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子系统1.1 系统概述1.1.1 综合布线( PDS )简介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这就导致具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通信网络系统(CNS ,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System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功能的智能大楼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
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大楼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
如果说电信公众网是信息高速公路,楼宇综合布线系统( 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 )则是现代化大楼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楼内的延伸。
对于用户而言,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 可以降低大楼日后的维护成本。
• 可以按任意的设计等级进行。
• 设备的调整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且费用很低。
•系统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易于将来技术更新和应用扩充。
•专业的设计与实施,使布线系统的质量得到保证。
•可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语音,数据、图象以及监控设备的网络连接。
并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
1.1.2 综合布线发展趋势当今社会,随着信息量的迅速扩大,宽带网也进入实施阶段。
宽带( Boardband )是指在同一传输介质上,可以利用不同的频道进行多重(并行)传输,并且速率在1.54Mbps以上。
因此与传统的In ternet接入技术相比,宽带接入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其带宽大大拓展。
宽带网技术的日臻成熟,直接引导了宽带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
综合布线,作为宽带网实现的基本物理平台,在带宽和速率的要求相应的越来越高,继以往的三类、四类、六类标准之后,推出了六类、六类、超六类乃至七类的标准或概念,传输介质也从10Base5(粗缆)、10Base2(细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FL(光纤)到100BaseTX(STP/UTP)、100BaseT4(4/ 六类UTP)、100BaseFX(光纤),宽带光纤混合的应用。
光通信使用的光波波长范围是在近红外区内,波长为0.8至1.8um。
可分为短波长段(0.85um )和长波长段(1.31um和1.55um )。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因此,光纤通信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无比迅速。
可以说这种新兴技术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又是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
1.2系统功能建筑中每一个楼层的单元房间内设置了不同数量的信息点。
每一层都留有一定数量的信息点,骨干与配线架在设计中也有一定的余量可供使用。
用户子系统KRONE结构化布线系1.2.1综合布线组成部分综合布线可以分为六个部分:(1) 水平布线部分:水平子系统存在于水平跳接(HC)和插座之间。
拓扑结构为星型结构.水平跳接 ------- 水平电缆 ------ 插座工作区子系统是插座到用户终端的区域。
把所有的媒体接口(DB15,DB9, DB25,同轴等)标准化为模块化插座(T568A ,T568B)或光纤插座。
(2) 主干子系统(3) 90米主干子系统分为楼内和楼间,楼内主干是用于连接设备间和各楼层电信间的布线系统。
而楼间主干用于连接两座建筑物。
它包括:--主要跳接(MC)--中间跳接(IC)--楼内主干线缆--楼间主干电缆Building Backbone Cable TP TO I TO 主干电缆可为UTP, ScTP,光纤 工作区子系统水平电缆可为 UTP, ScTP,光纤。
CD|TO T O I TO Campus Backbone Cable FD Horizontal CableBD BD(4) 弱电间:弱电间(又称电信间)是服务于楼层的空间。
用于容纳该楼层的共享设备及配线架Malfi connect Structure(5) 设备间:设备间用于服务于整个大楼或建筑群布线系统,容纳布线系统的设备及主配线架入口设施:入口设施是外部电话线、楼间主干线缆、天线等的入口点(6)管理子系统为方便日后的更改、增加、维护,必须要对整个布线系统的电缆、连接硬件、空间、走道等进行统一管理。
布线系统的文档管理由ANSI/EIA/TIA 606 来规范。
(7)建筑群子系统实现不同的楼宇之间的布线连接。
4.2.2 系统升级的考虑本布线的数据和语音点的水平线均采用六类线,对未来的升级特别是针对计算机数据及话音的传输都有着极好的开放性。
目前的计算机数据传输通常只使用2对双绞线,保证普通以太网在100 米范围内正常通讯( 10Mbps ). 如果将来微机网的传输速率达到过50Mbps 时,对于现在的计算机布线系统来说,只在采用3类线布线系统才需要升级的需要。
六类线系统不需要作任何改变。
同时,每个话音点有一根8芯六类UTP双绞线,一方面可充分满足将来数字电话,可视电话的应用需要,另一方面,如作为计算机数据点使用,亦可保证以太网在100 米内达到100Mbps 的传输速率。
所以对于项目中的设备在未来升级的可能性在本设计中作了充分的考虑。
4.3 系统目标布线系统水平线对数据点和话音点均采用六类线,对未来的升级特别是针对计算机数据及话音的传输都有着极好的开放性。
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满足职业学院目前楼层内部数据、语音传输的需要,并根据今后大楼应用的发展趋势为将来考虑。
并且为形成智能化楼宇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完全的进行通讯、数据和互操作。
楼内的用户通过平台可以使用:传真、高速数据会议系统、Internet/lntranet网络的接入、Modem数据的接入、网上购物。
只要在综合布线的基础平台上附加不同的设备就可以实现以上的不同的智能化的功能。
针对于职业学院今后推行办公自动化、加强网络建设的管理信息化目标。
布线系统将充分考虑信息流量的要求,预留宽带网、城域网的接口,并作冗余配置,真正铺设楼宇内部、楼宇之间通畅的信息高速公路。
4.4设计规范本设计方案是依据职业学院工程数据、语音点设置的要求及布线系统的整体发展趋势,主要参照了如下设计标准和规范:ISO11801CCITT ISDNEIA/TIA 568商务建筑布线标准IEEE 802.3 10 BASE —TIEEE 802.5 TOKEN RING 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市内电话线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规范》《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4.5 设备选型根据用户单位的推荐,我们综合了当前的布线产品的性能、价格以及其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本方案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国内公司的六类布线产品。
根据我们的市场分析和使用,国内公司在布线产品上具有独特的性能和服务优势,而且在上海也有全资子公司:4.6 设计方案4.6.1 工作区部分设计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和点数。
所有的用户数据点和语音点布线均采用六类线布线保证以后信息点的可兼容性。
信息出口( IO )采用的是双孔模块墙上暗装插座,其模块均采用拆装灵活的六类模块化8芯标准插座,既能连接电脑接线,也能连接电话接线;专利的重力反馈设计,可使接线免受碰撞,并能防尘、防潮;具有极高的性能,在实际工程中测试其平均ACR 比国际标准4db 高;体积小,组合方便;防火性能和触点工艺均符合国家标准。
职业学院所有楼层用户信息点基本采用国产埋入式86 型暗盒及六类模块插座安装于墙壁上,离地面距离应为30cm 左右;楼层中语音点和数据点分布在各设备房、办公室及会议室;具体布置情况见图纸4.6.2 水平布线部分大楼内每层设分配线架。
线缆从各层设备间配线架经垂直井道内桥架到达楼层,再经预埋管道或水平桥架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点。
语音和数据水平布线全部采用非屏蔽六类UTP 线,保证了信息的传输速率及局域网的形成。
4.6.2.1 水平线长统计据所提供的图纸,我们对水平线缆(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作了统计:水平线缆的计算方法如下:确定布线方法和走向(本方案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图纸为准);确定每个干线配线间或交接线间所要服务的区域;确认离配线间最远的I/O (L);确认离配线间最近的I /O (S);按照可能采用的电缆路由测量每个电缆走线距离;平均电缆长度的计算;电缆总长度=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的20%)+端接容差6 米(变量)公式如下:C=[0.6(L+S)+6]*n (米)式中:C各楼层的用线量;L为离配线间最远的I/O的距离;S为离配线间最近的I/O的距离;n为各楼层的信息点数;整栋楼用线量为:W K NC(米)(N为楼层数)。
4.6.3 管理区部分综合布线的管理子系统为安装于各个大楼层面上的分配线架,分配线架安装在相应层的弱电间或便于管理及维护的位置(如弱电管井内)。
语音及数据总配线架(位于总机房,语音配线架管理整个大楼语音总配以及各分配架语音部分;数据总配线架管理整个大楼数据总配以及各分配架数据部分。
10 对导轨式可开断模块型组合;数据总配线架采用光纤配线架,分配线架系统中的数据线架则采用12/24 port sliding panel 19 ” rack mount机架式光纤箱和TrueNETTM C6T 24-port patch panel 24 口跳线盘组合。
4.6.3.1 分配线间水平配线架采用TrueNETTM C6T 24-port patch panel 24 口跳线盘组合系列配线架,可与普通RJ45 头跳线插接(标准8 芯插口),使用与管理极为方便,全部传输性能完全满足甲方要求;能够直接安装在19 英寸的标准机柜里;由于是模块化的配线架,故极便于扩容;具有明显的线号标识区域,便于管理和维护,能安全,快接地安装与调试;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同时又为其提供了足量的电缆管理槽,使管理更加清晰、简明。
垂直端光缆配架采用采用光纤分线盒,其体积小,既能安装在机架或机柜上,也能安装在墙上;它带有光纤管理器,可以存储拖于冗余光纤并满足其对弯曲半径的要求,从而保证了它的传输性能;可安装专有的配有ST、SC或ST/SC适配器的多彩倾斜的通用挡板。
话音垂直端配线架采用LSA-PLUS Disconnection Module 2/10 Profile 10 对导轨式可开断模块并配置19"Non-Recessed 15 way back mount Frame 19"非凹陷式背架安装在19”机柜中,使用极为方便;全部传输性能满足六类要求;方便线缆的管理,保证了较高的传输性能;能够直接安装在机架上,并提供了电缆管理槽;极便于扩容;便于管理和维护,能安全,快接地安装与调试;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