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配送最全版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配送最全版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配送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来源:潍坊市物流协会秘书长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作者:杨希春董兴林2010-09-26 引言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日趋成熟,作为网络的壹个重要用途----电子商务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了壹席之地,且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赞同和认可。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这种新型的商务形式相对应的壹系列政策、环境、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展当下人们面前。

国家的政策法规,政府的支持,安全认证,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壹系列工作摆在人们的面前,且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如何使这种最为新型的商业形式发展下去且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已成为当前人们所作的工作重点。

在这其中,物流配送环节的高成本和资源浪费就是阻碍电子商务发展,增加电子商务成本的重要方面。

如何管理好物流配送,提高物流配送的水平和质量,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壹环。

物流配送被经济学家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厂商把运营重点都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目前许多商家都十分重视降低生产成本,想方设法从这俩个环节中获得利润,却往往对物流中潜在的利润视而不见。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跨过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其成熟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占有明显优势,对我国的物流企业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国企业着手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的任务已十分紧迫。

1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企业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随之产生。

电子商务物流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也就是说,物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壹系列分类、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量的交给没有范围限制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由此定义不难见出,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是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

1.1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网上信息传递+网上结算+物流配送。

壹个完整的商务活动,必须通过信息流、商流、货币流、物流等四个流动过程有机构成。

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就在于,信息流、商流、货币流能够在互联网上实现,可形象的称之为“鼠标”;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部分则不可能在网上实现,最多能够通过网络来优化,可形象的称之为“车轮”。

也就是说,电子商务=鼠标+车轮。

所以在壹定意义上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和载体。

同时从“鼠标”和“车轮”俩者的速度和效率相比较,物流恰恰成为电子商务的“瓶颈”。

1.2物流是电子商务所具优势正常发挥的基础电子商务的开展能够有效的缩短供货时间和生产周期,简化订单程序,降低库存水平,同时使得客户关系管理更加富有成效。

可是,电子商务的任何壹笔交易都离不开物流,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都需要物流活动的支持,没有现代化的物流运作模式支持,没有壹个高效、合理、通畅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没有壹个和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物流体系,电子商务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1.3物流系统不断升级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先进技术在物流系统中被采用,如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形码)、RF(射频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物流系统不断升级,物流业迅速发展,直接的效果便是能够更快的满足顾客对商品的需求,从而使交易量大幅度上升,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和效益。

1.4物流业的壮大发展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进步,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业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长足进步,其发展壮大支持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电子商务的增长呈指数上升曲线,2003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

传统商务逐渐萎缩,电子商务将成为本世纪最具竞争力的商务形式。

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特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和传统的物流配送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物流配送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壹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自动化仍能够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物流自动化有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

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仍需相当长的时间。

2.2物流配送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俩层含义:壹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和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和下游顾客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

比如,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订单过程,就能够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值网(value-addednetwork,VAN)上的电子订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订货过程也能够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

如台湾电脑业20世纪90年代创造的“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其基本点是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壹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壹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

物流配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是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壹。

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2.3物流配送智能化这是物流配送自动化的壹种高层次应用。

物流配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大量的智能化载体来解决。

在物流自动化的过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

目前专家系统、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物流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壹个新趋势。

2.4物流配送柔性化柔性化原是生产领域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而提出的,但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物流配送系统是不可能实现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领域提出的FMS、MRP、ERP等概念和技术的实质就是将生产、流通进行集成,根据需求端的需求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

柔性化物流正是适应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物流模式。

他要求物流配送中心根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匹次、短周期”的特点,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模式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适合自己国情的物流配送模式,下面简要介绍国外的几种物流配送模式和中国的主要物流配送模式。

3.1国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在21世纪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都在极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构建了成熟的、高效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网上销售额急剧上升,2002年美国网上销售和服务的营业额已达3270亿美元,日本在2003年也已达到31600亿日元。

3.1.1欧美物流整体化模式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现推行壹种整体化、系统化物流管理模式。

所谓物流整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由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构成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其实质是以供应链作为壹个完整的物流系统,充分发挥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专业化优势,且加以整合,从而达到系统功能最大化,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效率最大化。

3.1.2日本连带式物流模式日本在开展电子商务物流时,把物流过程见成是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过程。

其中每壹个环节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连带影响作用,最终影响到整个物流效率。

其实质是把纯物流领域的物流问题转化成涉及供应、生产、销售、消费的物流问题。

3.1.3联邦快递X公司联邦快递X公司主要受理包裹、邮件、货物等托运及快递业务。

该X公司业务中的电子商务物流主要通过“联邦快递动力船计划”和壹套免费的联邦快递船软件来实现。

前者为客户提供了壹条进入联邦快递计算机系统的途径。

后者是该X公司工作人员能随时掌握供货时间及产品预计抵达的时间。

3.1.4美国连锁店配送中心美国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时,把连锁店组建成配送网络,将原来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统壹向各连锁店配送货物。

各连锁店能够通过EDI直接向配送中心订货。

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对装载、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实现了对供应链的实时化管理。

该配送中心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

3.1.5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以外的第三方提供物流配送业务的运作方式。

第三方是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或配送X公司。

他和物流交易的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因此,第三方物流也称作物流代理。

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合同确定下来,代理方按合同要求为委托方完成物流配送代理业务。

有些代理商本身缺乏配送工具时,可依赖外界的配送资源来完成物流服务。

3.2中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由于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所以中国的物流配送模式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3.2.1企业(集团)自营配送模式这是目前国内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得壹种物流模式。

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物流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场、店的物品供应。

这种物流模式中揉合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形成了新型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

显然,这种模式仍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对物流的要求。

可是就目前来见,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厂店供货或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却发挥了作用。

较典型的企业(集团)自营型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

大大小小的连锁X公司或集团(比如北京华联、沃尔玛、麦德龙等等)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壹采购、统壹配送和统壹结算的。

3.2.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物流外协第三方,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方物流是由相对“第壹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壹种物流形态。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壹种配送运作模式。

这壹配送模式正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货物配送的壹个首选模式和方向。

他的服务内容包括设计物流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和谈判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