;焊接位置困难,妨碍焊接人员视线。
3、防治措施⑴加强焊工焊接责任心,提高焊接时的注意力;⑵采取正确的焊条(枪)角度;⑶熟悉现场焊接位置,提前制定必要焊接施工措施。
4、治理措施⑴加强练习,提高焊工的操作技术水平,提高克服困难位置焊接的能力;⑵提高焊工质量意识,重视焊缝外观质量;⑶焊缝盖面完毕,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焊缝进行修磨,必要时进行补焊。
四、咬边1、现象焊缝与木材熔合不好,出现沟槽,深度大于0.5㎜,总长度大于焊缝长度的10%或大于验收标准要求的长度。
2、原因分析焊接线能量大,电弧过长,焊条(枪)角度不当,焊条(丝)送进速度不合适等都是造成咬边的原因。
3、治理措施⑴根据焊接项目、位置,焊接规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参数;⑵控制电弧长度,尽量使用短弧焊接;⑶掌握必要的运条(枪)方法和技巧;⑷焊条(丝)送进速度与所选焊接电流参数协调;⑸注意焊缝边缘与母材熔化结合时的焊条(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