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调研测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分析
此次期末调研测试卷力求体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按照高考模式,选取比较新颖材料,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体现了英语教学应遵循的重视积累,夯实基础,注重语篇,培养能力的原则。
着重考查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在具体语境和具体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旨在引导师生遵守课标,重视教材,夯实基础,强化双基。
同时,为发挥命题的导向性和阶段性诊断功能,突出了对模块五、六重难点的考查。
尤其是在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方面。
试卷总体难度偏大,并有一定的区分度,是一份不错的期末调研测试卷。
二、试题分析
1.听力
听力部分整理难度适中,发音清晰标准,语速适中。
在试题的安排上也很合理,第一小节四个题目除了第二题较难之外,其他三个题目正确率都在50%以上,其中第一题正确率达到96%,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继续听的信心。
第二节为两段对话,其中第一段对话难度较小,第二段对话难度较大,尤其是第10题,正确率仅为33%。
抽样均分仅为6.2分,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教师对高考政策把握不准确从而长期没有训练所致,因此我们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多关注高考动向,做到有的放矢。
另一
抽样均分为4.1。
从学生得分率上看,除了11题、14题、15题得分率在50%以上,其余题目均低于50%,尤其是12题、13
3. 完形填空
此完形填空是一篇记叙文,从文章第一段便知文章介绍“我”的个人经历,全文围绕“我”对音乐的爱展开,在家人反对-----放弃音乐------上大学------经商之后,“我”始终找不到满足感,于是
由表可知,此篇完形主要考查学生对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掌握,从选项上看难度适中,但文章篇幅较长,长句复杂句较多,生词、短语也较多,导致了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细节。
而且文章第一题就设置了一个陷阱,导致了学生一开始就无法把握正确意思。
此项抽样均分仅有5.5分。
其中得分率较低的题目为:21、
从以上主要错误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大意把握基本到位,但根据前后语境,联系上下文及把握行文逻辑做出正确的判断的能力较弱。
同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
因此今后要训练学生信息综合与整合的能力,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多朗读,以提高语感。
4.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试题选材广泛,材料新颖,涉及故事、医学及音乐下载三方面内容,具有时代气息。
三篇文章体裁各不相同,分别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虽然篇幅都比较长,对学生词汇量要求较高,但篇章语句结构都不算太复杂,很好地反映了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能够充分考查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篇阅读文章共有10道题目,分别考查了考生对文章细节信息的理解、
根据文章细节进行推理及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等能力。
整个阅读理解的难度中等偏上,抽样均分仅为8.9分。
阅读A篇篇幅最长,题目也最多,其中36题得分率最高,其余三题得分率都在50%以下,尤其是37题得分率最低。
37题是细节事实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本题最大的干扰项是D项,看似D项的原文出处是在第五段第二行,但事实上两句话所表达的并非同一个意思。
38题是推测词义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同时考查了学生对M6Unit3中的生词greet 的掌握情况。
39题是细节推理题,许多学生没能把握住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导致了错误的出现。
阅读B篇篇幅最短,生词最多,但题目难度较小,都是细节事实题,因此是三篇文章中得分率最高的。
有些学生被生词吓倒从而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信心,但其实但凡有经验的学生都知道把问题带入文章中找答案,很快便能得到正确答案。
阅读C篇篇幅较长,名称和术语较多,干扰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文章最后一段句式较难,直接影响了做题的难度。
其中44题得分率较低。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多文章大意的把握,加强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推测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词汇的积累,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扫清障碍。
5. 任务型阅读
任务型阅读是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了World Vision这一世界组织,文章篇幅较长,题目难度较大,能直接找出答案的仅有46题和55题,其中词性转换题共四题(48、50、51、53题),近义词转换题一题(49题),总结概括题三题(47、52、54题)。
抽样均分仅为2.8分。
除了46、55题,其他的题目学生的得分率都很低。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加强学生通过阅读输入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最后进行文字输出这一能力的发展。
6. 阅读表达
阅读表达是此次调研测试卷的一次新尝试,对于高二学生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在高中阶段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题型。
阅读表达共有5小题,除了56题为根据上下文推测句义题外,其他四题均为细节题,都能从文章中直接找出答案,只需适当删减即可。
正因为是新题型,训练还不到位,所以导致了试题较简单,但得分率不高的情况,抽样均分仅为3.4分。
主要问题如下:
(1)训练不足,缺乏技巧指导。
如在回答以Why引导的问句时,必须以Because开头;在回答How引导的问句时,要用By
开头等。
另外在回答时要注意字数限制,要学会识别关键词,删减不需要的部分。
(2)书写不规范。
有些学生在回答题目时不注意大小写。
7. 书面表达
此次书面表达有以下两个特点:
(1)突出了对考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测试。
所提供写作背景具有真实性,贴近生活:要求考生阅读一位名叫Mary的学生家长的英文信,并根据信件内容、写作要点和要求回复家长,这样的事很可能就在考生身边发生,考生都觉得有话可写,因此试题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互动性,而且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题指令要点清楚,目标明确。
提供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要点及说明,即:劝Mary不要难过,原因为具体三点内容。
另外站在学生角度给她提建议。
这些内容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涉及,不能擅自改动,但可用不同语言方式表达。
另外,考生可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增加细节,给考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然而由于试卷量多,难度大,学生最后已经没有时间仔细阅读题目,导致许多学生作文走题,没有把握要点,自由发挥。
还有的学生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书面表达的任务。
抽样均分为12.6分,主要问题如下:
(1)分不清回信的对象,没有弄清Mary身份
(2)各种词性的词、短语使用混乱
(3)句子结构残缺不全,主要是缺主语和谓语
(4)语言表达贫瘠。
用词简单,甚至是按照汉语的思维堆砌英文句子。
(5)语言表达不流畅,不会使用连接词。
(6)卷面不整洁,书写不规范、不注意区分大小写。
三、今后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1.精选材料,强化训练
听力的培养贵在常听常练,要精选听力材料,培养学生通过审题预测答案的习惯和能力,在训练中要重视并坚持“速读、预测、简记、抓牢、细思”等环节的基本训练与能力的培养。
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迅速集中精力,进入状态的能力,因此平时不能养成学生拖拉、松散的习惯,要当堂训练,当堂收交,及时反馈。
2.夯实基础,加强积累
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力求做到扎实到位,合理有效。
以课本为载体,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归纳。
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在学习新课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语法、词汇、句型等知识的系统构建,做到有重点地系统地训练,同时加强同义句转换的训练。
3.重视阅读,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短时间的强化训练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要突出方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逐步发展学生的兴趣。
每次训练完之后要做到及时讲评,进行跟进性的方法指导和语言积累,并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4.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意识
目前高考书面表达提供的文字材料越来越趋向简练,而表达要求却在提高,这点老师们一定要重视。
要保证每两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通过互批、面批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同时要加强书写规范训练和限时写作训练;加强范文的背诵和默写,提高写作水平。
5.加强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增加感情投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我们只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投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一定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心悦诚服地主动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思想教育的“灵丹”才灵。
因此要切实掌握英语后进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加强学法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