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发展史
车床种类
• • • • • • • 1.卧式车床和落地车床 2.立式车床 3.转塔车床 4、单轴自动车床 5、多轴自动和半自动车床 6、仿形车床及仿形半自动车床 7.专门化车床(如轮轴车床、曲轴车床、车轮车 床、铲齿车床。) 在所有车床中,以卧式车床应用最为广泛。卧 式车床加工尺寸公差等级可达IT8~IT7,表面粗 糙度Ra值可达1.6μm。
3.变速箱:由电动机带动变速箱内的齿轮轴转动,通过改 变变速箱内的齿轮搭配(啮合)位置,得到不同的转速, 然后通过皮带轮传动把运动传给主轴 4.进给箱 又称走刀箱,内装进给运动的变速齿轮,可调 整进给量和螺距,并将运动传至光杆或丝杆。 5.光杆、丝杆:将进给箱的运动传给溜板箱。光杆用于一 般车削的自动进给,不能用于车削螺纹。丝杆用于车削 螺纹。 6.溜板箱:又称拖板箱,与刀架相联,是车床进给运动的 操纵箱。它可将光杆传来的旋转运动变为车刀的纵向或 横向的直线进给运动;可将丝杆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 “对开螺母”直接变为车刀的纵向移动,用以车削螺纹。 运动变为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的直线进给运动;可将丝杆传 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对开螺母”直接变为车刀的纵向移 动,用以车削螺纹
7.刀架:用来夹持车刀并使其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进给 运动。它包括以下各部分。
(1)大拖板(大刀架、纵溜板) 与溜板箱连接,带动车刀沿床 身导轨纵向移动,其上面有横向导轨。 (2)中溜板(横刀架、横溜板) 它可沿大拖板上的导轨横向移 动,用于横向车削工件及控制切削深度。 (3)转盘 它与中溜板用螺钉紧固,松开螺钉,便可在水平面 上旋转任意角度,其上有小刀架的导轨。 (4)小刀架(小拖板、小溜板) 它控制长度方向的微量切削,可 沿转盘上面的导轨作短距离移动,将转盘偏转若干角度后,小刀 架作斜向进给,可以车削圆锥体。 (5)方刀架 它固定在小刀架上,可同时安装四把车刀,松开 手柄即可转动方刀架,把所需要的车刀转到工作位置上。
C6132车床
1.床身:是车床的基础零件,用来支承和安 装车床的各部件,保证其相对位置,如床 头箱、进给箱、溜板箱等。床身具有足够 的刚度和强度,床身表面精度很高,以保 证各部件之间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床身上 有四条平行的导轨,供大拖板(刀架)和尾架 相对于床头箱进行正确的移动,为了保持 床身表面精度,在操作车床中应注意维护 保养。
• 2.床头箱(主轴箱):用以支承主轴 并使之旋转。主轴为空心结构。其 前端外锥面安装三爪卡盘等附件来 夹持工件,前端内锥面用来安装顶 尖,细长孔可穿入长棒料。C6132 车床主轴箱内只有一级变速,其主 轴变速机构安放在远离主轴的单独 变速箱中,以减小变速箱中的传动 件产生的振动和热量对主轴的影响。
什么是车床
•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 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 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 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 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 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 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
车床发展史
1.古代滑轮、弓形杆的“弓车床”早在古埃及时代,人 们已经发明了将木材绕着它的中心轴旋转时用刀具进行 车削的技术。起初,人们是用两根立木作为支架,架起 要车削的木材,利用树枝的弹力把绳索卷到木材上,靠 手拉或脚踏拉动绳子转动木材,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 这种古老的方法逐渐演化,发展成了在滑轮上绕二三圈 绳子,绳子架在弯成弓形的弹性杆上,来回推拉弓使加 工物体旋转从而进行车削,这便是“弓车床” 2.中世纪曲轴、飞轮传动的“脚踏车床”到了中世纪, 有人设计出了用脚踏板旋转曲轴并带动飞轮,再传动到 主轴使其旋转的“脚踏车床”。16世纪中叶,法国有一 个叫贝松的设计师设计了一种用螺丝杠使刀具滑动的车 螺丝用的车床,可惜的是,这种车床并没有推广使用。
车床的用途
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和回转体的 端面。如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环槽 及成形回转表面,车削端面及各种常用的 螺纹,配有工艺装备还可加工各种特形面。 在车床上还能做钻孔、扩孔、铰孔、滚花 等工作。
车床的组成
车床由床身、床头箱、变速箱、进 给箱、光杆、丝杆、溜板箱、刀架、 床腿和尾架等部分组成。
8.尾架:安装在床身导轨上。在尾架的套筒内安装 顶尖,支承工件;也可安装钻头、铰刀等刀具, 在工件上进行孔加工;将尾架偏移,还可用来车 削圆锥体,使用尾架时注意:
1)用顶尖装夹工件时,必须将固定位置的长 手柄扳紧,尾架套筒锁紧。
2)尾架套般情况下尾架的位置与床身端部平齐, 在摇动拖板时严防尾架从床身上落下,造成事故。
各种专用车床的诞生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 出现回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 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20世纪初出现了由 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由于高速工具 钢的发明和电动机的应用,车床不断完善,终于达到了 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现代水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 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迅速发展。 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 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 50年代中,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 控制车床。
十八世纪诞生了床头箱、卡盘时间到了。 18世纪,又有人设计了一种用脚踏板和连杆旋 转曲轴,可以把转动动能贮存在飞轮上的车床 上,并从直接旋转工件发展到了旋转床头箱, 床头箱是一个用于夹持工件的卡盘。 英国人莫兹利于1797年发明了划时代的刀 架车床,这种车床带有精密的导螺杆和可互换 的齿轮。他又在自己的车间里制造了一台更加 完善的车床,上面的齿轮可以互相更换,可改 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 一位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 来改变主轴转速。不久,更大型的车床也问世 了,为蒸汽机和其他机械的发明立下了汗马功 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