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三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2、设计一份选题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资源、条件和环境,当学生在研究收集资料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沟通,协助学生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3、小结学生的分享(尤其注意总结小组合作经验与合作策略)。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实地考察并收集有关收据。
2、通过网络通讯、班级论坛等交流想法、分享经验;或向老师寻求帮助。
2、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需要添置的设备,以及设备在校园的规划。
3、从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形成校园规划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4、逐渐使学生学会初步的规划技巧,学会合理的安排各种事物的能力。
可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些目标:
1.通过研究人教版三年级前几个单元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规划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认识分数中,对出现的必要性和意义的理解是学习分数的基础,所以应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时空来理解;当学生充分理解了。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设计学生认识分数,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3、调查记录表、各种评价表、反馈表。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生活中的分数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订出小组研究方案,预定成果。
2、全班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每个小组总结和分享各自在形成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经验、策略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包括时间安排,完成的形式,人员分工,研究的步骤等)提供指引。
1、参与课题学生是三年级全体学生,他们热爱数学,乐于接受新事物、钻研精神强,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2、学生思维活跃,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
3、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习过过课题研究,选题,如何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根据学校布局,如何画出校园平面图。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经历平均分的感知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这一,能结合图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经历把一个图形通过折、剪、涂与数学语言表达以及观察比较等的生活数学化过程,培养与发展数学数感。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对于平均分,学生在学习整数除法时已有过接触;对于分数,大多数学生有所了解,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不很清楚,表现在对分数分母、分子的位置有混淆,对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认识不清。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本节课是概念的起始课教学,应加以重视,多给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创造动手操作的活动,尽可能充分地进行数形结合的教学,让学生对概念形成较深刻的认识。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认识分数》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认识分数
所教年级
三年级
研究学科
数学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本课内容《认识分数》安排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认识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通过两个人平均分一个蛋糕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分得的每1份数进行表示,使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并结合实物体会的意义;之后,安排涂一涂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接下来是进行对几分之几的教学。教材的编写注重了分数的产生的意义,目的是体现分数的必要性。
3、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收集的数据,各组完成各组的研究,形成书面的研究报告。
4、最后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小组谈论,完成本组的校园设计图,并且配上文字说明。
1、给学生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2、教师指导根据步骤设计方案,完成调查工作,形成文字材料报告。
3、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2、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组员明确分工,小组内分工可分为收集资料队、撰写方案队等
1、实施兴趣与异质相结合的分组策略,在学生兴趣组合小组的基础上,协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各小组能有效开展研究,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均等。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2、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计算、比较的全过程,发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应用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开题报告、演示文稿、研究报告、各种记录表格、反思报告等。
六、资源准备
根据研究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教材、书籍报刊、数学学习网站、学校阅览室等出现校园设计的范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多媒体课件、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4、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提出选题
2、确定选题意向,敲定研究课题。
围绕《认识分数》这一主题,向学生提出选题:《
并对每组同学提出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各小组民主选出小组长。
2、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与设计分数有关的知识,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一个有效的研究课题。
1、给学生做一个关于《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准备演示文稿)
2、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相关资源。(准备网络资源、范例等)
3、及时了解学生选题的情况,组织学生提问题并给予适时适量的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