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墙面砖专项施工方案

外墙面砖专项施工方案

成都帀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期工程外墙面砖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一、编制依据1、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成都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期工程施工图纸;3、《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97 ;4、《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规范》(JGJ126-2000 ;5、《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DBJ/T01-50-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D&《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9、国家和四川现行安全管理规定及其它相关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手帕口南街甲1号,为民用住宅楼。

工程平面呈“口”型格局。

建筑物占地面积2198.00m2x 2,总建筑面积57227.61m2 X 2,基础为钢筋砼板式基础,剪力墙结构。

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九层。

地下二层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下二层层高为3.3m、地下一层层高为2.8m,地上层高均为2.8m。

外墙采用45 X 95 X 5mm劈裂砖,砖排布详见排砖图。

三、施工安排3.1人员安排为保证外墙面砖施工的质量,项目部组成专门管理小组并将人员分工及劳动力做出提前安排。

施工管理人员劳动力准备计划3.2材料及机具准备321材料要求镶贴面砖时根据季节变化、室外环境温度的高低选择采用水泥砂浆或专用外墙面砖粘结剂进行施工。

各种材料的具体要求如下:321.1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有进场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还必须进行复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而水泥已结有小块的不得使用。

3.2.1.2砂子:粗、中砂,用前必须过筛,其他方面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质量标准。

3.2.1.3面砖:外墙面砖为劈裂砖,规格为95*45*6mm。

所有进场面砖表面应洁净、方正、平整,无翘曲变形、裂纹暗痕等缺陷;质地必须坚硬,其品种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质量标准的要求。

3.2.1.4粘结剂及抗裂剂:选用质量好的粘结剂,如LD816等,并按设计要求进行配比,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如在冬期施工时,要求粘结剂必须满足能够在零下15度时仍能正常施工的条件。

抗裂剂采用EC-1。

3.2.1.5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外墙面砖施工时普遍使用的107胶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在选择、购买粘结剂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并要做试贴及粘结强度试验,确保其粘结力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这样才能避免外墙面砖出现空鼓、脱落等质量缺陷。

在大面积施工前,对待选择的粘结剂进行试贴,经拉拔试验强度达到《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97要求后,报监理、甲方审核。

3.2.2主要机具设备322.1机械设备:砂浆搅拌机、瓷砖切割机等。

322.2主要机具:手电钻、冲击钻、磅秤、铁板、筛子(孔径5mm)、窗纱筛子、手推车、大桶、平锹、木抹子、铁抹子、钢抹子、大杠、靠尺、方尺、铝合金水平尺、灰槽、灰勺、毛刷、钢丝刷、笤帚、凿子、锤子、粉线包、小白线、破布或棉丝、钢片开刀、小灰铲、勾缝溜子、托灰板、托线板、线坠、卷尺、小钉子、铅笔或红蓝铅笔、铅丝、工具袋等。

四、作业条件4.1主体结构施工完,并通过结构验收。

4.2预留孔洞、排水管等处理完毕,门窗框已安装完、且门窗框与洞口缝隙已堵塞严实,并设置了成品保护。

混凝土墙上螺栓孔眼用膨胀水泥砂浆堵严,露出的铁件要求刷防锈漆。

4.3搭设外脚手架: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横竖杆及拉杆等应离开墙面和门窗口角250~350mm)。

所有脚手架使用之前必须通过验收。

4.4阳台栏杆处理完,墙面基层清理干净,螺栓孔、窗套等事先砌堵严实,并压实抹平。

4.5挑选面砖,分类存放备用。

4.6必须先做灰饼、弹线,并做出粘贴面砖样板墙,向操作者做好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交底,待样板墙完成后,经项目质量、技术部门以及监理鉴定合格,经设计及业主共同认可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五、施工操作工艺5.1工艺流程准备工作一一基层表面处理一一抄平、吊垂线、套方、找规矩一一贴灰饼基层抹灰分格规划和弹线排砖浸砖镶贴面砖一—勾缝、擦缝和清理5.2基层处理521保温板抹灰前要进行界面处理并养护。

如果在出厂时已完成界面处理,则应认真清理板面灰尘、松动的聚苯板、污垢等杂物。

5.2.2检查所有拼缝和收头部位的附加角网、平网是否全部设置并绑扎牢固,不得遗漏。

5.3做灰饼、找规矩5.3.1控制墙面垂直度和平整度的灰饼网络系统531.1控制墙面垂直度的竖向灰饼(1)外墙面的阴阳角两侧,自上而下做两条竖向规方灰饼。

(2)门窗洞口两侧做两条垂直的竖向灰饼。

(3)竖向灰饼的间距控制在1500mm左右,小于1800mm。

5.3.1.2控制墙面平整度的水平灰饼(1)门窗洞口上下、楼层交接处做三条水平灰饼,四个分格。

(2)灰饼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800mm。

5.3.2灰饼网络系统的质量要求5.3.2.1竖向灰饼要求垂直,阴阳角灰饼要求90°规方。

5.3.2.2 水平灰饼要求带通线平直5.3.3 灰饼网格施工程序5.3.3.1 由大角开始,在指定的位置上,做一道符合上述要求的水平灰饼。

5.3.3.2 由大角的阴阳角开始自上而下,在顶部水平灰饼位置上做竖向灰饼,然后在指定的水平灰饼上再做中间的竖向灰饼,用经纬仪或挂线测定后修整。

5.3.3.3 灰饼网络的水平灰饼带通线修整。

5.4 基层抹灰541抹灰分层厚度小于12mm,不少于两遍完成;抹灰前对外保温板表面局部界面剂污染、损坏或脱落处进行补喷EC-1界面剂。

砂浆的配比底层与表层宜比较接近,并应掺入适量的高效防水建筑胶。

(以立德尔LD816或LDL-10原胶为例)砂浆配合比(质量比)为:(砂的含泥量小于1%)底层:LD816 :水泥(PO.32.5):中砂二1:10:25(中砂颗粒w 5mm)表层:LD816 :水泥(PO.32.5 :中细砂=1:8:16 (中细砂颗粒w 2.5mm)5.4.2每层抹灰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4h,每层砂浆终凝后均应洒水养护,使表面保持湿润,避免脱水。

暑天施工时,若砂浆凝结速度太快,可通过试验掺加柠檬酸以延长凝结时间,但最多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0.4%。

同时应控制好作业面的大小,否则不能控制在砂浆凝结前完成找平和表面搓毛,而导致砂浆表面强度降低,另外应选择没有阳光曝晒的时段施工。

5.4.3 在底层和面层砂浆抹灰施工时,应根据建筑物外立面分格效果要求,合理留设外墙分格缝,原则上水平分格缝的间距不宜超过2m,最大应控制在3m以内,垂直分格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m,宜设置在门窗洞口边。

5.4.4 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保温板之间必须连接牢固,无脱层、空鼓现象。

表面应光滑清洁,接槎平整,线角需垂直、清晰。

5.4.5 抹灰砂浆要求用中砂或粗砂。

楼层处进行分隔,分隔处两层抹灰之间用抗裂砂浆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

5.4.6分隔条宽度、深度要均匀一致,平整光滑、横平竖直,棱角整齐、滴水线、槽流水坡向要正确、顺直,槽宽和深度不小于10mm。

5.5 规划和弹线5.5.1组织专业弹线小组。

5.5.2 弹线前应线规划后进行,先弹控制线,后弹分块线。

5.5.3 控制线的建立:5.5.3.1竖向控制线(1)窗两侧,阴阳角和立面变化处,计算后弹出竖向控制线,便于分块划分,间距小于2000mm。

(2)竖向控制线要用经纬仪或挂线测垂直度。

5.5.3.2水平控制线(1)每层不少于三道,设在楼层面和窗口上下。

(2)每层以窗洞上口滴水线为标准,作为向上或向下弹300mm 控制线的起点。

(3)便于控制水平控制线的统一高度,弹线程序由下向上。

5.5.4 分块线是在竖向和水平控制线内弹线,为避免积累误差,要求长尺套短尺5.5.5 弹线是镶贴面砖的一道关键的指令性工序,非常重要,切实按照上述顺序和要求去实施。

细部尺寸保证:5.5.5.1洞口两侧面砖要求对称。

5.5.5.2水平缝5mm,竖向缝5mm。

5.5.5.3 面砖一般不允许裁贴,窗台下口可以裁贴,但必须保证大于面砖的1/2 长度。

5.5.6 控制线建立后的整修工作5.5.6.1 决定和修整门窗框的安装位置。

5.5.6.2决定墙体基层抹灰厚度。

5.6 外墙贴面砖5.6.1外保温抹灰的洒水养护工作必须保证抹灰至少有3 天的湿润时间,在抹灰层达到较高的强度,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方可进行外贴面施工,并提前一天将基层洒水湿润。

5.6.2 贴面砖的水泥腻子与面层抹灰的强度相差不宜太大,水泥腻子的配合比为:LD816或LDL-30:水泥(PO.42Q :超细砂二1:6:65.6.3外墙贴面砖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面砖和基层湿润7天。

5.6.4 分格缝的做法:外墙面砖的分格缝应与基层一致,在分格缝处填塞发泡聚乙烯棒,其直径应为缝宽的1 . 3倍左右,分两次勾填嵌缝胶,深度达钢丝网。

嵌缝胶必须勾填密实,使水无法进入。

层间胀缝填黑色中性硅酮胶,厚度为6mm~10mm;窗侧分隔缝填抗裂砂浆。

5 .6 . 5吊垂直、规方、找规矩、修补墙面在四方角和门窗边用经纬仪打垂直线找直。

横向水平线以楼层为水平基准线交圈进行控制,竖向垂直线以四周大角和墙垛子为基准线进行控制,然后用EC聚合物砂浆修补墙面,使底层做到横平竖直,并适当洒水养护。

四周大角及墙垛子应全部是整砖,阳角处必须双面排直。

修补墙面时还应做好突出檐口、腰线、窗台、雨篷等饰面的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槽)。

5.6.6 分格、排砖待底层腻子有六、七成干时,按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要求及外墙面砖排列方式进行面砖预排,排好后再分段分格在基层面上用粉线袋弹线,弹线可每两片砖弹一根,弹完底线后还必须用尼龙线挂面线,面线首先挂竖直方向线,然后再挂水平线,其中水平线可跟层随贴随挂,竖直线则必须挂通线,且必须绷紧弹直。

排砖时,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进行,具体为:一般为通缝横砖布置,但在收头时,即门窗洞口上、下部位必须按图纸要求排立砖;砖缝统一为5mm,但可根据门窗洞口位置及预排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调整范围为5~5.5mm,任何部位的砖缝均不得超过该范围值;凡阳角部位必须是整砖。

由于本工程属高层建筑,所以在具体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块的方法进行施工,具体操作时,可按2m 左右进行分段、分块。

先竖向贴一条砖, 即进行面层贴标准点的工作,以控制面层出墙尺寸及垂直度、平整度和厚度。

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不得出现一行以上的非整砖,且非整砖行必须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间墙或阴角处等,应注意一致对称,如遇到突出卡件,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半块砖随意拼凑镶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