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措施
8.5.1 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织管理本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
项目经理于慧江任组长,项目技术总工孙磊、项目生产经理薛庆昕副组长,现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王龙、徐艳峰、孙攀、陆晨希为组员,负责焊工班、木工班、钢筋班、机电班、后勤班、保卫组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其组织机构如下:
8.5.2 项目管理制度
8.5.2.1贯彻国家与地方有关法规,建立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制及相关管理办法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委有关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要求和该项目的目标,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生产经理、区域责任工程师、专业安全工程师,各施工队及各施工班组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使整个施工现场形成从上到下,专人负责,层层落实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每个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制如下
(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等,保证施工现场安全。
(2)项目技术总监:指导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分部工程安全方案的制定,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3)执行经理:督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安排项目部安全活动及安全教育的开展,监督劳保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并直接对安全生产负责,督促、安排各项安全工作,并定期组织检查、做好记录。
(4)项目安全总监:负责安排的安全工作的实施,制定分项工程安全方案,进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监督并参与班组的安全学习。
8.5.2.2对分包方的安全管理
加强对劳务队伍和分包队伍(包括业主指定分包)的管理,各分包进场前,
必须与总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消防管理目标,以及相互之间的安全职责,重视过程控制和管理,以及合同和安全生产施工协议书(责任状)的管理。
必须有效地将分包的安全管理纳入总包的安全管理之中。
严格审查分包队伍的资质,凡进入本工程的分包队伍人员和机械设备必须是合格的、是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的,其素质与数量必须满足现场安全生产的需要。
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和机械等,不得上岗和使用。
施工过程中班前有交底,施工中有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8.5.2.3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计划的制定
1、三类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三类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取得相应类别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熟知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国内外重大的安全信息和安全发展方向。
2、劳务分包队伍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劳务分包队伍中的三类人员也要参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取得相应类别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并相应的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劳务分包法律法规、总包单位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3、新入场人员的培训教育
新工人入场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培训内容:
项目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的安全生产状况;本项目工作环境、工程特点及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培训时间不少于15小时。
班组级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岗位责任、主要工作内容、本工种发生过的案例分析。
8.5.2.4建立完善的联检制
1、项目部至少每半月组织一次综合大检查,由项目经理牵头,安全、质量、技术、物资、消防保卫部门人员、责任工程师、分包队伍负责人等进行联合检查。
2、组织开展专业安全检查、安全日检、安全作业巡查等活动。
3、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备设施进行项目级验收检查。
4、消除施工现场隐患、纠正各类违章,按规定实施安全奖罚,必要时采取局部停工处置。
8.5.2.5对特殊工种的管理
建筑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吊车司机、信号指挥工、物料提升机操作工等。
培训主要内容: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了解本岗安全生产责任制,熟知工程施工的特点及本岗安全操作规程,岗位紧急自救、互救知识和现场劳动纪律。
项目部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取得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机构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项目部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并确保登记人员信息与现场实际操作人员一致。
8.5.3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织管理本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
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技术总工、项目生产经理为副组长,现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为组员,负责焊工班、木工班、钢筋班、机电班、后勤班、保卫组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其组织机构如下:
8.5.4 安全保证措施
1、编制本工程《重要危险因素清单》、《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
2、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模板支撑应按要求设置,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栏杆及支撑攀登上下;拆除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送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钢筋成品,半成品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制作场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必须加网罩。
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
多人合运钢筋,起、运、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坍落。
使用振捣棒应穿胶鞋,必须戴绝缘手套,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
振捣混凝土应在操作台上操作,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设两道护身栏和一道挡脚板,防护高度为高出操作面1.2m。
施工现场吊车等大型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管理,严禁超载和带病运行,设备运行中严禁维护保养。
施工现场材料码放应整齐并符合标准要求,严格控制码放高度,并认真按照平面图布置存放材料。
凡从事2m以上、无法采取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佩带相应的劳保用品。
3、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工地由专人管理临时用电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送电运行。
必须按临电方案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临电布置、安装,维护临设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市政施工暂设电气工程安装用电管理规定》。
对施工用电设备定期进行检查。
施工现场和生产中使用的手持电动设备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220v/380v以上电源进入在施建筑物必须事先制定方案,并经主管部门批准。
非电工严禁拆改电气设备,任何人不得强令电工违章作业。
4、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明确安全技术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凡进入现场戴好安全帽及其它劳保用品。
施工现场应有排水沟,堆放材料要考虑消防车进入。
施工现场一切洞口、过道、出入口均应设置有效的防护。
搭设脚手架时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要求做,搭设及拆除时应设专人看护,不得随便乱扔、乱放。
5、生活区安全管理措施
爱护房屋设备,不得损坏,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吸烟者将烟头投放在水桶内,禁止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
不准乱窜房间,严禁聚众赌博、起哄闹事、大家斗殴。
按作息时间起宿。
除夜班外,有特殊情况晚归者。
要向有关领导说明情况。
室内外禁止乱拉电线,使用电加热器具,不准接100瓦以上的灯泡,禁止私设炉灶做饭。
现金、票证及贵重物品要妥善管理,做到人走关窗锁门,不得私自橇门窗。
宿舍内不准卧床吸烟,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有违反本制度者,视其情节给予相应处罚,严重者严肃处理,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6、发挥安全技术措施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所有施工必须遵循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各分项施工方案中必须有针对本施工项目和分项特点的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方案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上报公司安全部和技术部进行审核,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审批通过方可执行。
需要专家论证的项目必须按要求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评审,评审并最终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
8.5.5 重大危险源识别
a)制订目标、指标或管理方案;b)制订管理程序或作业程序;c)培训与教育;
d)应急预案;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